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_第1页
201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_第2页
201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_第3页
201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风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科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第一章:物理学:是研究自解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休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另一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3、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1Km=103 m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精确值+估计值(1位)+单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和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一致),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三、速度1、比较快慢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定义、单位与计算(a m/s = 3.6a km/h)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及时间均无关,只等于二者比值平均速度不能将速度简单求平均值,只能用某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的时间。第三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但于音调、响度、音色均无关,比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V空气=340m/s ,V钢铁V水V空气)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与障碍物的距离17m)。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弦的音调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控制变量法)。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叫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超声具有导航、穿透和破碎能力(或说成传递信息、传递能量的作用);次声有危害,要远离次声源(一些动物如狗、大象能听到地震或海啸的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影子,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5、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书本P55图4-7实验探究)(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8、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0.(课本58页图4-13实验)11、 典型作图12、平面镜的应用 (光的反射)(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四、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视深度实际深度);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海市蜃楼;一笔三折,彩虹,透镜成像,看日出(实际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方)等。4、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光的三基色:红、绿、蓝5、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吸收与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反射与物体不同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所决定(透过与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吸收与物体不同颜色的光)。4、透镜及分类(光的折射)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F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F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本72页的实验探究过程)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正实倒要记牢。(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作图见本资料末尾)8、眼睛构造: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图见上方)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一、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外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2、质量单位及换算:千克(kg)1t(吨)1000kg;1kg=103g(克)=106mg(毫克)3、质量测量:天平(重要的实验)记忆口诀: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调平衡,指针中线才完成。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一起加,物体质量就不差。4、量筒使用及体积单位:量筒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1m3=103(升)=106ml(毫升)二、物体的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的质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