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字与数学,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主讲人杨飞重庆南开中学,测字与数学,测字又称破字、相字或拆字,人们普遍认为它与看相、算命、占梦一样,都是骗人的迷信。我们相信测字绝对不是科学,它不是以实验为基础,也不是以公理、定理为基础,它不具备科学的前提和特点。严格说,测字是一种方术,是汉文化所特有的一种社会风俗文化现象。中国古人对测字颇有研究,清朝周亮工的字触和程省的测字秘牒都是测字研究中的名著,四库全数总目提要中还提到一些没有流传下来的测字著作,可见测字在古代是一种盛行的文化现象。我们在此不探讨它的缺陷和欺骗性,仅从数学角度认识古人测字的思维模式,用数学眼光探究测字的方法和技巧,一、测字中的加法求和原理,1“人”字,一位总督大人微服私访,见一测字先生,他想:测字一定是骗人,不如试一试,揭穿他的伎俩。他不动声色走上前去,写了一个人字,将大笔横着一搁。测字先生一看,非常惊噩,立即拱手下拜,说道:“大人光临,小人恐慌,小人以末技糊口,请大人谅解。”总督大人惊疑,转身走了。回到府邸,想不通测字先生是如何看穿他的身份。于是叫手下仆人穿着自己的官服骑着马去,再测人字。仆人骑马来到测字先生的柜台前,推开围观客人,嘴里嚷道:“闪开!闪开!我来测个字”。他拿着毛笔写了一个人字身份,将笔竖着一搁。测字先生一看,大声对他说:“你小子虽然衣着华丽,不过是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罢了。”仆人回去如实向总督报告。总督听后非常惊异,还是不信,他又从监狱里找一个犯人换了衣服再去测人字,犯人在测字柜台前徘徊,犹豫不决,测字先生见没有生意,打算收摊,此时犯人上前说:“我测一字。”他拿着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个人字身份,测字先生皱眉沉思,突然见对面楼上有人开窗。测字先生豁然开朗,悄然对他说:“你是一个囚犯。”,数学运算中最常见的是求和运算,如数的求和,合并同类项,代数式求和等,即。在古代的测字中经常使用这一数学原理将所测的字与现场的人或物结合起来,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犯人如实向总督报告,总督非常惊奇。叫人请测字先生到府上,问:“为什么我们三个人都测一个人字,你是如何分辨身份?”测字先生说:“虽然三人都测人字,但还是存在差异,大人测字时虽微服,但气度轩昂,写的人字遒劲有力,而且大人写完后将毛笔横着一搁,人字加一字正好是大字,从你的气度我看出你一定是当地要员。后一个来测字时,虽骑高头大马,衣冠华丽,他推开众人,动作粗鲁,写的人字松散无力,绝对不象饱读诗书的官员,而且写完人字后将毛笔竖着搁,人字加一竖象小字,所以他是普通人。那个囚犯来测时犹豫迟疑,写的人字也松散无力,不象饱读诗书的人,当时我也疑惑难断,突然见对面楼上有人开窗,我想,人字加口字正好是囚字,所以断他是囚犯。”总督听后惊叹:“学问呀!”,上述测字中多次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人+一=大”、“”、“人+口=囚”。,2“石”字,宋朝测字大师谢石因得罪秦桧被发配岭南,在去岭南的途中,遇一个依山而立的人,手举测字招牌,谢石想到自己一生给别人测吉凶,不如请别人也给自己测测吉凶。于是写了自己的姓“谢”字让对方测,测字先生说:“看来你也是一个相人。”谢石问:“何以见得?”对方说:“谢拆开就是寸言中立身,不是相人还会是什么人!”谢石又以自己的名“石”字求测。对方说:“与你同行的是卒,石逢卒则碎,非好兆头。”又问卒的姓名,卒回答说:“姓皮。”此人惨然说:“石遇皮则破,你这次恐怕回来不了。”后来,谢石果真如此,未能赦免。,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等式“谢=言+身+寸”;后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等式“石+卒=碎”;再用加法原理得到等式“石+皮=破”。,二、测字中的加法分拆原理,加法求和的逆运算在数学运算和证明中很常见,即“加法分拆”技巧,也称“裂项”技巧。有时将一个数分拆为几个数的和,有时将一个代数式分拆为几个代数式的和,即M=A1+A2+A3+A4。在古代的测字中也常使用这一数学原理将,他们将所测的字分解为几个汉字,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串”字,清朝的科举制度,读书人在乡试中中式为秀才,秀才参加省试,中式为举人,举人进京赴考中式为进士,俗称“两榜出身”。进士参加殿试,如中式就可入翰林,称为“三考出身”。有一个秀才想问问自己的功名,写了一个“串”字让测字先生胡宏测一下。胡宏对他说:“串字有双中之象,你将来一定是两榜出身。”旁边有一个秀才,见胡宏如此断“串”字,也写一个“串”字问测字先生前程如何。胡宏笑道:“你一定屡考不中,以老秀才终其身。”这位秀才心中不服,同一串字为什么他能双中而我屡考不中?胡宏说:“他是无心写串,所以双中;你是有心写串,串字加心字就是患字,对你的前程大为不利。”(字触),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串=中+中,以此断“两榜出身”;后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串+心=患”,以此断“屡考不中”。,2“道”字,1790年,乾隆开万寿恩科,全国考生考试结束后,纷纷在北京等待发榜。一批安徽考生聚在翰林编修翟公树家中。翟编修问:“这次安徽有几人中进士?”大家无言回答。他说:“不妨我们测个字吧。于是他写了一个“道字”,其中有一位叫胡先声的考生对测字有研究,他说:“必中10名,其中还有一名会员,而且他自己必在其中。”,大家齐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道字进字框,当中一个首字。这不是会员吗?首字上面是一个倒写的八;中间是一字;下面是自字,即我自己,加起来不就是10名吗?”发榜后,果然如此。这次恩科高中101名,安徽10名,安徽朱文翰中会员(会试第一名),胡先声本人中第39名进士(清稗类钞)。,显然胡先声用的加法分拆原理,得到“首=八+一+自”,以此断“中10人”。,3“車”字,明朝测字大师郑仰田工有一次遇到一人拿一枚象棋子来测,他拿来一看,是一枚“車”。他对来人说:“这枚象棋子不是你的,是一位大贵人派你拿来的。”来人问:“为何这样说?”郑仰田说:“車可以拆为一甲一,不是贵人又是什么人?在象棋中,只有車可以任意纵横行走,此人的文章事业必定很成功,可惜今天在(棋)局外。”来人问:“是否可以复出?”郑仰田说:“他想复出,无奈他半身不遂,車既已从棋中取出,则不合棋,因此知道他有残疾。”,上述测字中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車=一+甲+一”。,三、测字中的加法交换律,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就是,这种运算律在数和代数式的运算中经常使用,古代的测字大师也将交换律用于测字之中,就是将所测的字分解为两部分再交换,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汉字,然后通过新的汉字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吞”字,晋江李昌与阉党吴淳夫有隙,找测字大师郑仰田测一个“吞字,”郑仰田想了想说:“吞由一大口组合,他的势力能把你吞掉,非同一般,不是小敌人;再看吞字中的口天交换,正是一个吴字,其人是否姓吴?”他点头说:“是的,那如何是好?”郑仰田回答说:“你不用担心,吴字一口为头,现在口已经在天下面,他的头已快落地了。”年后,吴淳夫果然伏法。,郑仰田在测字过程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吞=一+大+口”,以此断“对方势力大”;后用加法交换律得到“吞=天+口=口+天=吴”,以此断“对手姓吴”;再用加法交换律得到等式“吴=口+天=天+口=吞”,以此断“吴的人头落地”。,2“太”字,谢石测字的名称传到皇宫,宋徽宗想试一试,在纸上写了一个“朝”字让太监去见谢石,谢石说:“此字非你所写。”来人暗惊,但面不露色说:“就字而言如何?”谢石说:“朝字拆开是十月十日。此字不是十月十日出生之天子所写,还有谁写呢?”。太监回去复命,第二天徽宗招谢石进宫,宫女妃嫔写字求测,谢石都一一作答。徽宗叫太子写一字来,太子写了一个“太”字,谢石一见就说:“此天子也。”徽宗问:“为何?”谢石说:“太字的点微横,必定是太子,他日移置到上面去,不就成了天子的天字吗!因此,写此字的是位天子无疑。”徽宗十分高兴,厚赏谢石,封他为承信郎。,上述测字中,谢石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朝=十+月+十+日”;后用加法交换律将太字上下结构交换。得到“太=大+一=一+大=天”,四、测字中的加法结合律,数学中的结合律就是A+B+C=(A+B)+C=A+(B+C),这种运算律在数和代数式的运算中经常使用,古代的测字大师也将结合律用于测字之中,就是将所测的字分解为几部分,然后从中选出几部分进行组合得到新的汉字,最后根据新的汉字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吉帖”二字,有一个人想替别人牵线做红娘,但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他听说测字大师马守愚测字很灵,于是写了“吉帖”两字去测,他以为“吉帖”有吉祥的意思。马守愚说:“你要求测的婚事已经十分美满的,你看,如把帖”字的巾旁防在吉字下面,像喜字。有喜庆的意思,但以后有不吉利的事发生,你看把吉下面的口放在巾字上面,就是吊字,有吊丧之意,不吉利。,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结合律得到“吉+帖=吉+巾+占=(吉+巾)+占”,再用加法原理得到“吉+巾=喜”(在此用了相似原理);后用加法中的结合律得到等式“吉+帖=士+口+巾+占=士+(口+巾)+占”,最后用加法原理得到“口+巾=吊”,以此断“吊丧之意,不吉”。,2“問”字,宋高宗一次微服私访,见谢石在街上测字,高宗举仗在地上画一横让谢石测,谢石见此情景大惊,要高宗再写一字,高宗又用拐杖在地上写了一个“問”字。谢石见问字两直笔有点向外分开,惊异地说:“前字土上画一,为王字,后写問字,左看是君,右看也是君,想必是我主上。”第二天高宗在便殿召见,写了“春”字叫他测。当时权相秦桧专权,谢石说:“秦头太重,压日无光。”高宗默不作声。秦桧听说此事后大怒,后来寻找机会将谢石放逐。,上述测字中谢石先用加法原理得到等式“土+一=王”;后用结合律得到“尹+口=君”;最后用加法分拆原理将得到等式“春=秦字头+日”。,五、测字中的相似原理,数学中的相似原理通常指两个多边形,对应的内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但大小不相同。这种相似原理在几何中经常使用,如ABCA1B1C1。古代的测字大师也将相似原理用于测字之中,有时利用所测的字与某一物品在外形上相似,有时利用测的字与另一汉字在外形上相似,有时利用测的字与另一汉字在发音上相近(如,谐音),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四”字,有一个的一顶纱帐被人偷去了,他找外号“大不同”的测字大师测字,大不同让他写一个字,他写了一个草体的“四”字。大不同见了这个四字就说:“此事无妨,这顶纱帐现在已有人将它挂在别的地方。你看,这个四字像一顶悬挂的纱帐。你赶快去找,也许能找到。”那人听后,不以为然地说:“不,不,你所测的是楷书的四字,而我写的是草书的四字,会不会误测了。”大不同见那人不信,就对他说:“那你的纱帐难找了,你只有去买蚊香驱蚊了。不信你看,草体的四字像一盘点燃的蚊香。”大不同就是大不同,前后测法不相同。,上述测字中利用了相似原理,首先利用楷书“四”字的外形与悬挂纱帐的外形相似,然后利用草书“四”字的外形与蚊香的外形相似。,2“九”字,有人请测字大师周亮工到家中吃饭。席间,主人迫不及待地说了一个“九”字,请他测一下家中一位孕妇情况。周亮工说:“你尚未有子。这次当生不凡子。九字似兄字,但不成兄字,故知你以前不曾有子。九字是阳数(即奇数),故知是男孩。九字似凡字但非凡字,故知不凡。”周亮工问那人:“孕妇是不是你的小妾?”那人惊奇道:“你怎么知道的?”周亮工回答说:“九字似元字,但又不是元,故知不是元配夫妻。九字添室中,似宄(gu)字,外称奸,内叫宄。须防室中不测。”那人连呼:“奇怪,你怎么知道的?此孕妇是我的婢女,其他小妾十分妒忌她,千方百计让她流产,有没有办法保护她?”周亮工回答说:“无妨,九是完字之尾,不会有什么伤害的。”,上述测字过程中反复运用相似原理,利用“九”字外形和“兄”、“凡”、“元”、“完字中的元”相似对所测之事逐一下断语。,3“焉”字,有人用“焉”字问病,测字先生告诉他:“得了瘫症也。似馬非馬,不能行动。似为非服药无用而来。”(测字秘牒)上述测字中里用相似原理,抓住“焉”字与“馬”外形相近特点,然后对所测之事下断语。,4“來遠”二字,浙江王参政请明代测字大师张乘槎(ch)参加來遠楼揭匾仪式,他问张乘槎楼名的吉凶。张乘槎说:“三日之内,主人有哀丧之事。”参政问其缘故,张乘槎说:“來字有喪字形,遠字有哀字形,走之二点相连,泪点也。”,上述测字过程中两次运用相似原理,先利用“來”字外形和“喪”字外形相似,后利用“遠”字去掉走之后与“哀”字外形相似,然后对所测之事下断语。,六、测字中的旋转变换,平面几何问题的证明方法中有一种旋转变换,就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点旋转得到一个新图形。古代测字大师也将旋转变换用于测字之中,就是将所测的字或其中一部分进行旋转得到新的汉字,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相”字,元朝有位丞相叫桒(sng)哥,担任丞相后不想放弃相位。一天,他请人测字,看看自己能当多长时间丞相。他写了一个“桒”字求测,测字先生想了想说:“桒字上面三个十,下面一个木可以分成十八,加起来是四十八,在相位当有48个月。”他听后很不高兴,觉得是“桒”字不好,不如改个姓!于是他把“桒哥”改为“相哥”,名字中有了相,丞相位置一定可以长久。接着他写了一个“相”字又去请测字先生测,测字先生说:“相字的右边是一个目字,目字横着看类似四字,左边木字可拆为十、八两字,就是说横直只有48个月,你在位只有48个月。”,2“雪”字,有个少女用“雪”字去测婚姻,看看能否与心爱的人结婚,测字先生说:“雪字下面像一个倒写的山字,现在山上在下雨,雨把山冲倒了,非吉兆,难结婚。再看雪字下面像一床折叠的被子,被子上方在下雨,现在是一床湿被折叠未打开,难以共眠。”,上述测字中用旋转变换将“雪”字下面部分顺时针旋转后再用相似原理得到“山”字,然后结合“山”上的“雨”得到断语“雨把山冲倒了”;最后用相似原理将像“雪”字下面部分看作一床折叠的被子,最后结合被子上的雨得出断语“一床湿被折叠未打开,难以共眠。”,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等式“桒十+廿+木=十+廿+十+八=四十八”;后用旋转变换将“目”旋转后再用相似变换得到“四”,再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相=木+目=木+四=四十八”。,七、测字中的添加辅助线法,平面几何问题的证明中有时根据证明的需要在原图中添加辅助线,古代的测字大师也将这种方法用于测字之中,他们根据所测的事之需要,在所测的字上人为添加一些笔画,得到新的汉字,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这种方法与加法求和原理不同之处在于:加法求和原理通常是借助现场的人或物进行添加,如,在地上写个“一”字,就借助“土”加“一”得到“王”;而添加辅助线法不是借助现场的人或物,一般是所测的字太简单,无法与所测之事取得联系,测字先生通常人为的添加一些笔画,得到新的汉字,然后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行”字,一位叫方楼冈的人想问一下什么时候来人,正好遇到一位测字先生,他在两膝中间用两指虚书一个“行”字,求测来人。测字先生说:“来人一定是你的兄弟,排行非二即三。”在坐的一位老翁十分惊奇,问道:“你怎么知道?”测字先生说:“两指在膝间写字,是膝前手足之象,写字未曾及第四指,所以在二三之间。”方先生又问三弟回来日期,那人说:“行字是吾已出衙之象,今当在途中。”,上述测字中用添加辅助线法得到“行+吾=衙”,通过“衙”与“行”之间的关系得出断语“吾已出衙,当在途中”。,2“帛”字,明成祖朱棣做燕王时,一次微服私访见一测字先生,他写了一个“帛“字求测,测字先生大吃一惊,口中不停地说:“死罪!死罪!”燕王惊问其故,测字先生说:“帛字为皇头帝足,必是非常之人。”后来燕王果真当了皇帝。,上述测字中“帛”字本来与“皇帝”本无联系,测字先生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帛=白+巾”,再人为添加辅助线,在“白”字下边加“王”字得到“皇”,又在“巾”字上边加笔画得到“帝”字,进一步得出断语“皇头帝足,非常之人”。,3“茆”(mo)字,某人写“茆”字问婚姻,测字先生说:“这桩婚姻易成,但那女子是妓女,老兄为何留念她?”对方回答:“是一美妓,我交往很久,她有从良之意,我想娶她,先生是神仙,请教字理如何?”测字先生说:“此字是残花败柳,故知为妓女。茆字减去部分是节字,她可以从善,你可娶他。”,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茆=草头+卯”,再人为添加辅助线,在草头下边加“化”字得到“花”,在“卯”字左边加“木”字“柳”字,以此得出断语“茆为残花败柳”;最后用减法原理将“茆”字减去部分得到节字,以此得出断语“从节”。,4一点,有一个天资很高的读书人,略懂测字术。一次考试后,他想知道这次考试情况。就用笔点了一点去请测字先生测一下。见了测字先生便问:“我这次能考中一等一名吗?”测字先生看了看他写的一点之后说:“一等有望,但一名无望。”那人自以为懂测字术,反问到:“一点是文字之首,怎么不是第一名呢?”测字先生说:“那你等到发榜时看吧!”发榜后,果然只得了一等末名。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那位测字先生,测字先生告诉他说;“你只知道一点是文字之首,不知道一点也是等字之末。测字时你正在等待发榜,我把一点看作是等字那一点。”,上述测字中的一点笔画太少,很难与所测之事联系起来,求测的人用添加辅助线法,把一点变成“文”字,测字先生也用添加辅助线法,把一点变成“等”字。,八、测字中的减法原理,数学运算中常见的求差运算,即A-B=C。在古代的测字中经常使用这一数学方法将所测的字减去一些部分得到新的汉字,有时减少一些笔画,有时减少某一笔画的一部分(如缩短),最后通过新的汉字来寻找与所测之事。,宋朝测字大师朱安国去拜访洪迈,洪迈想请他测字,问:“可不可以用书信中的字来测?”朱安国说:“可以。”洪迈指着书信中的一个“去”字给朱安国看,朱安国看其字体带草,对洪迈说:“此尊官是位贵人,今所占何事?”洪迈说:“是一位参政知事,想辞去官职。”朱安国说:“你看去字正好钻出天上,将位冠百僚。”两月后,那人果然拜相。,1“去”字,上述测字过程中用减法原理减去竖画中上面部分(即缩短),再减去“去”字最下面一横,得到“天”,最后通过“去”与“天”的关系得出断语“钻出天上,将位冠百僚”。,2“問”“器”二字,有个道士听到宋高宗测“問”字这件事后,他也写一个较大的“問”字来问测字大师谢石,谢石说:“問字虽大,只有一口。”听了很吃惊,但又不服,又写一个“器”字让他测。谢石说:“人口空多,都在户外,仅一人在家中。”道士听后心服。,上述测字中用减法原理得到“問門=口”,以此暗指对方单身一人,再用减法原理得到“器四个口=犬”,有通过“犬一+人”,以此得到断语“人口空多,在户外,仅一人在家”。,九、测字中的映射方法,数学中对映射这样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它对应,这种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x-y。古代的测字大师也使用映射方法,就是利用天干地支与五行、生肖、方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哭”字,一人的父亲生病,找宋代双目失明的测字大师汪龙(外号瞎龙)测字一个“哭”字,汪龙问:“是你什么人?”来人说:“家父。”汪龙又问:“只生你一个?”来人回答:“是的。”汪龙说:“那不要紧,哭字上面两口双全,下面一人,所以无妨。再看下面有一犬,犬者狗也,狗对应戌,戌对应五行戊土,病好在戊日。”,2“尼”“生”二字,一人为朋友的病情找汪龙测字一个“尼”字,汪龙说:“病情不佳,尼加夕字是屍字,明日必死。”来人大惊,心想“尼”与死连在一起不吉,不如改测一个“生”字,那就大吉了。于是他说:“我改测生字。”汪龙说:“生字不好,可以拆为牛和土,病人遇土,不吉,而牛者丑也,变为丑土,即丑日入土,明日正好是丑,必死无疑。”,上述测字中先用添加辅助线法将“尼”字添加“夕”得到“屍”字,以此得出断语“明日必死”,后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生=牛+土”,用映射方法得到“牛-丑”,最后结合“丑土”二字得出断语“丑日入土”。,十、测字中的等价转化法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时将问题转化为解题者熟悉的或曾解决过的类似问题,即等价转化。例如:对一个代数式进行恒等变形,对一个命题进行等价转化,都属于等价转化。古代测字中也使用这种方法,将被测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等价转化,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呈现或描述,以此寻找与所测之事的联系。,1一个身着孝服的年轻漂亮的妇女,徽州郡守见测字大师汪龙的生意非常好,担心他蛊惑民众,便要处罚他,他把汪龙招来,问双目失明的汪龙:“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如讲对了,就放了你;如讲错了,将当场打死。”汪龙说:“请指一物提示,方可求测。”这时堂下正好有一妇女要打官司,郡守就指着这位妇女说:“这是一个身着孝服的年轻漂亮的妇女,你测吧!”汪龙说:“你手中是一只麻雀。”郡守大吃一惊:“你看麻雀是死还是活?”汪龙说:“死活全在老爷手掌之中。”郡守问:“你怎么知道是麻雀?”汪龙说:“一个身着孝服的年轻漂亮的少妇,年轻即少,漂亮少妇即佳人,少佳合起来是雀,身着孝服,孝服是麻织成的,所以是麻雀。”,汪龙开辟了以物测字的先河,他先用等价转化法,将“年轻”等价转化为“少”;将“漂亮的女人”等价转化为“佳人”;将“孝服”等价转化为“麻衣”;然后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少+佳=雀”,再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麻+雀=麻雀”。,十一、测字中多种数学原理的综合运用,1“友”“有”“酉”三字,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崇祯坐卧不安,叫宦官微服出京打探消息,宦官在途中遇到一测字先生,他说了一个“友”字去测,测字先生问:“你测什么事?”宦官说:“国事”,测字先生说:“此字不佳,反贼已出头了。”宦官听了吃了一惊,忙改口说“我要测的不是这个友,而是有无的有。”测字先生说:“此字更不祥,有字上面是大字的一半,下面是明的一半,大明江山去了一半,亡国之兆也。”宦官更是惊慌,又改口说:“非也,非也,应该是申酉的酉。”测字先生说:“此字更是不佳,天子为至尊,至尊已斩头截脚了。”宦官听后吓出一身冷汗。,上述测字中先用减法原理将“友”字看作被减数,减去上面两画的凸出部分得到“反”字;然后通过“友”与“反”的关系得出断语“反贼已出头”。后用加法分拆原理将“有”字变为“大的一半+月”,再用添加辅助线法,将“有”字上边一半添加一捺得到“大”字,将“月”字加“日”字得到“明”,再通过“有”与“大明”的关系得出断语“大明江山去了一半”;最后又用添加辅助线法,将“酉”字上下添加得到“尊”字,再通过“酉”字与“尊”之间的关系得出断语“至尊已斩头截脚”。,2“用”字,有人想见某人,他写了一个“用”字,问能否见到此人。测字先生看了看,说:“别人被门不见。”那人说“如果我一直在外面候着呢?”测字先生说:“你一直候着,仍不能见。”那人说:“何故?”测字先生说:“用字的上半全是闭门不纳之象,不独闭门。而且门内还将一木紧紧撑之。如此情况,还能见之?”那人问:“难道他不出来?”测字先生说:“用字是截角之形,他再也不肯出头了。”(测字秘牒),上述测字过程中,先用相似原理得到“用”字外框与“门”字相似,通过“用”与“门”之间的关系得出断语“被门不纳”;后用相似原理把“用”字内一竖看作撑门杠,最后用添加辅助线法在“用”字上加“刀”字得到“角”字,通过“用”与“角”之间的关系得出断语“截角之形,不肯出头”。,3“六十”二字,有一个人的孩子生重病,他用孩子乳名“六十”中的一个“六”字去问测字先生,测字先生想了想,说:“你刚才说小孩乳名叫六十,现在口说六字来测。将六十两字合在一起有点像一个卒字,卒字去掉上面一点有点像平安的平字,因此,你小孩现在无妨,可以平安无事。但卒字看起来又有点像來字,恐怕会有来年之忧。”,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求和原理将“六十”二字合在一起,其实不是“卒”字,又用相似原理得到“有点像一个卒字”,再用减法原理去掉“卒”字上边一点,其实去掉“卒”字上一点不是“平”字,又用相似原理得到“有点像一个平字”,最后仍用相似原理得到“卒字有点像一个來字”。通过多种数学原理的运用,把“六十”二字与所测之事联系起来。,4“叁十”与“陆十”,王某的妻子清晨出去买东西,结果一去不返,王某十分担心,想不出办法,于是去见测字先生。他见测字先生的桌上一帐本上有“叁十”两字,就指着说:“就用叁十这两字测吧!”测字先生看了看这两字,对他说:“你妻子已经逃跑了,赶快派人去追寻。”王某大吃一惊。他又指着帐本上的“陆十”两字要测字先生测他妻子逃到哪里去了。测字先生仔细看了看这两字,对王某说:“从字形上看,你妻子一定逃到一个叫太平的地方去了。”后来果然在太平找到了妻子。事后,王某问测字先生,怎么会知道我妻子逃到太平去了。测字先生说:“你第一次测的叁十,是大写的三十,把“大三十”合成一个字,是奔字,奔即跑的意思,所以断你妻子逃走了。第二次你测陆十,也是大写的六十,把“大六十”拼成两个字就是太平。因此断你妻子逃到太平去了。”,上述测字中,先用加法分拆原理得到“大三十=大+十+十+十”,再用加法求和原理得到“大+十+十+十=奔”,以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