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什么是土地评价?土地评价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土地评价是一门揭示土地在各种用途条件下土地质量高低及其在区域内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特性:区域性 功用性 目的性研究对象土地质量在一定用途前提下衡量土地好坏的标志,是土地的综合属性,由诊断指标体系来表达。2. 简述土地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内容:(1)明确评价目的(任务要求);(2)评价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队伍、制定工作方案与技术方案、人员培训、经费预算,等);(3)资料收集、调查和订购(与评价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字和图件资料,订购与评价精度要求相适宜的遥感数据);(4)分析区域土地条件及其相关资料,遥感解译土地用途及其利用方式;(5)评价单元划分(评价目的、分析结果)(6)确定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7)确定土地评价分类系统;(8)评价单元汇总归类(评价方法的应用);(9)野外调查验证;(10)编制土地评价成果图件、撰写评价报告;(11)成果验收 程序:3. 土地评价的作用有哪些?(1)为土地税收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税费:农业税费由土地质量和用途决定。(2)为土地规划中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与合理布局 提供基础资料 土地规划需要处理好各种用地的面积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关系。(3)为土地改良与土地质量的动态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土地评价能够揭示土地质量差的原因,便于针对性改良 ;土地质量评价时序上揭示土地质量的动态变化。(4)为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基础 土地评价结果是土地作为资产进入市场的基本的重要的属性之一 。(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根据耕地质量保护要求(质量、数量和布局)和耕地评价结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6)为判别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 解决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问题(耕地占补质量差异及其差异程度)。(7)为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征地补偿:土地补偿(前三年年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三种,第一种标准取决于土地质量评价。(8)为农用地的流转提供价格依据 城市建设用地的地价评估服务于建设用地的流转(我国现已规范),农用地流转(集体国有征用、国营单位内部、集体单位内部)将随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活跃。(9)显化了土地的资产属性 土地估价结果是土地资产(经济)属性的一项重要指标。4. 土地评价的原则是什么?(1)土地评价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土地用途要求使土地利用运行正常并达到一定的利用目标所需要的基本土地条件,如花生(砂壤)、水稻(地下水位、地形、质地等)等。(2)土地评价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土地用途对土地条件的需求与土地具体属性的比较;土地投入和产出分析,成本和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比较;多宜性评价,不同土地用途种类比较,指导土地利用调整与规划。(3)分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不同区域,评价因素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4)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因灌溉(次生盐渍化)、施肥(污染)、梯田化(侵蚀)等农业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持续,其评价结果应列为不适宜。5. 土地评价的类型有哪些?(1)按照考虑经济因素的多少分为土地自然评价(适宜性评价、生物生产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 (2)按照反映土地质量的指标属性不同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土地评价以社会经济 技术条件为背景,用定性的术语将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效益直观地综合起来描述土地质量的好坏而进行的评价,它不具体计算成本和盈利。 一般适用于大面积、较小比例 尺的土地评价。 定量土地评价利用调查的土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数据,计算某种特定土地用途的生物生产量大小或投入一产出的经济指标,用产量、产值或指数等经济指标来表示土地的质量差异。一般适于较大比例尺的土地评 价。 (3)据考虑土地用途的综合性程度不同分为单项土地评价和综合土地评价 (4)按比例尺大小可划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土地评价 大(1/2000, 1/1000, 1/500)、中(1/1万,1/5万)、小(1/10万以上)按评价所依据的土地未经改良的当前性质分为: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 6. 什么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物生产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从某一特定用途出发,将该特定用途要求的条件与某一评价对象(地块、地段或区域)所具有的条件进行比较,来评定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的差别。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土地适宜性程度和限制性强度。 土地的生物生产力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来评定土地生物生产力水平等级,该生物生产力水平等级可以依某种作物为对象,也可以依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对象。 土地自然评价中把社会经济条件作为背景。土地经济评价是指人们对土地具有的潜在自然生产力的利用程度的评价,即利用经济可比性指标对土地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 。 土地经济评价以土地净收益为评价标准。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评定土地对某种用途适宜或不适宜;土地生产力评价则从适宜性转移到生产力水平或效果指标的反映上;经济评价则是要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土地生产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都以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不可能离开适宜性来讨论土地生产力水平或价值水平以及经济效益。7. 什么是单项土地评价和综合土地评价? 单项土地评价也叫做单目标土地评价 ,它根据某一具体目标和土地利用的具体要求评价土地。如:盐碱地、橡胶宜林地、畜草地评价等. 综合土地评价也叫多目标土地评价,根据农、林、牧业生产的综合要求或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合理配置土地的要求来评价土地。如:全国1 : 100万土地资源图 。 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是相对的,相互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有时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共存于一个评价项目中,综合评价由单项评价构成。8. 什么是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 现状土地评价依据目前土地属性状况,评定土地对一定用途的质量高低或适宜性好坏。 潜在土地评价依据可预见的未来经土地改良后的土地特性,评定土地对一定用途的质量高低或适宜性好坏,是一种预测性的土地评价9. 什么是土地评价单元?简述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1. 土地评价单元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工作单位,是土地评价图编制的基本图斑。2. 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方法 (1)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 以土壤图为基础,把基本制图单元如土种、变种或土系、土相等按其土地利用性能重新组合归类为土地评价单元。 如:美国的土地生产 潜力分类(将对农业生产影响一致的土壤类型归并成为一个土地生产潜力单元,以解释土壤调查制图成果为特征)。(1)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优点: a.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地综合体中的作用; b.充分利用土壤普查资料(土壤 图、土壤调查报告) 。缺点: 土地评价单元在地面上的界线不清晰,与耕作田块、行政界线、地址块权属界线不一致,评价成果在土地管理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2)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 土地类型是一定气候条件下的 地貌、土壤、植被等土地要素组成的性质均一的综合体。 土地类型特征:反映了土地的全部自然特征(包括人类活动的结果),它不仅能表现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了其他土地要素及人为活动结果的相对均一性和差异性。 常见的土地类型制图单元有三种:单一类型的土地类型制图单元、组合式土地类型制图单元、复区式土地类型制图单元,在划分土地评价单元时,可按不同的要求选择。 优点:采用土地类型作为土地评价单元,可以直观地看出地貌、土壤、植被的组合情况及不同土地类型的差异。 缺点:适用范围上,土地类型侧重于对土地自然性状和形状一致性研究,多用于大面积、大范围、中小比例尺土地评价,而对于不同目的和不同比例尺的土地评价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许多地方现有的土地类型图仍不能满足土地评价的要求(主要问题是土地类型划分不够细,对土壤性质有时考虑太少)。成果应用上,由于土地类型单元与土壤单元的划分方法往往相同,其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更重要的是与地块权属界线不一致,评价成果在土地管理 (3)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制图单元:自然地块(地 段)或耕作规划单元以及种植地段等划分的土地评价单元。 实质:是以田间末级固定工程(路、渠、沟、林、坎等)所包围的地形、土壤、水利状况基本一致,以生产环境、管理水平、常年产量相近的范围为评价单元,受线性地物和行政区划界线围割, 是农民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生产单位。 优点:应用价值较高:按地块进行土地评价与农民生产习惯一致,便于进行土地登记、统计和建档,科学计算农业税收、土地补偿费用,便于农民对土地承包、转让,鼓励农民对土地投资、改良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有利于土地评价系统工程的开展。因不同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齐全, 简化了土地评价图的综合编制过程,加快了土地评价进度。 (4)网格方法作为土地评份单元 方格网的划分可用地理经纬网,或一般的任一方格网,每一网格即可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优点:方法简单; 缺点: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获取较困难,成果的应用也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5)综合方法划分土地评价单元 用土地类型图(地形地貌)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斑等来综合确定土地评价单元。把土地类型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图斑,封闭图斑即为评价单元,同一评价单元内土壤种类相同,土地利用类型相同,以及区位、交通、水利条件、经营集约程度等基本一致,评价单元界线由形成耕作地块的线状地物以及权属界线围成。 优点:便于对现有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做出评定,评价结果利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及科学管理土地。 缺点:较复杂、工作量较大,取得多种图件及其图斑的综合过程十分困难,优点是考虑全面,综合性强。10. 农用地评价中可供选择的评价因素常用的有哪些?分别阐述各因素的参评指标对农用地质量的影响。11. 土地评价因素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选取的评价因素在评价区域内有显著的变异性 如:坡度(2)挑选评价因素,必须注意各种因素的稳定性 一般认为气候、地形、成土母质等最为稳 定,土壤因素中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体构型等性质比较稳定,而土壤养分含量、含盐量等, 以及某些社会经济因素如生产资料以及产品的价格等,则属比较不稳定。无论评价区域和制图比例尺大小如何,都应挑选稳定性高的因素,评价结果相对稳定,便于应用。但在一些特定的小区域或大比例尺制图的评价工作中,特别是对土地利用现实性的评价,考虑选择一些虽然稳定性不高,但对当前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也是可以的。 (3)因素类别的选取要因地区而异 由于不同地区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差别较大,故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评价因素。如: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盐分含量);评价区域包括不同的气候带(气候中的水热条件);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地面坡度、土壤侵蚀程度) ;低洼或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土体厚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列为评价因素之一,仅在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是例外;有障碍土层地区(其出现深度或二者合一的有效土层厚度);评价区域较大或资料较少(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级);资料丰富的地区(土壤养分细分为有机质、氮、磷、钾等多项指标)。 (4)土地评价因素要因土地用途的差异分别选取 由于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的土地用途而言的,因此.评价因素的选择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水平,并针对土地利用类型来选择。如在为种茶用地进行评价时,可选择温度、湿度、pH值、土层厚度、排水条件、土壤养分、坡度等作为评价因素;而在水稻用地评价时,评价因素应有所不同。城镇土地评价中,应选择土地区位的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如果为旅游用地、娱乐用地评价时,则评价因素的差异就更大。 (5)评价标准应满足评价目的要求,尽量做到数量化、标准化 评价标准分级指数是各评价因素的内容在数量上的变化,及其对特定利用方式或利用类型的适宜程度的差异,即各个评价因素的具体评价指标分级赋值,评价标准应满足评价目的所提出的要求,其分级范围应尽量做到数量化、标准化。(6)评价因素之间要相互独立 如:土地评价因素的选择中,是否同时选择坡度因素与土壤侵蚀因素(侵蚀与坡度因素选择侵蚀因素即可);农用地评价中坡度因素与侵蚀因素就可以同时选择。因坡度因素只是强调与机械化的关系。 具体工作中,评价因素的选择可以表4.2中23中可供选择的评价因素为基础,用经验方法 、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矩阵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评价地区的实际确定。 当所列的评价因素不满足或不适于当地需要时,可根据当地实际调整和增加评价因素。12. 熟悉土地评价的相关因素、因素描述及其变异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与分级标准。13. 熟悉土地评价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土地评价的基础理论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性。综合协作学科包括土壤学、地质学、水文学、气象学、地貌学、地理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原因:土地评价工作在分析研究影响土地质量状况的因素过程中,是以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或直接使用其研究成果(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2)土地评价程序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评价中采用大量的数据和变量,因而它要应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理统计、系统分析、模糊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土地评价的定量化。 (3)土地评价技术手段的集成性。土地评价应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和数据。例如使用航空像片和卫星图像来解译土 也侵蚀程度、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土地评价单元,利用影像平面图和卫星图像编制土地评价图等。因此遥感技术、摄影测量学、制图学也是土地评价的技术基础和手段。 (4)土地评价与土壤评价的关系:土地评价的概念要比土壤评价的概念广泛得多。土地的生产力和适宜性差异不仅取决于土壤,还决定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植被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等自然经济因素,即土地评价除了研究土地的自然属性差异外,还要研究土地经济指标,研究土地的区位因素,土地的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对比关系,级差收入等,因此土地评价还需要土地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等许多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1、什么是区位和区位论?区位是指社会、经济等活动在空间上分布的位置。区位论(Location Theory)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空间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2、 不同区位论的创始人、代表性论著及其中心思想是什么? 农业区位论:屠能( T.H.Von.Then,17831850,德国经济学家)根据农业布局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了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 ,1826) 。 工业区位论:韦伯(CA. Weber, 1868-1958,德国经济学家)研究了工厂的区位因子,发表了论工业的区位(1909)和工业区位区位的一般原理及 暨本主义理论(1914) 。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德国地理学家)把区位论引入地理学, 发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 市场区位论:廖什(A.Lsch,德国经济学家)写了 区位经济学一书,用雷同克斯露面的理论框架解释加工工业区位。 其后,区位论得到蓬勃发展。3、 区位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有哪些显著区别? 古典区位论, 单一企业或中心, 成本和运费最低, 孤立的微观理论;近代区位论, 一定地区或城市,市场的扩大和优化,微观和宏观理论相结合;现代区位论, 整体国民经济, 地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相结合,形成了宏观区域经济理论。4、 分别阐述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 、现代区位理论各阶段的代表理论及其核心内容或特征。古典区位论古典区位论是指屠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1 农业区位论: 中心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集约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 农业生产空间配置的理想模式“孤立国”模式,理论假设:“孤立国”是一个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只有一个城市中心, 其它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中心城市是工业品的唯一供应地,也是农产品的唯一交易中心。且农产品的运费同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 解释: P=V-(E+T) P单位面积土地获得最大利润; V农产品的市场价格;E农业生产成本;T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费用。 农产品市场价格由唯一市场来决定,是固定的,V是常数;农业生产条件完全相同, 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是常数。主要问题是通过土地利用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降低运费, 增加利润。5、阐述区位论对土地评价的指导作用。6、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中对于地租划分了哪些类型?分别叙述其定义。7、阐述地租理论对土地评价的指导作用。8、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中心内容及其理论要点。9、阐述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评价的指导作用。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七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八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计算机VB考试挑战突破试题及答案
- 课题研究与教学创新计划
- 领导力发展培训的重点方向计划
- 人才发展与继任计划
- 2024年云南省水利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保密排查报告
- 客户需求分析与市场定位总结计划
- 我的家乡陕西省安康市
- 八角茴香油教学课件
- 教学机房规划方案
- 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课件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投标方案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专业文献阅读技巧
- 控制吸烟的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
- 国企经理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参考模版)
- 中国公民普通护照申请表(正面)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