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_第1页
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_第2页
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_第3页
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_第4页
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抒情描写)署名:夏日的风抒情、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两种表达方式,那么,在诗歌中也是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高考诗歌鉴赏中常有涉及。因此,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就不可忽视对诗歌中抒情、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鉴赏分析。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一、明确概念方法描写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或景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就描写对象来说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就描写方式来说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考测试中常见的内容有侧面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摹声摹色、渲染和白描。抒情就是作者在是各种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情感的抒发,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高考测试中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直抒胸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人抒情、借古抒情、情景交融等。1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写“红旗半卷”来写风势之大,来渲染烘托战士“出辕门”的状态,以此把战事的紧张凸显出来。【参考答案】“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2动静结合:就是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相辅相成。在诗人笔下的景物描写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鲜明,相得益彰。【例2】(2011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暮西园 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分析】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参考答案】这首小诗写暮春时景,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首句“绿池”“芳草”“晴波”为静景,次句着一个“过”字,把春色写活。而三四两句更是静中有动,“花落”本无声,而“蝶来多”却增添动趣。全诗动静皆备,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摹声摹色:就是对所描写的景物从声音与色彩的角度进行刻画。【例3】(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分析】本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4虚实结合:“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例4】(2011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分析】“不知溪源来远近”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来你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琊溪不断壮大,一路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但见流出山中花”一句,山花随水流出是实写,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此两句实中有虚恶,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琊溪的诱人景色。【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5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例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前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如在目前。表面看,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读者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读者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这车也难眠的缘由是什么?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参考答案】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尾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6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景与情关系有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情景交融: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乍一看好像是单纯地写景,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例6】(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分析】结合注释可知,“渭北”和“江东”是杜、李二人此刻所在,两个地名对举,意在表明彼此的牵挂,再结合诗题中的“忆”,便不难分析出诗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春天树”“日暮云”则是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可以从虚实、情与景的关系切入,也可以考虑联想、想象或象征、拟人、对偶等。【参考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7借物抒情:也称为“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例7】(2011年高考山东卷)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分析】前三联的描写都为后文蓄势,尾联关乎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的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二、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2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3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描绘景物的状态、情境或特点。4写出所抒发的诗人的情感。一般答题步骤:手法+分析+情感。学以致用边练边思边悟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裴给事宅白牡丹裴磷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1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桂丹有什么关系?2第三联中“别”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3.本诗全诗写景,但是又句句含情,请从写情的角度赏析。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抒写诗人怎样情感?在表达上有何妙处?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5从虚实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6中间两联创设了一种怎样意境?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7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8“零落梅花过残腊”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9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诗文之景有“主宾”一说,“主”是中心,那么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是什么?为什么?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满江红 点火樱桃辛弃疾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10“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那么,在诗人笔下春正“好”在什么地方?请简要描绘。 11这首并不仅仅是写春思的,而是寄托了诗人的家愁国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本诗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来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之盛、之美。写紫牡丹花之盛、之美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2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画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3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而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而更透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4三、四两句更具特色。芳香满树,却无人欣赏,鲜花只得自行飘落;春色遍山,但无一人行走,只有数鸟空啼。诗人春天行经宜阳时,因对眼前景色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三、四两句运用了动中见静或动中衬静的手法。5.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6.“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7. 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8“零落梅花”是诗人的自比之词。诗人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既表现了诗人的自伤之意,也表现了念友之情。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因而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9全诗八句,有七句写景,湘江的暮霭,江岸的芦苇、田野,云梦的飞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