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基本绘制命令与精确绘图工具,知识点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的功能与操作步骤。重点知识:基本绘图命令的快捷键操作和精确制图工具的应用。技能要求熟记常用绘图命令的快捷键或自定义的快捷键。熟练运用基本绘图命令进行图形对象的绘制。能灵活运用辅助工具进行图形对象的精确绘制。,2,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如教材表21所示。用户可参照附录A自定义常用绘图命令的快捷键。,2.1基本绘图命令,3,2.1.1直线LIN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命令行:输入快捷命令L。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下拉菜单:【绘图】【直线】。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指定直线的起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指定直线的终点;或输入U(Undo)并确认,取消刚绘制的上一条直线)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若已完成直线绘制,可直接单击右键确认,退出命令。若要继续绘制直线,则继续指定直线终点)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继续指定直线终点;或输入C(Close)并确认,使最后一个端点与起始点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或输入U并确认,取消刚绘制的上一条直线),4,2.1.2构造线XLIN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命令行:输入快捷命令XL。下拉菜单:【绘图】【构造线】。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xline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指定所有构造线共同通过的一个点)指定通过点:(指定第二个通过点,生成第一条构造线)指定通过点:(指定第二个通过点,生成第二条构造线;若已完成构造线绘制,可直接单击右键确认,退出命令。),5,各选项含义如下:水平(H):指定一个通过点,将生成一条水平构造线。垂直(V):指定一个通过点,将生成一条竖直构造线。角度(A):执行该选项后,命令行提示:输入构造线的角度(0)或参照(R)。用户可输入构造线相对于起始方向的角度值,或相对于参照直线(或构造线)的角度值来确定构造线。二等分(B):可对任意角度进行二等分,即生成角平分线。偏移(O):可生成一条与指定直线(或构造线)平行的构造线。此时,相当于偏移(OFFSET)功能。,6,2.1.3多段线PLIN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命令行:输入快捷命令PL。下拉菜单:【绘图】【多段线】。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pline指定起点:(指定起点)当前线宽为0.0000(显示当前线宽值)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指定下一点)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切换到圆弧绘制)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7,命令行提示说明如下:1、在“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下,默认选项是指定直线的另一个端点。其他各选项含义如下:圆弧(A):切换到圆弧绘制。闭合(C):连接当前位置与多段线起点,绘制一条直线使多段线闭合。半宽(H):指定下一条直线的半宽值。线宽包括起点线宽和终点线宽,最小值为0。绘制的直线线宽值为半宽值的两倍。当起点线宽和终点线宽不同时,可绘制锥形直线。长度(L):沿上一条直线(或圆弧的切线)方向继续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直线段。放弃(U):放弃上一次操作绘制的直线或圆弧。宽度(W):指定下一条直线的线宽值。,8,2、在“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提示下,默认选项是指定一点作为圆弧的终点。其他各选项含义如下:角度(A):指定下一条圆弧的圆心角。正值时逆时针绘制圆弧,负值时顺时针绘制圆弧。圆心(CE):指定下一条圆弧的圆心。闭合(CL):绘制一段圆弧并闭合多段线。该圆弧与上一直线或圆弧相切。方向(D):指定下一条圆弧的起点切线方向。半宽(H):指定下一条圆弧的半宽值。直线(L):切换回直线绘制。半径(R):指定下一条圆弧的半径。第二个点(S):用指定三点的方式绘制圆弧。放弃(U):放弃上一次操作绘制的直线或圆弧。宽度(W):指定下一条圆弧的线宽。,9,2.1.4正多边形POLYGON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命令行:输入快捷命令POL。下拉菜单:【绘图】【正多边形】。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polygon输入边的数目:(输入多边形的边数,当前边数值为4)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E):(指定一点以确定多边形中心;或输入E),10,1、若指定一点作为正多边形中心点,命令行将提示: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直接按右键确认相当于输入I;否则输入C)指定圆的半径:(输入多边形外接圆或内切圆的半径)选项I和C分别表示通过指定内接圆和外切圆半径方式绘制正多边形,11,2、若输入E,表示以指定多边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方式绘制正多边形。命令行将提示:指定边的第一个端点:(指定第一个端点)指定边的第二个端点:(指定第二个端点)系统将以指定边为第一条边,并按逆时针方向绘制正多边形,12,2.1.5矩形RECTANG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命令行:输入快捷命令REC。下拉菜单:【绘图】【矩形】。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指定第一个角点)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指定第二个角点),13,默认方式为指定矩形的任意两个角点来绘制图形。所绘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系的X、Y轴。其他各选项含义如下:倒角(C):指定矩形两个方向的倒角距离,以绘制带倒角的矩形。标高(E):在三维绘图中指定矩形标高。圆角(F):指定矩形的圆角半径,以绘制带圆角的矩形。厚度(T):在三维绘图中指定矩形厚度。宽度(W):指定矩形边线的宽度。面积(A):指定矩形的面积及其长宽值以绘制矩形。尺寸(D):指定矩形的长宽值以绘制矩形。旋转(R):指定矩形的旋转角度,以绘制任意角度的矩形。,14,2.1.6圆弧ARC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命令行:输入A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下拉菜单:【绘图】【圆弧】。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15,AutoCAD分别根据圆弧的起点、终点、圆心、半径、弦长、包含角和圆弧起点处的切线方向等参数,有11种绘制方式。,16,2.1.7圆CIRCL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命令行:输入C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下拉菜单:【绘图】【圆】。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指定圆心位置)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默认输入圆的半径数值,可在命令行输入圆的半径数值,或通过拖动鼠标的方式,指定圆的半径;上次绘制的圆半径为12.000,若仍要绘制该大小的圆,可直接单击右键确认;若在命令行输入D并确认,则通过输入圆的直径数值来确定圆),17,其他各选项含义如下:三点(3P):命令行提示下,输入3P并确认,在给定任意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后,绘制一个圆(图25c)。两点(2P):命令行提示下,输入2P并确认,在指定圆的任一直径两个端点后,通过这两个端点绘制一个圆(图25d)。相切、相切、半径(T):又称为TTR方式。命令行提示下,输入T并确认,可结合对象捕捉命令(见2.2.1对象捕捉)指定圆的两个切点与半径后绘制一个圆。,18,19,2.1.8点POINT1、点的显示样式和大小设置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下拉菜单:【格式】【点样式】。命令行:输入DDPTYPE,20,2、点的绘制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下拉菜单:【绘图】【点】。命令行:输入PO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point当前点模式:PDMODE=0PDSIZE=0.0000指定点:(指定第一个点的位置)指定点:(指定第二个点的位置),21,3、定数等分DIVID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下拉菜单:【绘图】【点】【定数等分】。命令行:输入DIVIDE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divide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选择等分对象)输入线段数目或块(B):(输入段数如4,或输入B),22,4、定距等分MEASURE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下拉菜单:【绘图】【点】【定距等分】。命令行:输入MEASURE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measure选择要定距等分的对象:(选择等分对象)指定线段长度或块(B):(输入等分长度如50,或输入B),23,2.1.9图案填充HATCH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下拉菜单:【绘图】【图案填充】。命令行:输入BH或H,24,1、填充图案的设置填充图案的设置在“类型和图案”、“角度和比例”和“图案填充原点”三个区进行。,25,2、填充边界的指定在进行图案填充之前,需要选定一个或多个封闭的填充边界。填充边界的选择,在“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右侧的“边界”区进行。方法有两种:“添加:拾取点”和“添加:选择对象”。3、图案填充及其效果在进行填充图案的设置和填充边界的指定后,即可进行图案填充。,26,2、孤岛填充形式设置单击“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右下角的“更多选项”按钮,将展开对话框,以进行“孤岛检测”等相关高级设置。普通。从外层边界开始,向内遇到的奇数区域被填充,偶数区域不被填充。外部。只填充最外层的封闭区域。忽略。忽略所有内部边界,对最外围边界包含的所有区域进行填充。,27,6、“继承特性”按钮该按钮用于提取已有的填充图案及其设置,并复制给未填充的闭合区域或其他已填充区域。,28,2.1.10圆环DONUT命令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定义命令按钮。命令行:输入DO下拉菜单:【绘图】【圆环】。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DONUT指定圆环的内径:(指定圆环内径如10;当前值为0.500)指定圆环的外径:(指定圆环外径如20;当前值为1.000)指定圆环的中心点或:(指定圆环中心点),29,AutoCAD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精确绘图辅助工具,如对特殊点的捕捉、栅格、正交等。利用这些工具,结合鼠标和键盘操作,用户可迅速、准确地捕捉到特殊点,从而进行快速的精确制图。,2.2精确绘图工具,30,2.2.1对象捕捉(透明命令F3),对一些特殊点(如中点、端点、垂足、交点和圆心等)进行定位时,可借助“对象捕捉”工具栏或“对象捕捉”快捷菜单完成。,31,对象捕捉的使用对象捕捉有两种情况:临时对象捕捉和自动对象捕捉。,(1)临时对象捕捉指在命令执行过程中,对某个特征点进行的一次性定位捕捉,只能执行一次。(2)自动对象捕捉AutoCAD提供了自动对象捕捉功能,该功能一旦启用,即长时间有效,直至关闭。用户只需事先设置需要捕捉的多个对象捕捉点,并开启自动对象捕捉功能。在绘图过程中,需要指定点位时,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所有相关对象的相应特征点标记符号,方便用户捕捉。自动对象捕捉功能的启闭可通过键盘快捷键F3实现。,32,33,自动捕捉直线的中点自动捕捉圆的中心图自动捕捉直线的节点,自动捕捉圆的四分点自动捕捉直线的交点,自动捕捉直线的垂点,自动捕捉圆的切线自动捕捉直线延伸的交点,34,2.2.2正交模式(透明命令F8),正交模式下,光标被约束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移动,以方便用户绘制水平或竖直的直线,或将所选对象进行水平或竖直的移动、复制等操作。启动正交模式的启闭方式如下:键盘快捷键F8。状态栏:右键单击按钮。,35,2.2.3极轴追踪(透明命令F10),极轴追踪的功能比正交模式功能更强大。在预先设置极轴角的增量角后,随着光标的移动AutoCAD自动显示增量角整数倍方向的追踪路线,因此能方便用户快捷地指定这些方向上的新点。,36,极轴追踪的设置,极轴追踪的设置在“极轴追踪”选项卡中进行。选项卡的调用方式如下: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命令按钮“极轴追踪”选项卡。状态栏:右键单击按钮“极轴追踪”选项卡。下拉菜单:【工具】【草图设置】“极轴追踪”选项卡。,37,极轴追踪使用方法,已知直线AB和CD,绘制长度为30的直线EF,其中E为两直线的虚交点,EF沿绝对角度150方向。,38,2.2.4对象捕捉追踪(透明命令F11),对象捕捉追踪提供的基于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专家组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邮政笔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行长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院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基础试题及答案
- 大专护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大专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颐华高级中学(平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搏击赛事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泄密警示教育专题培训
- 社会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 DB32/T 3550-2019住宿业清洗消毒卫生规范
- 2025年基于大数据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预警系统
-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真题(含听力)(纯答案版)
- 金川集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工厂班组级安全教育
- 2025-2030中国钢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GB/Z 45463-2025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