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_第1页
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_第2页
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_第3页
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_第4页
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蓟县西井峪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1-13 16:19:35来源:办公室浏览次数:864共 1 页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正式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本市蓟县西井峪村榜上有名,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蓟县西井峪村隶属渔阳镇,清代成村,因四面环山似在井中,冠以方位而得名。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四周群山环抱,村内绿树敝舍,景色宜人,空气清新。西井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范围是在渔阳镇行政规划范围内,以西井峪古村落为中心,在饽饽山以南、府君山以北的区域,总用地面积303.9公顷。西井峪村核心保护区坐北向南,东西长约386米,南北宽约428米,总用地面积为13.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3082平方米,其中西井峪村保护区现状保留的石砌建筑分布于村内各处,且保留完好,其历史传统建筑面积总和已达到7270平方米。西井峪村分上庄、下庄和后寺三个居住点。走进西井峪村,到处都是是别具特色的页岩、白云岩等形成几亿年的石头垒砌的房屋、墙壁和石路,这里的房舍依山而建,街巷就势而成,走在其中仿佛穿行在石头的森林。难怪有人称西井峪村为石头村。西井峪村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整个村落坐落于石山之上,拥有八亿年地质石岩。西井峪村现状保留的由石头垒砌的房屋约占村庄现有建筑的三分之二,且多为清末民初的老房屋,原貌保存完好,布局相对集中,村庄整体环境依然保持村落形成时的风貌,是天津市域内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传统风貌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这里的农家院子分为前后院,前院由门楼(或稍门)、东西厢房与正房围合,西南角有茅房、猪圈,东南角放置农工具,各房之间有石板路相通。院落空余处多栽种蔬果花卉。正房多为三间或“四破五”,明间为穿堂兼灶间,厢房三道两间不等,后院为柴房。建筑为硬山青瓦,墙面多为砖、石混作。院墙以石墙居多,少量篱笆,石墙材料采用当地特色的片石,砌筑工艺以“干摆”为主,具有坚固,美观、实用的特点。这些民居以清和民国建筑居多,建国以后的民居大部分也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近年来,西井峪村更加重视村庄的特色建设,根据自身特点和历史遗存,恢复了皮影坊、草编坊、缝绣坊、老磨坊、泥塑坊,漏粉坊、豆腐坊、煎饼坊、菜干坊和饽饽坊十个手工作坊。西井峪村独特的石材风貌和醇厚的民俗民风,吸引了京津众多摄影者的关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基地。为加强西井峪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2009年,市规划局会同蓟县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并开展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2010年7月22日,蓟县西井峪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了加强对西井峪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及恢复,传承历史文化,蓟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蓟县古民居保护管理实施意见明确了对西井峪村内的所有建筑的修复、改造工程的相关规定。今后,西井峪村将严格按照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要求,加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传统风貌,维持保护区的外部景观环境及整体空间尺度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