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写景特色及作用类题型的命题角度2.掌握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规范答题。,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命题角度,(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近年高考写景特色及作用型题目例举,1、2014天津卷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2014安徽卷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2014新课标卷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4、2013新课标卷2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2013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6、2012广东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写景特色,三、知识梳理(一),1、双调落梅风春晚【元】张可久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这首元曲在写景上有何特色?动静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是静景,“黄茑乱啼蝴蝶舞”是动景。视觉听觉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蝴蝶舞”是视觉,“黄茑乱啼”是听觉。,三、知识梳理(一),2、处士卢岵山居【唐】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山居景色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泉底沙子显露。颈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暗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3、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在写景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视觉听觉结合、以动衬静,三、知识梳理(一),4、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色彩映衬,三、知识梳理(一),5、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词中划线句在写景手法上与前文有什么区别?虚实结合,三、知识梳理(一),6、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本诗在写景上,一二句和三四句有什么区别?点面结合,三、知识梳理(一),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知识梳理(一)小结,写景技巧,顺序:空间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等),内容:所见、所闻、所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白描、工笔、细节、色彩映衬等,常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安肃道中【清】严遂成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本诗前三句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景物的?水粼粼渌菜畦香嗅觉塔影如龙卧夕阳视觉高柳乱蝉风不住听觉,答题要注意层次、步骤。,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不仅是一种作用,而是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去鉴赏分析,总结积累。,知识梳理(二)写景句的作用,送人到松江俞桂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内容)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内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情感上的作用)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情感上的作用)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结构上的作用),西风萧瑟入船窗,,写景句的作用题型示例,思考: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内容+情景关系+结构+情感1、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2、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6、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7、前后照应,铺垫过渡。8、诗人感情,知识梳理(二),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明确写景特色(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结合诗句,具体作答)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要具体回答,不要只写术语),【温馨提示】提问写景特色一般只考虑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不考虑抒情手法。,课堂练习,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动静结合。,2015届高三韶关市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2)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4分),以动衬静,“空”是空寂,“山空”属无声静景;“落”松子落地是有声动景。烘托了一种空寂的氛围,既写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暗点友人的身份是隐者,又引出下一句。(2分,“以动衬静”1分,作用1分)运用想象虚写的手法,从朋友的角度写起,形象地写出了友人之间相互思念、夜不能寐的孤寂。(2分,“想象(虚写)”1分,作用1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问:本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之大的?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是从触觉,写被子、枕头的冷,表明雪之大;二是从视觉写窗户明亮如昼,来烘托雪之大;三是写“折竹声”,是听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安徽卷,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生物省考试卷及答案
- 自考(网络教育)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微环境调控-第16篇-洞察与解读
- 护理管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限制效果评估-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真题模拟精讲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时事热点挑战篇
-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试卷:试题解析与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心理学)
- 202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结构化面试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 绩效考核方案及指标库
- 发热人员应急处置流程
- 专题14 电磁感应 十年(2015-2024)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解析版)
-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居民自来水安装合同模板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英语试卷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 成语故事《班门弄斧》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屠宰场管理制度全套汇编
-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