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教材整合备课 单 元五主 题初识鲁迅个人备课主备人时 间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选编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 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 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囫囵吞枣、饱经风霜、张冠李戴”等词语,积累名言警句并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2.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3.品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鲁迅,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等综合性学习进一步走近鲁迅,亲近鲁迅。5.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人物、事件的特点并能利用细节描写突现人物特点。教学准备:1.搜集鲁迅相关资料视频;2.自主预习单;3.单元过关作业;4.课件。课时安排:单元导读课 1课时预习过关课 1课时以文带文课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 1-2课时小练笔读写结合课 1课时拓展阅读课 1-2课时单元整理课 1-2课时习作指导课 2课时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 1.通过单元导语的学习,明确本组课文的主题以及学习训练的要点;2. 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能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针对本组课文的学习质疑问难,制定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方案。教学流程一、照片导入,初见鲁迅1. P75(出示照片)同学们,我国有这样一位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一”字他就是鲁迅。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爱国格言和名言,谁能来说一说?2. 学习“资料袋”,初步了解鲁迅。二、单元导读,整体感知1.学习导语,明确目标(1)自由读读单元导语,说说你有什么收获?(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本组课文的主题;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学习训练要点。)(2)细读导语第二自然段,说说在学习本组课文时,编者提示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训练呢?(3)为达成这样的训练目标,教材为我们安排了哪些内容?浏览整组课文,教师引导归纳:共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2篇精读,2篇略读,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2. 初读整组,填写导读卡让我们一起走近文本去认识鲁迅,走近鲁迅。出示小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浏览整组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简单的批注;(2)能概括地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边读边完成“单元导读卡”。预习过关课教学目标1.学会1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囫囵吞枣、饱经风霜、张冠李戴”2.等词语,积累名言警句,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3.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流程结合交流预习任务单一、字词过关1.要想学好这些课文,首先就要扫除阅读障碍。请大家看到预习任务单中的第二部分:单元识字我能行,小组内合作交流。2.书写指导交流本单元难写易错的字,字音上重点关注“和”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书写上师重点指导“厨”“畜”“咳嗽”等字。3.听写生词,同桌互批,订正。4.读词语 想画面 第一组:项帯银圈 黄里带白的脸 手捏钢叉 寸把长的头发 头戴毡帽 隶体“一”似的胡须说说这组词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成左右两组?分左右两组读词组,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怎样的鲁迅?第二组:支起竹编 半跪着 撒下秕谷 敷上药 缚在棒上 扎好绷带说说这组词与第一组词有什么不同?又为什么分成左右两组呢?分别读左右两边的,说说透过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二、介绍精彩片段1.由说画面,引出少年闰土第1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8自然段;一面第26自然段。练习朗读2.把你喜欢的精彩画面或片段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初读了课文后,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三、质疑问难,探究鲁迅1.自学本单元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还想了解鲁迅的哪些内容?2.师生合作制定“走近鲁迅”综合性学习方案 以文带文课教学内容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教学目标1.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笔下闰土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2.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流程一、回顾初读,导入新课1. 这四篇课文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其他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二、从鲁迅文学作品中认识鲁迅少年闰土1.认识少年的伙伴闰土(1)鲁迅的这位朋友为什么取名闰土?他长什么样?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两段话,重点进行朗读练习。(2)你觉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写闰土?2.认识少年鲁迅透过少年闰土,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少年鲁迅的形象,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指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其“不知道但又迫切想知道”的情感,感受鲁迅文字上这独特的味道。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四角的天空”,体会句子的含义:“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见狭窄。(2)情感朗读拓展阅读: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改变的呢?请翻到基础训练59页读一读吧!三、从他人作品中了解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1. 周晔眼中的伯父(在周晔的眼中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抓住: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中鲁迅的动作与表情(如:摸着胡子、笑了笑、微笑着问)来体会。(2)抓住重点句理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a.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b.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a. 鲁迅的鼻子真的是因为碰壁碰扁的吗?这句话怎么理解呢?b.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救助车夫”重点片段:(1) 抓住动词体会伯父耐心、专注(2) 联系课外收集到的鲁迅的资料,结合课文的描写,再看看课外的插图,说说你有什么感受?2. 他人眼中的鲁迅先生(1)关心女佣指名读女佣阿三的话,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关心穷苦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2)关怀青年a. 联系一面的阅读提示,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心。b. 浏览一面,感受鲁迅对“我”的关怀。(3)值得尊敬(重点学习:“痛别鲁迅”部分)a. 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练习情感朗读。b. 周晔当时惊异,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你现在明白了吗?链接:(1)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描写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和两位老太太的片段,进行朗读。P86(2)读丛书p9许广平眼中的鲁迅思考:你最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评价鲁迅呢?(3)读丛书P17 我的父亲鲁迅思考:父亲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3. 永远怀念鲁迅朗读有的人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去越远,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伟人。1949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曾经挥笔写下著名的诗篇有的人。学生齐读有的人 读写结合课教学目标1. 学习体会文章在写法与结构上的特点,体会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2. 继续学习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流程一、品味有的人,体会写法特点1. 自由品读,说说“有的人”指哪些人?2. 再次细细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在写法上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1)读一读,找一找这首诗中哪些地方进行了对比?(2)读一读,品一品运用对比手法来写有什么好处?二、回顾课文结构,学习写作方法回顾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安排了哪些事例,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以少年闰土为例:1. 结构特点开头先写“我”记忆中的“月夜看瓜刺猹”图;接着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回忆往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事。2. 详略安排所选的四件事,在笔墨处理上有什么不同?三、再品人物特点,学习描写方法1.回顾主要人物的特点 2. 再品例句,体会好处少年闰土感受闰土在鲁迅心中的印象,引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找出描写人物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文字,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一面(1)跳读课文,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2)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3.梳理描写人物的方法少年闰土: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稀奇有趣的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一面:作者通过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拓展阅读课教学目标 依法阅读,交流分享,积累运用。教学流程一、自主阅读1.总结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自由阅读鲁迅笔名的由来丛书p6中年闰土基训P59,我的父亲鲁迅丛书p17,许广平眼中的鲁迅丛书p9 为什么鲁迅忘不了三味书屋 风趣可亲的鲁迅基训P70。2.阅读中勾画三个好词语、两个描写外貌、语言、动作或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3.尝试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树。二、合作交流 1.根据阅读品味中的题目分享阅读收获。 2. 朗读最欣赏的片段 3.积累好词佳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借鉴写作技巧。 三、总结提升 通过课文和推荐阅读文章的阅读,你有什么收获? 四、推荐阅读故乡 鲁迅单元整理课教学目标梳理单元重难点,积累内化,提升能力。教学流程一、展示我的收获1.学习本单元,我积累了哪些词语?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是否都会写;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是否都知道意思;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做得好。2.学习本单元,我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3. 我有话说学生谈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感受。4、背诵并默写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二、课文回顾1.谈谈学习本组课文的感受。2.交流平台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回顾:本组课文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方法?三、单元过关练习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人物、事件的特点;2.能将本组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拓展思路猜谜语: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着一身身披一件黑布衣,手提一把九齿钉耙 ,看到吃的就口流涎水,瞧见美食两眼放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新面孔,那么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是教你的老师,还是和你学习玩耍的伙伴?是勤劳的清洁工人,还是可爱的白衣天使二、互动交流,明确要求1. 明确要求:为凸显人物特点,必须注意细致的描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相互合作,加强改进,选一位讲得最好的代表参加全班交流。2.小组内交流:给自己第一印象最深的人,说说理由。3. 指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三、方法指导 迁移运用1、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写法写自己的小伙伴,突出小伙伴某一方面的特点。 2、本次习作可以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四、确定主题 交流构思 1.回顾口语交际内容:谁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最深?他的哪些地方或做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2.想一想:鲁迅是怎样介绍他的伙伴闰土的?这一单元中写人突出人物特点主要运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