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露天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_第1页
岛屿露天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_第2页
岛屿露天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_第3页
岛屿露天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_第4页
岛屿露天采石场安全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舟山博威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公山土石方工程(19.2万m3/a露天开采填海用石料)安全预评价报告舟山博威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公山土石方工程(19.2万m3/a露天开采填海用石料)安全预评价报告(送审稿)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 : 二八年十一月 评 价 人 员技 术 专 家姓名 前 言舟山博威港口有限公司公山土石方工程,石料取于双子山南部的公山,主要为东片围涂堤坝、修建促淤堤提供抛填石料。该工程前期已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2007年4月和5月分别编制了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双子山公山矿区普通建筑石料矿普查地质报告、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双子山公山矿区普通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方案。受舟山博威港口有限公司的委托,XXXXX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浙江省新办矿山联合踏勘安全生产工作规则等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对该项目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通过现场踏勘,参照同类矿山的生产工艺流程,对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认真的辨识与分析,针对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改进意见。依据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和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目 录1. 概述11.1评价依据11.1.1主要引用的国家法律11.1.2主要引用的行政法规11.1.3主要引用的地方法规11.1.4主要引用的国家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21.1.5主要引用的地方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21.1.6主要引用的国家标准31.1.7主要引用的行业标准41.1.8业主提供相关技术文件、资料41.2评价目的41.3评价范围51.4评价内容51.5评价类别51.6评价程序52. 工程概况72.1工程情况72.2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72.3地质概况92.3.1区域地质特征92.3.2矿区地质特征11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22.4.1 水文地质条件122.4.2 工程地质条件132.4.3 环境地质条件132.4.4 周边环境条件132.5矿区范围132.6矿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132.7矿区现状142.8拟采设计简介14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53.1坍 塌153.2爆破危害163.3物体打击163.4高处坠落173.5火药爆炸183.6运输事故183.7机械伤害193.8触 电193.9火 灾203.10容器爆炸203.11台风203.12淹 溺203.13其它伤害213.14职业有害因素213.15重大危险源辨识213.16小 结22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234.1评价单元划分234.2评价方法选择234.3评价方法简介234.3.1安全检查表法234.3.2安全检查法234.3.3预先危险分析235.1周边环境及开采条件单元评价255.2拟采方案合理性评价275.3综合生产单元评价276. 安全对策措施306.1开采条件和周边环境单元安全对策措施306.2总图布置单元安全对策措施306.2.1选址安全技术措施306.2.2消防安全措施306.3安全技术对策措施316.3.1剥离作业安全对策措施316.3.2开拓开采安全对策措施316.3.3穿孔爆破安全对策措施316.3.4装卸运输安全对策措施336.3.5机电安全对策措施346.3.6采场边坡作业安全对策措施346.3.7防排水、防灭火安全对策措施366.3.8职业卫生安全对策措施366.4安全管理对策措施366.4.1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366.4.2安全生产责任制376.4.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76.4.4安全生产管理台帐386.4.5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396.4.6安全生产投入396.4.7安全培训与教育396.4.8现场管理406.4.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06.4.10事故处理417. 评价结论427.1评价综述427.2评价结论42附 件:1、矿山联席审批表;2、采矿许可证;3、营业执照;4、委托书。附 图:地形地质及现状平面图。舟山博威港口有限公司公山土石方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1. 概述1.1评价依据1.1.1主要引用的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5号1993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8号199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0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号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1.2主要引用的行政法规(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4号);(4)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1.1.3主要引用的地方法规(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2004年7月30日修正);(2)浙江省实施办法(2004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届人大第九次会议修正);(3)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4)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2004年7月30日起施行)。1.1.4主要引用的国家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1)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2)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8号令2005年2月1日起施行);(3)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0号令2005年2月1日起施行);(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令2005年9月1日起施行);(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2006年3月1日起施行);(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7)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颁发卫防字第60号2002年4月18日修正);(8)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管司办字200392号);(9)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财政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颁发,财企2006478号,2007年1月1日起施行);(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 2007年10月17日起施行);(1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8年2月1日起施行)。1.1.5主要引用的地方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1)关于印发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8173号);(2)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192号;(3)关于矿山爆破和爆破矿山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公通字2006115号);(4)关于在爆破作业中淘汰使用火雷管导火索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70号);(5)浙江省新办矿山联合踏勘安全生产工作规则(浙安监管矿2007159号);(6)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213号)。1.1.6主要引用的国家标准(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 (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10)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1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57481985);(14)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93);(15)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16)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17)矿山安全术语(GB/T1525994);(1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1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1.7主要引用的行业标准(1)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LD4192);(2)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4)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1.1.8业主提供相关技术文件、资料(1)委托书;(2)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双子山公山矿区普通建筑石料矿普查地质报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2007年4月);(3)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双子山公山矿区普通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方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2007年5月);(4)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1.2评价目的本评价目的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该工程施工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减少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给出工程在评价时的条件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开采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编制意见。1.3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舟山博威港口有限公司公山土石方工程采矿许可证核定许可范围内的露天开采所涉及的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4评价内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参照同类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为建设项目的开采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该项目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为保障评价对象开采安全,应对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生产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2)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3)概括评价结果,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的符合性结论。1.5评价类别安全预评价。1.6评价程序详见图1-1。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 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2. 工程概况2.1工程情况该矿山为工程性开采矿山,产品主要为宕碴和块石,全部用于滩涂回填。为确保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开采,舟山博威港口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兴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预评价工作。该工程前期已编制了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双子山公山矿区普通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方案。2.2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矿区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衢山岛北侧公山,矿区中心坐标:东经1221808,北纬302933。公山矿区范围总面积约为0.0307km2。行政区划归属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矿区距衢山本岛约3海里,所处位置为小岛,四周为海所围,岛内现无常住人员,无任何交通设施,与外界联系主要靠小型船舶运输。衢山客运码头有固定班轮往返于岱山、定海等外埠之间,但受天气影响较大,交通不是很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2-1)矿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图2-1 矿区交通位置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6.2,历年最高气温36.6。一年中8月份气温最高;一年中1月份气温最低,历年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6.7,多年平均日照2362h。本地区夏季多东南风,冬秋季多西北风,根据大衢气象站19621992年风速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风速6.2m/s,多年平均风日数86.2天,最大风速32.0m/s(相应风向N)。影响本地区主要灾害天气为大风、暴雨、台风、干旱和海雾。其中台风灾害最为严重,台风影响或登陆时引起风暴潮并带来大暴雨,受高潮位影响引起洪涝灾害;其次是干旱,由于海岛地区蓄水设施有限,常引起干旱,给工农业生活用水带来困难。 根据统计工程区最大年降雨量1452mm(1977年),最小年降雨量617.8mm(1967年),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匀。矿区分别位于双子山南端及公山岛。公山最高海拔30.7米,山势平缓,总体呈近南北走向,地势落差约为30m,山坡坡度平均为22 。地表植被发育一般,多为杂草、灌木丛,无大的树林分布,无地表水径流及河流通过。2.3地质概况2.3.1区域地质特征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褶皱系(2)、浙东南褶皱带(4)、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北段,区域性断裂昌化-普陀断裂以北、温州-镇海断裂以东。矿区及邻近的地层、岩性、矿产分布明显受大地构造的控制。鉴于矿区处于海岛的特殊条件,以大衢山岛为主简要叙述区域地质特征如下(见区域地质图):1、地层衢山岛内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系、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和第四系。(1)前震旦系陈蔡群(Pt2c)分布在衢山岛的中部、双子山及附近岛屿,总体呈东西向展布,由一套变质岩系组成。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可划分为以下四个组:A. 陈蔡群捣臼湾组(Pt2d) 主要分布于双子山一带,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和石英岩,厚度大于 292.6米。B. 陈蔡群下河图组(Pt2x)分布不广,位于双子山西南侧公山一带,岩性为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变粒岩、长石石英岩互层,厚度大于255.2米。C. 陈蔡群下吴宅组(Pt2xw)分布在衢山岛的北东角和扁担山、麦苍山,岩性以斜长角闪片岩、角闪片岩和浅粒岩、变粒岩为主,互层状, 夹黑云角闪片岩、黑云母二长片麻岩等,厚度达于299.7米。D. 陈蔡群徐岸组(Pt2xa)该地层岛上分布广泛,岩性以黑云片岩、二云片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和浅粒岩为主,夹石墨变粒岩、石墨片岩和长石石英岩,厚大于1450.6米。(2)侏罗系上统(J3)依据其岩性岩相、接触关系等可划分为高坞组、西山头组和茶湾组。A、高坞组(J3g):分布于岱山岛的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灰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和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前者晶屑含量4050,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为主。厚度大于151米。与下伏陈蔡群为断层接触。B、西山头组(J3x):分布于岱山岛南部黄泥坎一带,岩性为灰色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石英、长石含量约为10。与下伏高坞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局部超覆在变质岩之上,呈不整合接触。C、茶湾组(J3c):分布于大南岙、西岙一带,岩性为灰色、灰紫色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沉凝灰岩。与下伏西山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265.3米。(3)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岛内西部和东部滨海小平原和山麓沟谷部位。分布在平原部位的,以海积为主,间夹其它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岩性以灰褐色、灰黄色亚粘土、粉质亚粘土和淤质粘土为主;分布于沟谷和坡前部位的,以坡积、坡洪积为主,岩性主要为含碎石粘土、含粘土碎石。2、构造根据区域资料分析,该区域为基底发育褶皱构造,火山岩覆盖发育断裂构造。(1) 背斜构造据区域资料,黄泽山衢山岛背斜轴位于黄泽山双子山一线,由陈蔡群组成。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5080。沿地层走向、倾向发育紧密小褶皱。(2)断裂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东西向、北东向两组。唐岙万良东西向断裂横贯全岛,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85左右,长大于14公里,挤压破碎带有糜棱岩、构造透镜体和脉岩等组成,断裂上盘为变质岩,下盘为火山岩。北东向断裂分布于观音山一带,走向5060,倾向北溪,倾角陡,破碎带由构造透镜体、糜棱岩和角砾岩等组成, 规模较小。3、侵入岩岛上侵入岩较为发育,为燕山晚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岛的北部, 东部、南部有少量。岩性有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岩,此外,安山岩、霏细斑岩脉等较发育。2.3.2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构造形态简单。1、地层(1)前震旦系陈蔡群捣臼湾组(Pt2d)分布于双子山矿区内,均为变质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岩,夹透闪石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顶部为黑云片麻岩、石英岩。地层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7580。(2)前震旦系陈蔡群下河图组(Pt2x)分布于双子山西南侧公山矿区一带,岩性为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变粒岩、长石石英岩互层。地表植被等覆盖,环岛四周围被海水冲刷,基岩出露情况较好。地层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75左右。(2)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地表和沟谷地带及山四周围地势较平缓处,残坡积、坡洪积,岩性为黄褐色含碎石粘土、含粘土碎石。通过部分观测点的统计,第四系(含风化残积层)厚度为0.53 m不等。一般山坡及沟谷地带相对较厚,坡脚及近海边较薄。矿区第四系覆盖层(含风化残积层)平均为2 m。2、构造矿区内未见断裂。节理较为发育,主要有三组:产状355,间距0.31.0米;产状8588,间距0.10.8米;产状15886,间距0.41.0米。3、矿床特征(1)矿体特征矿区主要含矿层为变质岩,岩性较杂。公山矿区矿体长度约为240m,宽度约为35140m,矿体呈块状、层状产出,平面形态为多边形,最终开采底盘面积约为18211m2。开采底盘标高为5米,矿体为一完整岩体,岩石硬度相对较高,矿层的稳固性相对较好。本矿区断裂构造不发育,风化带较薄,近地表风化层中的节理、裂隙较发育,以下新鲜基岩结构致密。(2)矿石特征矿石自然类型为变质岩,呈花岗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成份以石英、斜长石、黑云母为主,由于岩性较杂,不同岩性的矿石矿物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岩石主要化学成分一般为:SiO2 5060、TiO2 0.81、Al2O3 1416、Fe2O3 0.51、FeO 58、MnO 0.1、MgO 37、CaO 39、Na2O 13、K2O 24、P2O5 0.1。类比区域资料,矿石抗压强度为75110MPa,属坚硬岩类。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4.1 水文地质条件公山矿区为一小岛,四面环海。矿区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矿区地层岩性相对比较致密完整,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矿区发育的节理,面平直闭合,透水性差,因此裂隙水量不大。第四系分布山体地表,厚度较小,其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含风化岩碎块,系原岩风化后残积物,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之上,结构松散,大气降水极易排出,入渗给下伏地层,所以孔隙水量不大。根据岱山站潮位特征:最高潮位3.08m;最低潮位-2.05m;平均高潮位1.14m;平均低潮位-0.8m;最大潮差4.02m;平均潮差1.95m。矿区开采最低标高为5m,高于当地潮位。总之,矿区地层完整,富水性差,矿区构造简单,地表水体不发育,稳定性较好,矿区充水因素主要是大气直接降水。2.4.2 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岩性主体为变质岩,岩石坚硬,地势落差不大,地层产状较陡,倾角一般在70左右。区内未见断裂,矿体中节理较发育,主要有三组,产状分别为355、8588、15886。节理规模较小,倾角较陡,对开采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厚薄不均,残坡积、坡积物主要分布于地表和沟谷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粘土,呈密实状态,一般厚度0.53m,平均为2 m。2.4.3 环境地质条件据史料记载和地震台记录,近区域内曾共发生过9次地震,最大震级4.75级,近代地震均为微震,可见区内地震活动属于相对较弱的地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编制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烈度度,属地震地质环境较稳定的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及访问调查,没有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历史上也没有地质灾害的记录。2.4.4 周边环境条件公山矿区四周都为大海,东侧为连接公山与双子山的海堤。总之,矿区爆破作业环境一般。2.5矿区范围矿山开采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2-1),矿区面积为0.0307km2,采矿标高为+5m+30m。2.6矿区生产规模、服务年限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19.2万m3/a,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5个月。表2-1 公山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XY123456782.7矿区现状公山矿区属新建矿山,基本为原始地形。山势平缓,总体呈近南北走向,四面环海,矿区南北长240m、东西宽190m,地势落差约为30m,山坡坡度平均为22 。地表植被发育一般,多为杂草、灌木丛,无大的树林分布,无地表水径流及河流通过。2.8拟采设计简介根据矿区矿床的赋存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本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拟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潜孔钻机穿孔,中深孔爆破(修整边坡作业时可采用浅孔爆破)、非电导爆系统起爆、挖掘机装载、汽车运输的采矿方法。开拓方式拟采用简易道路开拓底部汽车运输方案。矿区拟定的开采标高为+5m+30m,矿区自上而下分+5m和+20m二个台阶,台阶高度为15m和10m。根据矿体赋存情况,采用简易道路开拓,自上而下开采,矿山简易道路修筑至+20m水平与顶部,用于上部剥离及机械上山。简易道路宽度6m、平均坡度25。具体生产工艺为:表土剥离潜孔钻穿孔爆破作业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滩涂回填。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专业划分习惯,本评价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颁发卫防字第60号2002年4月18日修正),经现场调研、检查,并采用类比的方法,辨识该矿山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诱导性因素、致害物及伤害方式。3.1坍 塌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在本矿山中的主要表现为边坡失稳、破坏。边坡失稳是本矿山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事故隐患,边坡失稳的根本原因是山体开挖后,引起坡体内原先平衡状态的应力发生变化并重新分布,随着应力变形位移的演变,当其强度超过边坡面承受能力时,即可发生边坡失稳。失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滑坡、倾倒、崩塌、溃曲等,其中滑坡和倾倒对边坡破坏最为严重。边坡破坏的模式主要有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圆弧状破坏和倾倒破坏。该矿产生坍塌的主要原因有:(1)不良地质对边坡的影响。该矿山风化程度较高,西侧采石场见风化深度810m,东侧采石场风化深度35m,如台阶高度偏高,或违章掏底开采,易发生边坡坍塌事故;(2)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在水的作用下,表土和矿体原有的稳定性受到减弱,易引发失稳坍塌; (3)设计及推进方向不合理。逆向坡开采时,如抵抗线偏大,上部爆破效果欠佳时,容易形成伞檐,从而引发边坡坍塌事故;顺向坡开采时,如边坡角设计不合理,易发生坍塌危害;(4)台阶高度偏高时,爆堆铲装时,易发生爆堆坍塌;(5)局部山谷区域第四系较厚,如未能及时超前剥离,或剥离边坡坡角偏陡,也容易发生表土层坍塌;(6)矿山所采宕碴全部用于回填,如回填抛石块度不符合要求,或回填区海底地质结构存在软结构面,有可能发生填方区坍塌。(7)其它人为因素。坍塌是该矿山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发生事故的后果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或淹没,对生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3.2爆破危害爆破危害是指爆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有害效应对周边环境及人员产生的危害。爆破危害事故在矿山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该工程周边环境一般, 300m范围内除海堤外无其它任何设施,爆破时海堤受到爆破振动影响,须采取保护措施。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施工,爆破警戒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内部及周边人员未按规定要求撤离;无证操作;爆破器材质量有问题;未按爆破安全规程处理盲炮等违章作业,都有可能发生爆破危害。发生爆破危害事故的后果是人员伤亡,设备、设施受破坏。3.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或设备,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在该矿山剥离、穿孔、装药、爆破、铲装等作业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石块等物体打击事故。造成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有:(1)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剥离工作;(2)危石、浮石不及时排除或处理危石、浮石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发生撬小落大、撬前落后等现象;(3)爆堆落石和边坡片落;(4)传递工具物件方法不当;(5)搬运设备或配件时砸伤等。该矿山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作业面有:表土清除作业面、穿孔作业平台、装药爆破作业平台、铲装平台、检修场所等。一旦遭受物体打击其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机械设备的损毁。3.4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该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有表土剥离作业、穿孔作业、装药爆破作业、铲装作业、边坡排险和高处检修等。造成该项目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作业场所狭小,不符合安全要求。如果作业平台宽度小于安全所需的最小工作平台宽度,机械无法正常工作,受碰撞、失稳引起从平台上坠落;(2)作业人员或设备距工作台阶外缘安全距离不够或防护设施不完善,可能发生意外坠落等事故;(3)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或损坏,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4)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疲劳作业;高处作业无人监护;(5)铲装作业时,汽车司机违章站在车顶指挥装车,不慎发生坠落;(6)其它方面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上不到位。该项目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场所有:剥离作业面、穿孔平台、铲装场所、开采边坡等。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同类事故案例分析:年月日下午六点二十分钟左右,黄岩区采石场在坡面排险过程中,发生一起死亡一人的事故。当日下午二点左右,有两作业人员在边坡离地约50m高处排险,至下午四点三十分,由于左上方原未清理干净,突然有石块滚下,其中一个受惊后退时不慎摔倒,坠落死亡。该事故直接原因:清理浮险石次序不正确,上方未清理干净。间接原因: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高处作业未系好安全带以及采场安全管理不严。 这起事故是典型的物体打击引发的高处坠落事故。3.5火药爆炸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就该项目而言,主要指爆破器材的临时运输及临时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火药爆炸事故在该矿山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运输设备有缺陷;雷管、炸药在运输与临时储存时与火花接触,炸药受摩擦、冲击等;运输与临时储存时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运输、临时储存、加工过程中不了解爆破器材性能、违反操作规程等。该矿山火药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爆破材料的内部运输、临时储存和起爆药包加工过程中。火药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火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公司的一个石灰石采场,使用履带前端式铲运机把胶质炸药运往爆破地点。在铲运机的铲斗中装了10箱炸药。当铲运机沿缓坡向下行驶时,一箱炸药滚出,司机无法看见,铲运机的右侧履带正好压在炸药上,引起爆炸,另外九箱炸药也相继爆炸,司机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运送炸药导致的火药爆炸事故。3.6运输事故运输事故指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和车辆坠落、物体倒塌、车辆碰撞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该矿山车辆运输作业较多,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道路狭窄,弯道半径偏小,行车速度快、弯道超车、超高超载、违章驾驶等,很容易发生挤伤、摔伤、撞坏人员和设备等事故。造成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场地及运输道路缺陷,如装运平台宽度达不到车辆安全装运的要求,平台边缘、运输道路边侧无安全防护车挡等;(2)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驾驶员无证驾驶;(3)司机或它人违章操作;(4)车辆选型不合理,车辆载重能力偏小,致使车辆密度过大;(5)其它管理缺陷,如无专人指挥,秩序混乱等。运输事故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机械设备的损毁。3.7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根据该矿山生产工艺分析,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的有挖掘机、钻机、空压机以及机修用的各种设备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一般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设备故障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1)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防护装置失效等;(2)场地及运输道路缺陷;(3)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或关停,导致事故发生;(5)铲挖机械作业时,机械周边安全管理不规范,作业机械间的安全间距不足;(6)其它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等。该矿山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作业面有:表土剥离平台、穿孔平台、装运平台、检修场所、运输道路等。该矿山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作业有:表土剥离过程、穿孔作业、铲装作业、设备检修、运输过程等。机械伤害的主要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其次是对机械设备的损坏。3.8触 电该矿山用电包括施工现场机械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修理车间用电、生活用电等。在生活营地和施工现场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事故原因主要为未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规范用电、违章作业、电器绝缘老化、缺少防护或防护失效及雷雨天检修设备时被雷击中而发生触电事故等(触电伤害包括雷击伤亡事故)。触电伤害的后果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事故。3.9火 灾该矿山火灾主要为外因火灾(外源火灾),包括明火(火柴点火、吸烟、电焊、氧焊等)引燃的火灾;油料在运输、保管、加装和使用时引起的火灾;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引起的火灾;机械作用(摩擦、振动、冲击等)引起的火灾;车辆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火灾;雷击造成的火灾等。3.10容器爆炸该矿山生产中使用空压机,空压机的贮气罐存在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机修使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如果使用不当都存在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造成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有:(1)空压机安全阀失灵,空压机配件锈蚀失效;(2)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爆炸事故;(3)压力容器遇到山体滑坡,滚落的岩石突然撞击风包而爆炸;(4)未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起超温、超压等;(5)对空压机管理不善或操作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进行操作;(6)氧气瓶、乙炔气瓶在太阳下曝晒,乙炔瓶未加装乙炔防回火装置。容器爆炸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机械设备损坏。3.11台风矿山处在海岛,在7月9月期间易受到台风的袭击,如无防范措施,可能造成房屋倒塌、设备倾翻等事故。3.12淹 溺该岛屿四面都是海,回填过程中的边坡属于动态边坡,缺乏规范的临边防护,如果管理不善,对员工和教育培训不足,易引发淹溺事故。另外,该矿四面环海,矿山与外界的联系都依靠船运,也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3.13其它伤害雨天作业场地不平,道路潮湿、粘滑等可能引起人员滑倒、摔伤、扭伤等。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安全距离不够,可能发生碰撞挤压事故;设备起动时未发信号或信号不清,指挥或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等;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或酒后作业引发事故等。3.14职业有害因素1)粉 尘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粉尘相对集中于穿孔作业、爆破作业、装卸作业、车辆运输作业等工艺环节。该矿山矿石组分SiO2 含量达到72.66%,作业人员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后,易患尘肺病,严重者可使肺部失去功能导致死亡。2)噪 声该矿山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和由风动工具排气、漏气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如潜孔钻机穿孔时,空压机运转时,爆破瞬间的爆炸声以及汽车、挖掘机、装载机等机动车辆运行时的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和燥动,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坏建筑物和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3)振 动长时间从事手持式凿岩机、潜孔钻、铲装机械等作业时存在振动危害,振动危害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引发振动病。3.15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附录1中规定了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和申报标准。库区和生产场所临界量判别标准见表3-1、表3-2。表3-1 库区(库)临界量表类 别物 质 特 性临界量典 型 物 质 举 例民 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1 t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50 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250 t硝酸铵等烟火剂、烟花爆竹5 t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易燃液体闪点2820 t汽油、丙烯、石脑油等28闪点60100 t煤油、松节油、丁醚等可燃气体爆炸下限10%10 t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爆炸下限10%20 t氨气等毒性物质剧毒品1 kg氰化钾、碳酰氯等有毒品100 kg三氟化砷、丙烯醛等有害品20 t苯酚、苯肼等表3-2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类 别物 质 特 性临界量典 型 物 质 举 例民 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0.1 t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5 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25 t硝酸铵等易燃液体闪点282t汽油、丙烯等28闪点6010t 煤油、松节油等结论:该矿山尚未开始施工,目前还没有使用上述危险物品,对照56号文件规定的相关要求,该矿山目前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如使用的危险物品数量超过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则应主动申报重大危险源,并按重大危险源要求实施管理。3.16小 结通过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该矿山存在坍塌、爆破危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运输事故、机械伤害、触电、火药爆炸、容器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存在粉尘、噪声和振动等有害因素。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划分本报告根据该项目施工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共划分成周边环境及开采条件单元评价、拟采方案合理性评价单元和综合生产单元共三个评价单元。4.2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次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法和预先危险分析。4.3评价方法简介4.3.1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单、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评价方法,属定性评价法。本报告根据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和有关露天矿山安全规程及标准,设置安全检查表项目和内容。4.3.2安全检查法安全检查法是组织人员到实地进行考察,从而发现和预测各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事故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4.3.3预先危险分析预先危险分析法是在进行某项矿山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率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和危险度,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及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等级越高,危险性就越大。常用的预先危险分析表(见表4-1),危险有害因素分级表(见表4-2)。表4-1 预先危险分析表 危险因素触发条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事故发生概率表4-2 危险、有害因素分级表级别危险程度I 级安全的,可以忽略;II 级临界的,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III 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IV 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5. 定性、定量评价5.1周边环境及开采条件单元评价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矿区内岩性主体为变质岩,岩石坚硬,地势落差不大,地层产状较陡,倾角一般在70左右。区内未见断裂,矿体中节理较发育,主要有三组,产状分别为355、8588、15886。节理规模较小,倾角较陡,对开采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厚薄不均,残坡积、坡积物主要分布于地表和沟谷地带,岩性为含碎石粘土,呈密实状态,一般厚度0.53m,平均为2 m。按照GB12719-91标准,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2)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公山矿区在一小岛上,四面环海。矿区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矿区地层岩性相对比较致密完整,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矿区发育的节理,面平直闭合,透水性差,因此裂隙水量不大。第四系分布山体地表,厚度较小,其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含风化岩碎块,系原岩风化后残积物,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之上,结构松散,大气降水极易排出,入渗给下伏地层,所以孔隙水量不大。根据岱山站潮位特征:最高潮位3.08m;最低潮位-2.05m;平均高潮位1.14m;平均低潮位-0.8m;最大潮差4.02m;平均潮差1.95m。矿区开采最低标高为5m,高于当地潮位。总之,矿区地层完整,富水性差,矿区构造简单,地表水体不发育,稳定性较好,矿区充水因素主要是大气直接降水。按照GB12719-91标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环境地质条件评价据史料记载和地震台记录,近区域内曾共发生过9次地震,最大震级4.75级,近代地震均为微震,可见区内地震活动属于相对较弱的地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编制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烈度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