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ppt_第1页
传染病学总论.ppt_第2页
传染病学总论.ppt_第3页
传染病学总论.ppt_第4页
传染病学总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病学、讲义内容、总论(3学时)伤寒(3学时)败血症(2学时)、总论、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发生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流行的病。 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 ),感染性疾病中有感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人类与病原斗争的历史、雅典的修前底德,2400多年前,瘟疫几乎破坏了雅典,记录了1566年,狂犬病在1981年至1981年的百年间,世界上发生了六次霍乱流行, 第七次大流行至今仍在1981年至1981年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未中止而死亡2500万人的1981年出现了艾滋病,引起了世界性问题的2019年至2019年, 西尼罗河病毒美国和加拿大宣布,数千人患病的同期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引起的SARS,传染病的防治的现实,世界上被根除的传染病只有天花的一部分传染病得到控制,但已达到根除标准比如鼠疫、小儿麻痹等传统传染病是:结核伤寒麻疹登革热复活的淋病和梅毒等性传染病新出现的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 )不断出现SARS、艾滋病、人禽流感。 传染病种类和传播速度进入历史最高发展期,近20年来新确认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年微生物引起的疾病2019SARS冠状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 2019西尼罗河病毒重症脑炎(Westnilevirus ) 2019流感病毒H5N1(InfluenzaH5N1 )禽流感2019nvcjdprion新Creutzfeldt-Jakob病2019人疱疹病毒8型Kaposi肉瘤(humanherpesvirus-8 ) 1 巴西出血热1994汉居病毒(Hendravirus )脑炎样症状1993汉坦病毒(Hantavirus属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主要是Sinnombre病毒,近20年来新确认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 年微生物引起的疾病1992巴尔通体(Bartonellahenselae )猫抓病杆菌样.血管瘤病1992霍乱弧菌O139(VibriocholeraeO139 )霍乱(新血清型) 1991瓜巴拉刮土病毒(Guanaritovirus 委内瑞拉出血热1990戊病毒(HepatitisEvirus )戊病毒1989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 c型肝炎1989查菲氏欧洲科体(Ehrlichiachaffeenis ) 人欧洲科体病1988人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 )突发性玫瑰疹和脑炎1986环孢子虫(Cyclosporacayetanensis )顽固性腹泻1983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AIDS )。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 198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消化性溃疡, 近20年来新确认的病原微生物和感染症1982大肠菌O157:H7出血性大肠炎1981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休克综合征1980人好t淋巴细胞病毒I型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1977埃博拉出血热1977好肺军团病1977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1977空肠弯曲菌肠炎1977丁肝炎病毒丁型肝炎1976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急性小肠结肠炎、新传染病不断出现的生物学因素、新病原体不断出现的生物学因素尚不十分清楚,新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社会因素, 人类滥捕野生动物新田地的便利交通是传染病有利于世界城市化气候变暖和森林重建的,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的发生、发展、传播和预防规律。 研究重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兼顾流行病学和防治措施,谋求防治结合。 如何学好传染病学? 学好相关学科(微、寄、免疫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内科、儿童科学),必须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思想重视和保证学习时间。 你必须预习。第一节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 )、感染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免疫应答、感染概念、感染(infection )人体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在构成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人体环境、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后的表现差异有:人体免疫力与病原体毒性的比较1、病原体被去除2、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3、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4、病原体被运送状态(Carrierstate)5 )。 依赖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 ),病原体被去除,人体防御功能占优势,入侵病原体量少,毒性弱,双方斗争结果病原体被去除。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和特异性主动免疫被去除,隐性感染又称为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 ),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就没有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生化变化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至少10倍为显性感染)多数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特异性自主免疫病原体,少数人可以成为健康携带者,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 )又称为临床感染(clinicalinfection ),传染病发作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过敏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出现临床上某些传染病特有的综合征。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被去除,小部分变成了病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 病原体携带状态(Carrierstate ),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病原体排出,人体未出现临床症状。 是重要的传染源。 a .根据病原体分为有病毒的人、有菌的人、有虫的人。 b .根据发生时的生物状况,健康携带者隐性感染后,潜伏期携带者出现显性感染症状前,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后,慢性携带者3354携带病原体的时间在36个月以上,病原体寄生于生物的部分部位: 1、生物免疫功能2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引起显性感染。 潜在性感染(Latentinfection ),例如单纯疱疹、结核、疟疾等。 在上述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形式的隐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携带状态之后显性感染所占的比例最低的一定状态下可以相互转换。 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病原体的病原能力生物的免疫功能,依赖病原能力的侵袭力(invasiveness ) :病原体侵入生物体内,扩散到生物体内的能力毒性(virulence ) :毒素和其他毒性因子病原体的数量(amount ) :变异(variation):感染过程中生物免疫应答,非特殊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 ) :一种去除生物侵入体内异物的机制。 屏障作用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吞噬作用吞噬细胞系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纤维蛋白、各种细胞因子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是指抗原特异性识别所产生的免疫。 细胞免疫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结核、伤寒)、真菌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的体液免疫主要作用于细胞外微生物。 IgM、IgG、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共同的特征,疾病发展阶段的发病机制中的阶段和临床表现阶段多互相一致,侵入门户的痢疾杆菌、霍乱口服、 破伤风杆菌皮肤伤口生物体内定位组织亲和性(tissuetropism )排出路径痢疾杆菌粪便、疟疾原虫蚊子叮咬,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是疾病发生的基础。传染病中引起组织损伤的有3种:直接侵害adhesin、proteinase (蛋白酶)、inflammation毒素作用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霍乱毒素等免疫机构,抑制细胞免疫(measles )和t细胞(HIV ) 直接破坏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急性期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期生物响应称为急性期变化。 主要变化是蛋白代谢糖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内分泌变化、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流行概念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流行概念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感染源感染路径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感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的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离开感染源后,达到另一敏感者通过的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水、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虫介质传播:是通过节足动物被吸血叮而传播的。 血液和体液传播土壤的传播、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敏感性高的人:对某些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敏感性高的人:指对某些传染病免疫力不足容易感染的人。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因素(地区)气候因素(季节性)生态环境: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流行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四节传染病特征、传染病特征、临床特征、传染病基本特征、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散发、爆炸、流行、大流行)季节性、地方性有感染后免疫,病原体(pathogen )在历史上多包括各传染病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伤寒等)在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后,还没有充分认识其病原体,传染病病原体的推定原则、传染病病原体的推定是Henle首先提出的。 之后koch互补形成的所谓“koch法则”: 1、相应疾病患者总是能检测到该病原体,其他疾病患者无法检测到该病原体,可以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出该病的病原体,好几代培养物能在实验动物中引起相同疾病,从感染的动物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传染性(infectivity )、传染性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病原体可以用某种方式感染他人。 传染病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病期,任何传染病都是相对固定的,是隔离患者的依据之一。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特征在质方面外来性(霍乱)和地方性(血吸虫病)在量上是发散性的,流行、大流行和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是时间(季节分布)、空间(地区分布),不同的群(年) 分布为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性免疫通过抗体(抗毒素、中和抗体等)的检测就能知道感染后免疫是自动免疫, 抗体转移获得的免疫是被动免疫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不同的传染病,病毒性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长,流感例外细菌、螺旋体、原虫性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短,伤寒例外蠕虫感染不引起保护免疫。 传染病的临床特征、病程发展阶段常见症状和体征、病程发展阶段、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 )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时期。 检疫期前期(prodromalperiod )发病到症状明显的时期症状非特异性,没有鉴别意义的本期已经有传染性,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症状明显的时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 ) 本期是治疗急救的关键时期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 ),机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几乎结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几乎消失,临床上称之为恢复期。 这个时期有时病情急剧变化,有时出现并发症。 病程发展阶段,复发(relapse )和复发(recrudescence )复发:初发病进入恢复期,在一定退烧期间,病原体再次繁殖,再现初发症状。 复发:病进入恢复期,发烧没有正常下降,又上升了。 后遗症(sequela):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无法恢复者。 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热(fever )出疹(rash ) :皮疹和粘膜出疹毒血症状(toxemicsymptoms )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反应、发热、传染病的发热过程是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极期(fa 常见的热类型包括:审计热(sustainedfever )松弛热(remittentfever )间歇热(relapsingfever )鞍热eruption ),很多传染病伴有发热和出疹,有被称为出疹性染发疹的出疹(外出疹,exanthem )和粘膜出疹(内出疹,enanth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