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精品新课程导学案与详细答案学习要求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3.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4. 熟读并背诵、默写课文。学习重难点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2.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3.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1. 字词积累(1) 读准字音壬戌( )( ) 举酒属( )客 斗( )牛之间冯( )虚御风 愀( )然 山川相缪( )扣舷( )而歌 酾( )酒临江(2) 解释成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杯盘狼藉:沧海一粟:2了解作者(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六年(1061年)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出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他的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2) 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过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诸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题材。宋代画家李火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第一课时一、 导入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前面我们学过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所以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我们今天又来学习他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赤壁赋。二、 合作学习全文,探究有关问题先诵读,再思考,有所理解后再读,力争当堂背诵。(一) 第一段1.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仿佛仙境?2. 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基调以喜悦为主。(二) 第二段1.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2. 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3.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4.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三) 第三段1.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基调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2. 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四) 第四段1.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基调如何?2.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3.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五) 第五段1. 本段感情基调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地B. 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C. 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合2. 对下列重叠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飘飘:形容很得意的样子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浩浩:强劲有力的样子C. 渺渺兮予怀 渺渺:悠远的样子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苍苍:空阔辽远,没有边际3. 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1) 舳舻( )千里(2) ( )举酒属客(3) ( )纵一苇之所如(4) ( )凌万顷之茫然(5) 浩浩乎( )如冯虚御风(6) 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7) ( )何其为然也4.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1) 固一世之雄也。 (2)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 渺渺兮予怀。 (4) 而今安在哉? (5) 何为其然也? (6)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7) 月出于东山之上。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于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举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 顾而乐之 顾:看C. 履巉岩 履:踏,攀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归而谋诸妇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C. 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D. 听其所止而休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 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是补出的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我)顾而乐之,行歌相答。B. 今者薄暮,(我,指那说话的客人)举网得鱼。C. (我们)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D. (道士)揖予而言曰。4.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达苏轼超尘绝世的奇想的一组是( )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A. B. C. D. 5. 下列选项中,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赋前篇写秋景,后篇写冬景;前篇多有议论,写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谈玄说理,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后篇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正如前人评论的那样:“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B. 后赋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如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C. 后赋写梦见道士,羽衣翩跹,这是一语双关,暗指道士为孤鹤所化。这是作者佛家思想的反映,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D. 后赋只400多字,从开始商量如何游赤壁,到登山、泛舟、记梦,一一写来,情景毕现,充分表现了苏文高度的艺术概括力。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顾安所得酒乎? (2) 归而谋诸妇。第二课时一、 检查背诵1. 指名学生背诵。2. 集体背诵。二、 梳理文章结构本文首先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对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三、 鉴赏本文,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1.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2.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3.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阅读赤壁赋文段,完成14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B.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C.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2. 赤壁赋整篇情绪的转换是由喜转悲入乐,本段处于第二层次。根据前文(第二自然段),本段首句“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试作说明。3. 根据文段可知,客人“托遗响于悲风”的原因有三:一是从人物方面,由古代“一世之雄”与_的对比而生悲;二是从宇宙方面,由山川之无穷与_的对比而生悲;三是从理想方面,由挟仙遨游、抱月长终的愿望与_的现实的对比而生悲。4. 本段融情、景、理于一炉,抒写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探讨了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的苦闷心情。试按下列要求简要分析。(1) 表现“情”的词句:(2) 描摹“景”的词句:(3) 生发“理”的词句:默写课文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少焉,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2.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4.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参考答案1 赤壁赋课前预习1. (1) rn x zh du png qio lio xin sh(2)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音婉转,长久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杯盘狼藉:杯盘零乱。沧海一粟:像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或数量少。第一课时解疑答惑,合作探究二、 (一) 1.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觉得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二) 1. (1) 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作者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抒发了淡淡的哀愁。(2) 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2.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和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3.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4. 转折过渡。(三) 1.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基调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位“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而生,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而生,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而生。2.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四) 1.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2. (1)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2)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3.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而是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五) 1. 本段感情基调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2.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学以致用1. D (享有)2. C (A. 飘逸的样子。B. 浩荡,辽阔。D. 一片苍翠的样子)3. (1) 相接 (2) 苏子 (3) 苏子与客 (4) 小船 (5) 小船 (6) 苏子与客 (7) 其声4. (1) 判断句。曹孟德固然是一代枭雄。(2) 判断句。这就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3) 主谓倒装。我心里想得很远很远啊。(4) 宾语前置。如今在什么地方啊?(5) 宾语前置。为什么这样悲凉呢?(6) 状语后置。苏子与客在赤壁之下泛游。(7) 状语后置。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课后延伸1. D (危:高)2. A (A. 而: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但是”。B. 适:副词,刚好。C. 以:连词,相当于“而”。D. 听:顺着,顺从)3. A (我:我们)4. D5. C (这里反映的是苏轼的道家思想)6. (1) 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2) 回到家里找妻子(妇人)为此事想办法(商量此事)。第二课时解疑答惑,合作探究二、三、1.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休后学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失眠患者的蒙医护理
- 旅游微信群公告范文
- 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 燃气行业从业管理办法
- 特定套房旅馆管理办法
- 特殊医疗用户管理办法
- 特殊特性过程管理办法
- 特种作业考核管理办法
- 特色商品中心管理办法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村级卫生室院感管理要求
- 员工自愿不交社保协议书模板(5篇)
- 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英对照文本
- 浙教版九上科学前三章难题易错题精选题(含答案)
-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观潮》课件.ppt2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_3~6年级_单词表(带有音标)
-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北京17号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