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采伐限额与林木采伐管理,目录一、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三、林木采伐管理四、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五、违反森林采伐限额与林木采伐管理法规的责任六、森林采伐限额与林木采伐管理自测题,一、,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一、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一)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建立与法律依据(二)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必要性(三)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重要意义(四)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原则(五)森林采伐限额编限范围(六)森林采伐限额编限单位(七)森林采伐限额编限数据(八)林采伐限额编限参数(九)森林采伐限额申报、审批、下达程序(十)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十一)“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的特点(十二)森林采伐限额检查,(一)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建立与法律依据,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限额是指编限单位按照规定方法编制,并按照一定程序申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年度允许采伐森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是一项法定指标和指令性计划。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原则是木材的采伐量不能超过木材的生长量。中央政府确定一个全国统一采伐限额方案,然后由各省林业厅局将限额分解下放给省内各地区。,采伐限额的历史沿革:,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建立: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森林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年采伐限额”。从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正式实施:我国正式实施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从国务院国发198735号文件批准“七五”限额开始的,先后经历了“七五”、“八五”和“九五”限额执行期。现在,正在执行国务院国发20012号文件批准的“十五”期间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限额的法律依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29条第二十九条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2000年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8条第二十八条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平衡,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其中,重点林区的年森林采伐限额,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二)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必要性,1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依法治林的需要2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国情和林情的需要3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4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体现,(三)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重要意义,1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依法治林的基本要求。2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有效手段。3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保证林业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有力保障。4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体现。,(四)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原则,新森林法第29条、暂行规定第6条规定:用材林以消耗量低于生长量为原则,其它林种应以符合合理经营为原则,“十一五”编限的五项原则:,1依法依规编制原则用材林的合理年伐低于其年生长量。其它林种的合理年伐量应按照森林合理经营、持续利用原则编制。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只能编制抚育间伐和更新性质的采伐限额。法律法规禁止采伐的森林、林木不编制采伐限额。基本农田上营造的森林、林木,不统计资源,不编制限额。2分区施策,区别对待原则。3抚育采伐优先原则。4抚育采伐优先原则。5不重不漏原则。,(五)森林采伐限额编限范围,胸径5厘米以上的森林、林木。按二类调查技术规程规定应调查、计算蓄积量的森林、林木。毛竹(楠竹)编制毛竹(楠竹)采伐限额。自留地、农村居民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和法律法规禁止采伐的森林、林木不参加“十一五”编限。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必须全覆盖。即不管理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森林、林木、还是非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森林、林木,均应纳入编制限额范围。,(六)森林采伐限额编限单位,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以国有(森工)林场为编限单位;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以县市区为编限单位;铁路、公路、城建、水利、学校、部队、农场、厂矿等非林业系统,其编限单位由省林业厅商上述省级主管部门确定。有林地面积15000亩以上且成过熟林蓄积5万立方米以上的人工商品林经营单位以及有林地面积1500亩以上且“十一五”期间确需进行采伐的个人所有性质的人工商品林经营者,可作为独立的编限单位。,(七)森林采伐限额编限数据,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的2001-2002年间开展的二类资源调查,其资源数据须更新到2003底,方可直接用于“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测算。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的2003-2004年开展的二类资源调查,其资源数据可直接用于“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测算。工业原料林不仅要有现有资源数据,而且还要预估5年后的资源蓄积量。,(八)林采伐限额编限参数,1、采伐年龄采伐年龄也叫主伐年龄,指林分达到成熟而进行采伐的年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七条:对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实行主伐。主要树种的主伐年龄,按用材林主要树种主伐年龄表的规定执行。定向培育的森林以及表内未列人树种的主伐年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采伐年龄由经营者自主确定。,2采伐类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森林采伐,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主伐对象为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主伐的方式分为择伐、皆伐和渐伐。抚育采伐的对象为幼龄林、中龄林,方式主要包括透光抚育、生长抚育、综合抚育。更新采伐的对象为防护林。低产林改造的对象是低产用材林,主要方式包括局部改造和全面改造。根据分类经营的需要,本次编限将低效林的改造也包括在内。低效林的对象是低效防护林。此外,考虑到征占林地等无法纳入上述四种采伐类型的有关采伐,这次特地设置了其他采伐类型。了解了森林采伐类型和各个类型的对象,也就了解了相对应的可采森林资源。这是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正确渠道,是森林采伐限额的来源所在。,3采伐强度抚育采伐强度一般为采伐小班蓄积的8-25%,更新采伐强度一般为采伐小班蓄积的10-25%,低产林改造和其它采伐的采伐强度由编限单位根据实际自主确定。竹林采伐强度一般为采伐小班株数的7-15%,,4出材率出材率通常是指某个树种的林木,采伐后产出商品材的材积占其蓄积的比率。在采伐限额管理中,出材率通常指某个小班的综合出材率。而对于一个编限单位而言,出材率是针对不同采伐类型能够生产商品木材的综合出材率。出材率因树种、立地、林种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对编限单位而言,不同的编限单位应当有不同的商品材出材率。一个省的出材率应当是全省各编限单位出材率的综合指标。,5生长量森林法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这是我国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基本原则和法定原则。这一原则常被误解为将本经营单位的林木总生长量作为衡量其采伐限额的依据,这是错误的。即使是按用材林的生长量来衡量,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一个森林经营单位用材林的中幼龄林在蓄积上占到70%以上,则其合理年森林采伐量就应当严格控制,反之,如果其成过熟林蓄积达到70%,则允许其合理年采伐量在短期内超过其生长量。,6编额度从全国到一个省、一个县、一个具体的编限单位,应当编多少森林采伐限额?这是编制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以森林资源的实际为基础。第一,要了解掌握森林资源的真实状况,提供合格的资源数据。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要求所有的资源调查数据都要更新到2003年底,使用最新的资源调查数据测算合理年采伐量。第二,要合理确定不同森林采伐类型的测算参数。特别是对中幼龄林的抚育间伐、防护林的更新采伐和低产(效)林改造的参数确定。采伐强度、采伐间隔期等参数必须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对人工商品林采伐有关参数的确定可以根据现行政策规定,更多地考虑经济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林学规律。,(九)森林采伐限额申报、审批、下达程序,1审核、批准与下达各编限单位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成果必须依照森林法第29条、实施条例第28条的规定,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综合,呈省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对国务院批准下达的年森林采伐限额,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预留不超过8%的指标,以备因特大自然灾害、征占用林地等原因采伐林木时使用外,一次性分解下达限额编制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我省在分解下达“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时,各市州对此都执行得很好。,2年森林采伐限额调整年限年森林采伐限额调整年限。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每5年核定一次。,3、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效力年森林采伐限额是一项法定指标,同时也是一项指令性计划,具有严格的执行约束力。,(十)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十五”期间,对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作出了一系列规定。1、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在国务院批准的年商品材采伐限额内预留不超过8%的指标,以备征占用林地等原因采伐林木时使用。2、因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增加森林采伐限额的,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审批。3、没有采伐限额的单位和部门,不得采伐林木。4、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区,要坚决停止对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十一)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的特点,1紧密结合了林业发展的最新要求2简化了消耗结构管理3强化了采伐类型管理4编限方法更加完善,(十二)森林采伐限额检查,1检查对象和范围检查以依法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县(局)为单位。核查范围是被核查单位上一年度采伐林木的数量和限额执行情况。“年度”的时间界限是1月1日12月31日。,2检查内容(1)受检单位上一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的管理和执行情况。森林采伐限额、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总量(包括追加)及分解下达情况。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林木总采伐量及木材生产计划执行情况。(2)受检单位上一年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与管理情况。伐区调查设计、审批、拨交、验收制度的执行情况。凭证采伐情况。伐区作业质量。,3检查采用的标准(1)伐区作业质量合格的条件采伐方式、面积、树种符合调查设计要求,并与采伐证的规定相符。越界采伐或超采伐证采伐的伐区认定为作业质量不合格伐区。应采木漏采蓄积主伐每公顷小于2立方米,抚育伐每公顷小于1立方米。伐区内高度不超过10厘米(省、区、市、集团公司林业主管部门规定伐根高度低于10厘米的,以其规定为准)的伐根所占比率大于85%。随采随集随清,拖清面积不超过伐区总面积的30%。清林方法:皆伐采取归堆、归带、火烧等方法。归带一般带宽不应超过0.9米,高度不超过0.45米。择伐可采取归堆或散铺方法。伐区内每公顷丢弃材(长2米、小头直径大于6厘米的木材)小于0.1立方米。(2)合格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条件采伐证的格式、印制符合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即:采伐证的格式必须是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式样,由受检单位所属省(区、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采伐证应填写项目(包括采伐地点、方式、面积、树种、蓄积量、出材量、采伐期限、发证机关签章等)填写齐全、正确。国有林木采伐,采伐地点要记载到小班;集体、个人的林木采伐,采伐地点要记载到山头地块。,4检查方法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采取查阅资料与系统抽样进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木材生产计划管理的范围(二)木材生产计划的性质(三)林木采伐的计划与下达(四)林木采伐的计划编制法律依据(五)木材生产计划管理的其他要求,(一)木材生产计划管理的范围,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9条规定:“采伐森林、林木作为商品销售的,必须纳入国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但是,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这个规定与原森林法实施细则第47条相比,计划管理范围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主要限于“作为商品销售”的部分。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及自用材(不能作为商品流通),均不纳入木材生产计划。换言之,木材生产计划即限于“商品材”。,(二)木材生产计划的性质,木材生产计划是一项指令性计划,必须严格执行。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9条规定: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滥伐论处。,(三)林木采伐的计划与下达,采伐计划按年度进行下达,林木年度采伐计划包括年度森林总采伐量计划(除总量外,包括商品材、农民自用材、烧材采伐计划,其中商品材又分列了主伐、抚育伐)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依据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定和下达。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是年度内允许生产的规格商品材(2米8公分)的最大限量。,(四)林木采伐的计划编制法律依据,森林法第30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计划管理的范围由国务院规定。“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的年度森林采伐量指标,要按照县级以上(不含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或规划设计所确定的采伐方式、面积、期限,在相应采伐类型和商品材年度森林采伐量指标中单列并优先安排。抚育采伐量指标不足的,可以占用主伐量指标。”,(五)木材生产计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农村居民采伐的“自用材”不作自用而进行上市销售的,必须纳入木材生产计划;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向国有林场、国有森工采育场以及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下达“自用材”木材生产计划,这些单位采伐林木用于本单位的生产建设,必须纳入商品材生产计划。,三、,林木采伐管理,三、林木采伐管理,(一)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二)林木采伐管理监督制度(三)伐区拨交制度(四)伐区验收制度,(一)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1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请森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执行这条法律规定,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采伐林木必须坚持“凭证采伐”。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林木采伐活动,均必须依法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即不管是林业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还是非林业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不管是商业性采伐还是其它性质的采伐均必须遵守这项规定。但法律规定的排除条款除外,即“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性林木,不需要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需要上市进行交易的,应当取得基层林业站的证明。,2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依据有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这里需要明确的,商品材的林木采伐需要执行这个规定,其它性质的采伐也不例外。因为诸如征占用林地的林木采伐、城镇林木进行的更新采伐、火烧迹地的林木采伐以及自然灾害摧毁木的采伐等均应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3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条件,(1)申请林木采伐人必须是林木所有者或者经营者。(2)申请采伐的林木必须符合采伐条件。如一般用材林的采伐必须是近、成、过熟林。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1条规定的三种情形均不得申请采伐。即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非抚育或者非更新性质的采伐的,或者采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区内的林木的;上年度采伐后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上年度发生重大滥伐案件、森林火灾或者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未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的。(3)申请林木采伐应当提交的法律文件。依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0条规定,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有必备要件、选择要件和例外情形之分。,必备要件:一切申请林木采伐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提交申请采伐林木的所有权证书或者使用权证书。申请采伐的林木权属清楚;申请人提交的法律文件齐全;依法应当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提交了符合质量要求的伐区作业设计文件和上年度采伐更新的验收证明。法律、法规未硬性规定进行伐区设计的,采伐申请也应载明采伐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资源林政管理机制或基层林业站对申请采伐的林木特别是重大的采伐项目进行了现场核实。经主管机关的主管领导批准。,选择要件:a、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还应当提交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和上年度采伐更新验收证明;b、其他单位还应提交包括采伐林木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量、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c、个人还应提交包括采伐林木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蓄积量、更新时间等内容的文件。d、依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16条第(三)项的规定,采伐征占用林地上的林木,还应提交使用林地的审核同意书。,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几种情形。森林法第3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非抚育或非更新性质的采伐的,或者采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区的林木的;上年度采伐后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上年度发生重大滥伐案件、森林火灾或者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害,未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的。,例外情形:因扑救森林火灾,防洪抢险等紧急情况需要采伐林木的,组织救险的单位应在紧急情况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采伐林木的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这一“先采后办”规定既有利于对不可抗拒或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采取紧急避险,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有利于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采伐消耗的全额管理。,4林木采伐许可证式样及其印制制度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1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森林采伐许可证的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印制。”这一规定有其特定的立法涵义。它的目的是强化林木采伐的统一管理,实现森林采伐限额的制定和森林采伐消耗管理的全覆盖、全控制。,5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审核发放森林法第三十二条、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机关。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县属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省(区、市)、地(州、市)属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重点林区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其它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部队:按采伐林木的地域所在,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农村集体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核发。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权限进一步作出以下三项具体规定,即:县属国有林场,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所属的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重点林区的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发。上述三项规定实际上是“权力上收”,充分体现了限额采伐管理的严格性。,6林木采伐发证的相关规定,(1)发证机关(含被委托发证单位)要依法严格审核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交的有关证明文件。对证明文件不齐全、林权不清或者存在权属争议的,以及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不得发证的几种情况:没有限额或没有计划;存在林权纠纷;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非抚育或者非更新性质采伐,或者采伐封山育林期内林木的;上年度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上年度发生重大滥伐案件、森林火灾或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害,未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的。,(2)任何发证机关或发证人员都必须依据国家批准、下达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采伐蓄积总量不得超过年森林采伐限额,其中商品材发证量不得超过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同时,严禁跨年度发证或超越规定权限发证。,(3)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实行一小班(地块)一证制。国有林木的采伐,以伐区调查设计的小班为单位,不得跨小班发证;集体或个人林木的采伐,采伐地点必须落实到山头地块,注明四至,不允许多地一证或一证多户。,(4)发证机关要确定专人负责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发证人员要凭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资格证书和专用名章发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5)发证机关要建立健全林木采伐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台帐制度,并逐级汇总、定期上报核发情况。,(6)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提交的有关证明文件:森林法第34条、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0条规定,除提交申请采伐林木的所有权证书或者使用权证书外,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还要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必须)和上年度采伐更新验收证明(应当);其它单位(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必须提交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个人(主要是农村居民)还应当提交包括采伐林木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蓄积、更新时间等内容的文件。,7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请,(1)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程序提出审请;审查申请采伐林木的权属;伐区调查及作业设计;行政负责人签署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采伐证核发员发证,(2)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报材料采伐林木申请;林木权属证明;伐区作业设计文件;采伐监督责任书;更新保证措施;上一年度完成更新造林任务证明,8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填写,1、采伐证一式三联。一联为存根,二联为申请者存查,三联为采伐凭证。2、超过规定采伐期限,此证无效。3、起源分为:人工、天然、飞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四种。4、林种的填写要分别五大林种,即:用材林要填写一般用材林、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防护林要填写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特种用途林要填写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5、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更新采伐四种。6、林带、农民自用材采伐等难以规定采伐面积的,要填写采伐株数。7、编号要反映地(州、市)、县(区、市)别。8、采伐凭证联套印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林木采伐管理专用章。,(二)林木采伐管理监督制度,1对实施林木采伐的单位和个人的监督2对林木采伐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监督。,对实施林木采伐的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主要通过伐前设计、伐中检查(监督)、伐后验收进行监督。,(1)伐前设计森林法第34条,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设计文件。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4条第(一)项规定:“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还应当提交采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和上年度采伐更新验收证明。”说明伐区设计是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林木采伐必备条件。依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伐区设计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后,设计单位应当到采伐现场进行伐区拨交,实地确定伐区范围和四至界线。伐区设计和伐区拨交实际上是一种事前监督,是确保依法采伐的重要措施。,(2)伐中检查县级资源林政管理机构特别是林场资源股或者资源管理员应当及时深入采伐现场,检查实施采伐的单位和个人是否依照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林种、树种、采伐方式、范围等进行采伐,发现问题,应当场纠正。,(3)伐后验收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森林采伐后,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当对采伐作业质量组织检查验收,签发采伐作业质量验收证明。验收证明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这一规定主要适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成片林的采伐。对农村居民个人分散择伐少量林木主要依靠基层林业站和乡、村护林员进行实地检查验收。,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是加强采伐源头管理,确保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执行的最有效的监督方法。但很遗憾的是,这种监督在很多地方已经流于形式,设计草率甚至搞虚假设计;伐中检查走马观花或者根本不去检查;伐后验收不去现场,而是搞闭门造车。现实中发生的一些追究赎职罪的案例,应当引以为鉴。,2对林木采伐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一是林业主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旦发生虚假设计,违法核发采伐许可证等问题应予及时纠正和处理;层级监督是指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有悖于法律法规的文件,责令其撤销或纠正。或者对下级拖而不办的违法行政案件督促依法查办或直接查办。二是群众监督。即广大人民群众对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失职赎职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三是新闻舆论监督。各种新闻媒体对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等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促使其自我纠正或接受组织处分甚至法律制裁。四是专门机构和队伍的监督。自1991年开始,国家林业局先后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四川等省区以及林兴安岭森工集团等设立了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专职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工作。同时委派森林调查设计单位开展森林资源监测、核查和各类资源调查进行监督。五是政府监督。这里讲的政府是“大政府”。包括各级党委、政府机关、权力机关、政协、纪检监察等都有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六是司法监督。对失职、赎职或者执法违法构成犯罪的林业管理人员,检察机关依法进行立案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三)伐区拨交制度,伐区调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调查设计单位或人员应根据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文件的要求,会同采伐单位深入现场进行伐区拨交。伐区拨交手续要有文字记载,以便备查。伐区拨交的内容包括:采伐地点、四至界线、采伐方式、采伐面积、采伐蓄积、采伐强度、采伐木标记,道路、楞场、集材道的设置,集材方式,伐区清理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采伐单位应该根据局发采伐证,组织工队(段)进行采伐作业,未经拨交发证的伐区,不准进行采伐。,(四)伐区验收制度,1伐区质量标准(1)采伐方式、面积、树种符合调查设计要求,并与采伐证的规定相符。越界采伐或超采伐证采伐的伐区认定为作业质量不合格伐区。(2)应采木漏采蓄积主伐每公顷小于2立方米,抚育伐每公顷小于1立方米。(3)伐区内高度不超过10厘米(省、区、市、集团公司林业主管部门规定伐根高度低于10厘米的,以其规定为准)的伐根所占比率大于85%。(4)随采随集随清,拖清面积不超过伐区总面积的30%。清林方法:皆伐采取归堆、归带、火烧等方法。归带一般带宽不应超过0.9米,高度不超过0.45米。择伐可采取归堆或散铺方法。(5)伐区内每公顷丢弃材(长2米、小头直径大于6厘米的木材)小于0.1立方米。,2伐区验收(1)伐区的日常管理和作业质量检查,由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停止其采伐。(2)采伐单位要在完成一个作业区采伐的前五天,向林业局的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伐区验收申请。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要在作业结束时,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3)伐区检查验收,以采伐证和伐区调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伐区作业质量检查评比标准进行。(4)经检查合格的伐区,由检查验收单位发给伐区验收证准予转移新伐区。因资源利用和伐区清理造成不合格的要限期纠正,直到合格时方能发证、转移新伐区,因皆伐超过面积择伐超过强度的,经检查处理后,方准转移新伐区,但不发伐区验收证。,四、,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四、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一)林木采伐有关技术标准(二)伐区配置(三)伐区区划(四)面积调查(五)蓄积调查(六)蓄积量计算(七)出材量计算(八)伐区生产工艺设计(九)伐区设计成果,林业部文件(通知)林资通字199740号林业部关于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有、集体森林经营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实行伐区调查设计,审批、拨交和验收制度。伐区调查设计必须由具有调查设计资格的单位和持有调查设计岗位证书的人员完成。伐区调查设计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执行。,(一)林木采伐有关技术标准,1林木采伐类型,林木采伐类型分主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和更新采伐四类。,主伐,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适用于对用材林、薪炭林的采伐,包括皆伐、择伐、渐伐三种方式。择伐和渐伐作业实行采伐木挂号。,皆伐皆伐。适用于单层同龄的成、过熟林以及需要更换树种林分的采伐。天然阔叶林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森林,禁止皆伐。皆伐面积以5公顷以下为宜,坡度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能及时更新的地方,面积可适当扩大,但一次连片皆伐最大面积不超过20公顷。在采伐伐区之间至少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伐区面积的林带、林块。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区内应当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群状母树。,渐伐,渐伐。适用于天然更新能力强且伐后人工更新困难的成、过熟单层林。上层林分郁闭度较少,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达到更新标准,可分两次进行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50%,当上层林木郁闭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则可分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当在林内幼树达到更新标准,并开始郁闭时,最后将留下的成、过熟林木全部伐光。渐伐作业的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不得超过一个龄级期。,择伐,择伐。适用于复层异龄林或者皆伐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单层林进行的林木采伐。择伐林木的年龄须在近熟林以上,对影响周围树木生长的“霸王树”、遭病虫害、雷击、风、雪压等危害无生长前途的林木优先安排择伐,择伐强度一般不得大于伐前总蓄积的40%,当林分内成、过熟林木较多时,可适当提高采伐强度,但择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0.50以上。两次择伐的间隔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2主伐年龄,短周期人工用材林主伐年龄一般依照不同的培育目标确定:培育目标树种主伐年龄刨花板、纤维板、纸浆(绒毛浆)原料林桉树类、杨树类5松类12杉木10相思类6加工材原料林泡桐、拟赤杨、枫香、柚木等8食用菌原料林银荆、马褂木、桤木、细柄阿丁枫、3火力楠、中华杜英、壳斗科槠栲类等特种用途工原料林(树脂、药材、香料)香樟、山苍子、杜仲、肉桂、黄柏、3厚朴、漆树、黑荆树等,3更新采伐,防护林以及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达到过熟龄的林分,或其防护效益或特用价值明显降低,可对林分进行更新采伐。,(1)更新采伐的方式及要求带伐。带状采伐,每条带宽不超过50米,带与带之间相隔不少于200米,带的设置一般与等高线平行。小块状皆伐。小块面积一般不超过0.3公顷,块与块之间呈“品”字形设置,伐块之间相隔不少于200米。择伐。以单株择伐或群状择伐的形式进行采伐。主要伐除枯死木、病弱木和枝叶稀疏的过熟林木,也可对密度过大的团状分布林木进行采伐,促进其林分更新复壮。(2)更新采伐的强度和间隔期无论以何种方式采伐,每次更新采伐的强度均不得超过蓄积的25%或株数的25%。防护林更新采伐间隔期的确定,以采伐到更新后的林木具有防护效益时的间隔年数为依据,即前次采伐更新的林木具有防护效益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更新采伐,间隔期一般为5-10年;特种用途林采伐的间隔期视具体情况而定。,4出材率,分别树种,分别地域或以县、国有林场为单位进行调查、论证,确定各树种综合出材率。也可通过造材,建立各树种削度模型,求解各树种综合出材率。,(二)伐区配置,伐区配置根据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森林采伐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通过现场踏查,合理配置伐区。,(三)伐区区划,(1)伐区内原小班区划能满足采伐设计要求时,以原区划的小班界线为准;不能满足采伐设计要求时,重新区划小班,以小班为单位进行伐区调查设计。(2)在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小班中,若有未达到主伐年龄的中、幼龄林及林中空地,应绘制略图,扣除面积,不列入拨交伐区内。(3)伐区周界应作标志,标志要求明显、具体。可将伐区周界内若干排采伐木削皮或在周界上标桩等。伐区周界恰好为明显地物线,如山脊、山沟的合水线、道路、河流等,经注明后可不另作标记。(4)在区划皆伐伐区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沿主山脊两侧,各保留20-25米宽的林帽带。山区25度以上山坡下方为渠道(主干渠)、河流(宽10米以上)、农田、水库、水塘及有塌方的地区,需保留15-20米的原有植被带。在村镇、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周围设置20-30米的缓冲带不采伐。,(四)面积调查,1调查精度调查精度95%以上。,2调查方法仪器实测。自然地形不明显,面积0.3公顷以下的伐区,采用罗盘仪闭合导线法实测,导线测量的闭合差小于1/150;或者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也可采用GPS进行实测。罗盘仪测量采用大于1/5000比例尺成图,用几何图解法求算面积,图形复杂,用几何图解法求算困难时,可用求积仪或网格法求算面积;GPS测量可采用计算机成图和计算面积。地形图调绘。自然地形明显,面积在0.3公顷以上的伐区,采用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实地调绘伐区面积,用求积仪或网格法求算面积。,(五)蓄积调查,1调查精度。调查精度95%以上。,(1)全林实测法择伐、渐伐伐区和面积0.3公顷以下(含0.3公顷)的皆伐伐区,采用全林实测法,按径阶每木检尺,按径阶分类登记。根据每木检尺数据,用断面积平均法计算林分平均直径,按照尽量靠近林分平均直径的原则选择3-5株样木实测树高,以公式:,(式中为样木实测高,n为测高样木数,,为测高样木的平均胸径)计算林分平均高,(2)标准地调查法面积0.3公顷以上的皆伐伐区,每木检尺工作量太大时,可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进行伐区设计。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半径12.62米(水平距离)面积500平方米的圆形标准地或20米25米(水平距离)的方形标准地或采用二行以上的标准样带,对标准地(或标准样带)内的林木每木检尺,按径阶分类登记。根据每木检尺数据,用断面积平均法计算标准地林分平均直径标准地(或标准样带)面积不少于伐区面积的5%,面积较小的伐区,标准地(或标准样带)的面积应达到0.3公顷以上,标准地的设置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按照尽量靠近林分平均直径的原则选择3-5株样木实测树高,以公式:,(六)蓄积量计算,1全林实测法,2标准地调查法,(七)出材量计算小班(伐区)出材量=(小班(伐区)各树种蓄积各树种综合出材率)。,(八)伐区生产工艺设计,1采伐工艺设计要求做到定向伐木,保证安全,保护好母树、幼树、保留林分和珍稀树种,严格控制伐桩高度,树木伐桩高一般不超过10厘米。,2集材方式的确定根据采伐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伐区实际特点选择适宜的集材方式,用一种集材方式不能完成集材作业时,可设计几种集材方式,进行接力式集材。集材方式分为:机械集材:包括拖拉机集材、索道集材等;自然力集材:包括滑道集材、水力集材等;人力集材:包括人力板车集材、人力肩扛集材等。,3道路、楞场和集材道的设计根据伐区地形地势特点,设计必要的道路、楞场和集材道,道路以人行道或板车道为主,集材道应离开河道并尽量建在山脊上,楞场最大面积不超过900平方米。,4伐后伐区的恢复措施伐区清理。对伐区残留物和造材剩余物要及时清理,能利用的枝丫及其它剩余物必须运离山场加以利用,每公顷丢弃木材不得超过0.1立方米,不能利用的剩余物则根据伐区地形状况和更新要求选择归堆、归带、散铺、火烧等适宜方式进行清理。防护与恢复。对可能发生冲刷的集材道和易出现水土流失的地段,要采取防护措施;不再利用的道路和临时性原木桥涵等,予以关闭或拆除;楞场木材剩余物必须清理干净,疏松土壤以恢复地力。,5采伐更新及伐后管理措施成片皆伐时应按海南省有关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或规定要求,调查确定立地类型、林冠下幼树天然更新状况,评定天然更新等级,规划伐后更新树种、更新方式、更新时间等。未成片皆伐时则根据现有林木生产情况,林木培育目的等提出伐后经营管理意见和措施。,(九)伐区设计成果,伐区调查设计成果应分别伐区和不同采伐类型单独编制。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包括1、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2、伐区调查设计表:伐区调查设计表由伐区采伐设计表、伐区林木调查检尺登记表和伐区面积测量记录表组成。3、伐区设计图伐区调查设计文件一式二份,调查设计单位盖章、调查设计人员签字后,作为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组织采伐作业的依据。,1伐区设计图采用罗盘仪实测面积时用大于1/5000比例尺图;采用GPS实测时可用1/10000比例尺成图,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调绘面积,将有关部分复制或剪接成图。伐区设计图上除反映伐区位置、四至界线、林分类型、林龄、优势树种、小班号、采伐面积、采伐蓄积、出材量注记等主要内容外,还应尽可能反映周围主要地形地物、林相、交通集材等情况,必要时可作适当的文字说明。其注记形式为:小班号-优势树种-林龄采伐面积采伐蓄积出材量,2伐区调查设计表(1)伐区采伐设计表(附表一)表中林种、优势树种、林龄、起源、郁闭度、采伐类型、天然更新等级等由外业调查时确定,其它项目为内业设计。伐区号按乡(镇、场)统一编号。(2)伐区林木调查检尺登记表(附表二)用于全林实测、标准地调查时每木检尺登记,标准地按单个分开记录。(3)罗盘仪伐区面积测量记录表(附表三)用于罗盘仪实测小班面积时记录。(4)GPS伐区面积测量记录表(附表四)用于GPS实测小班面积时记录。(5)计算单位面积:公顷,保留2位小数。胸径:厘米,保留1位小数。树高:米,保留2位小数。蓄积量、出材量:立方米,保留4位小数。郁闭度:小数点后取2位。,3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伐区概况:伐区位置、立地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类及其特点、过去经营活动情况等。森林资源情况:面积、蓄积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林况,出材量,天然更新情况等。伐区设计要点: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道路、集材道和楞场的设计、集材方式,伐区清理及场地清理、伐区更新方式和伐区更新措施的设计等。要求与建议:对采伐作业单位的要求和建议。,五、,违反森林采伐限额与林木采伐管理法规的责任,五、违反森林采伐限额与林木采伐管理法规的责任,(一)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二)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三)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行为(四)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五)无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或者不按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采伐林木(六)超批准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七)买卖与伪造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八)毁林采种或者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桶皮及过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九)违法开垦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十)伐区调查设计和伐区验收,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十一)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和审计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十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不力(十三)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十四)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一)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自于最高法院解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国营企事业单位擅自采伐他单位管理或所有的林木;集体组织擅自采伐国家或其他集体组织所有的林木,数额巨大的,定盗伐林木罪。,(二)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1罪行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三)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行为,1罪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未按规定程序申请办理采伐(集)证,而采伐或毁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的行为。其中,“毁坏珍贵树木”是指行为人以占有珍贵树木或其枝叶、种子等为目的,采用非法采伐方式导致生长中的珍贵树木死亡的行为。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造成了破坏后果,即构成了刑事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林森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伐森林罪与滥伐森林罪规定处罚。,五)无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或者不按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采伐林木,林业部文件(通知)林资通字199740号林业部关于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无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或采伐有林权争议林木,或毁林开荒的,依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规定: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不按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采伐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停止其采伐,情节严重的,依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六)超批准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本条所称的有三种类型:超过批准的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是指有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主体资格的单位,超越规定的采伐限额,超量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行为。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是指有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木材运输证件的单位,超越职权范围或者委托范围发放采伐许可证或者木材运输证件的行为,如:对本单位行政区划外的林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对禁止采伐的林木,如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等;没有发放木材运输证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发放了木材运输证件等。超越职权发放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是指有权审批、发放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出口批准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工作人员,超越其职权范围发放出口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出口批准文件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行为。,(七)买卖与伪造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是本法规定的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措施。林木采伐许可证是采伐林木的法定凭证;木材运输证是运输木材的法定凭证;出口批准文件是允许出口和海关予以放行出口的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法定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是允许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规定的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口的珍贵树木及其衍生物和海关予以放行的法定文件。这些证件是不允许买卖的,更是不允许伪造的。买卖或者伪造这些证件的行为,严重扰乱森林资源管理秩序和国家经济管理秩序,直接导致破坏国家森林资源和珍贵树木资源,因此,应当受到法律相应的处罚。,1罪行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进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非法买卖上述证件、证明书的行为。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为牟取非法利益而擅自出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惊蛰绘画课件
- 情景导入课件过去进行时
- 幼儿园钓鱼活动方案
- 江苏镇江市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国庆节晚宴的策划方案
- java静态内部面试题及答案
- 剪辑师考试题及答案
- 历峰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 高邮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兼职音乐教师合同范例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妊娠合并阑尾炎》课件
- 21、学生饮用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购合同范本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基础题)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