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体温与能量代谢_第1页
第五章体温与能量代谢_第2页
第五章体温与能量代谢_第3页
第五章体温与能量代谢_第4页
第五章体温与能量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传递、储存和利用。第一,除了能量的来源和路径、能量、糖、脂肪、蛋白质、热量、储存、能量代谢的测量原理、骨骼肌的机械工作外,身体的最终能量形式是热能。因此,在气体安静的情况下,测量单位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或消耗的食物量,就可以测量单位时间内整个身体进行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测量:单位身体表面积的热值单位:KJ/(m2.h),1,肌肉活动2,精神活动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4,环境温度20 30 最稳定,第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基本基础状态:早晨空腹时,即禁食12 14h,排除食物产生特殊的动力效果。平躺,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消除肌肉活动的影响。保持清醒,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感情休闲。室温20-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第三,基础代谢,2 .BMR正常:20%以上,差异15%以上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25% 80%;甲素率:-20% -40%发热:每次体温上升1 ,BMR上升13%。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基础调节。第二节体温调节,体温:是指深部身体的平均温度。体温过高、过低会影响酶活性,导致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例如:t 43 酶变性和死亡T=27低温麻醉,意思:体温相对恒定是身体新陈代谢和所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正常体温,直肠36.937.9,测量部位,口腔36.737.7,腋窝36.0 37.4 ,临床不使用,用于儿童和昏迷,注意:呼吸,呼吸。注:保持腋窝干燥,夹紧温度计。(10分钟),体温的生理变化,白天和晚上的变化,年龄、肌肉活动、性别、其他因素,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会随着白天和晚上的年龄性别等而变化。人类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器的调节和控制下,热生产和冷却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身体的热量和热量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称为身体热平衡。(a)热生产工艺(b)热冷却工艺,第二,身体热平衡,第三,调节体温,如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可以调节热生产和冷却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a)温度受体(2)体温调节中枢(3)体温调节的调节点学说,1。主要的热管安静的状态,主要的热生产器官是内脏(特别是肝脏,然后是大脑)。活动状态,主要产热机构为骨骼肌。2 .热生产调节环境温度神经-体液调节,(a)热生产过程,(b)热释放过程,(1)。冷却路径皮肤,呼吸系统,和大型,尿液。2.皮肤的热防方式(1)辐射热(2)传导热(3)对流热(4)蒸发,外部温度皮肤温度,外部接触血液丰富,有汗腺,女性的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排卵日期最低(约1)。黄体生成的孕酮的热效应,辐射热释放是指体热以热线的形式传递到外部冷物质的散热方式。热量按比例传导,指体热直接传递到与身体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例如:高热患者用冰袋表示冷却、对流发热、气流的热交换热冷却方式。传导冷却的特殊形式。例:衣服复盖在身体表面,很难形成对流,增加衣服可以保暖和御寒。在密封的高温环境(如船舱)或闷热的气候下,空气对流容易引起中暑。蒸发,体液水分从皮肤和粘膜表面变成气体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每1.0g的水蒸发后,热量可以达到2.44 kj,不蒸发(看不到汗)是指体液的水分直接照射皮肤和粘膜表面,在形成明显的水滴之前蒸发掉的散热形态。感应蒸发(发汗)巴尔干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列完成的,擦汗没有蒸发散热效果。汗腺不足(如烧伤患者)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体温上升会危及生命。温度受体,1。周围温度受体分布:皮肤、粘膜、内脏和肌肉的温度受体。冷受体,热受体2。中央温度受体分布:脊髓、髓质、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热神经元、冷感应神经元、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前侧-下丘脑全部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作用:整合来自其他部位的温度信息,改变体温,关于调节体温的定点学说,体温调节是温度调节装置根据规定的温度值调节发热和冷却过程,使体温相对于设定的温度值稳定,称为调节体温。正常体体温调节的调节点:37,t=37 的热生产热,t37 的热生产热,t37 的热生产热,热排放,环境温度,人受冷刺激时骨骼肌的节奏收缩。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几乎没有外孔,消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