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1000字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初中)景玉芬一、在二OO五年X月X日至二OO五年X月二十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铜仁地区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数学地级骨干老师培训,通过近十天的培训,学习了许多新东西,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较大,现总结如下二、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为了推进新课程,这次培训组织了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初中课程以前存在的问题是1、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新知识难以融入;3、课程传授方式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不利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4、评价方式单一,以中考为难一评价标准;5、课程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式,地方、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被执行者。通过学习,知道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全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成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革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让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际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三、学习了新的教育现代技术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了现代教育新技术,如何用“几何画板”“PPT”“FLASH”制作课件,教师如何应用网络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武装教育质量。教师展示了他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广告视频及一些优秀的课件,使我们受益匪浅。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测评,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四、学习技术教学新方法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接受性、教师的传授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被动习,学生完全变成了“接受器”。新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传授方式,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辅导者。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达到1提高学生素质;2扩展学生的基础学力;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5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观念,才能使教育上一个新台阶。五、总之,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扩宽了视野,加强了优秀教师的横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进步,使我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销合同协议书样本模板
- 兼职加工配送员合同范本
- 招商信用卡协议合同照模板
- 劳务合同签不签保密协议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原卷版)
- 广东省深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下册第二次段考(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 化工装置开停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 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学习2022如何帮助缺乏学习动力的孩子解读
-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离子共存
- 智鼎在线测评题高潜人才
- 高中历史说课课件
- 光伏电气设备试验方案
-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武汉××岩土工程勘察详细报告
- 2024年长沙市雨花区金海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附参考答案
- 春兰基因组学与分子标记研究
- 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表
- 2024年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第4部分森林火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