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_第1页
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_第2页
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_第3页
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_第4页
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XX2016饲草饲料发展规划一、“十五”期间饲草饲料生产现状在“十五”期间,我们在饲草饲料生产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种”即种植饲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占地比例,扩大饲草种植面积,采取了国家、集体、个体农林牧草相结合。这样既抓当前,保证牲畜当年有充足的饲草,又立足长远,建设固定的饲草基地创造条件,较好地解决饲草的接茬问题第二,种植高产饲草与优质饲草相结合。种贮高产青玉米,不但牲畜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减少疾病,提高牲畜的繁殖率、出栏率、商品率第三,种草与肥田相结合。我县有70以上面积是土层薄,沙性大,肥力低的瘠薄旱地。因此,要实行草田轮作,一方面生产草料,提高饲草品质,为畜牧业建立草料基地另一方面借以改良土壤,增进土壤肥力,为粮食增产创造有利条件第四,种草与间种粮油相结合。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把种植多年生牧草与间种粮油作物结合起来,用亚麻、油菜、麦类等作物为保护牧草的作物。粮油草间作,一举两得,大有可为。2000XX年,我县种植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万亩,占人工草场总面积的,其中草籽田万亩。每年种植当年生牧草50万亩,其中青玉米30万亩。二是抓“改”2/6即改良草场。养草和合理用草是发挥草原优势的前提,改良和建设是发挥草原优势的继续,只有搞好以养用结合为主的综合措施,才能挖掘潜力,做到青草长生,永续利用。为提高产草量,变天然草场为基本人工草场,需解决草场土壤板结,牧草变矮,盖度减少,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几年来,根据不同退化情况,采取了补播、松土复壮、治碱、灌溉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土壤由板结变为疏松,使退化植被更新复壮,自然恢复,用改良建立人工草场,投资少,方法简单,一般34年,可形成一个较理想的新生植被。在2000XX年完成改良草场万亩,占人工草场总面积的。其缺点是恢复的慢,在保护不好的前提下,容易破坏植被,延长恢复期和使用。三是抓“治”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我县于2000XX年实施了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完成了草地治理任务万亩,其中人工种草万亩,基本草场建设万亩,围栏封育35万亩,飞播种草4万亩,建成种子田万亩。同时,帮助养殖户新建奶牛小区7处,改建高标准暖圈9万平方米,发放各种牧业机械505台。经过全县人民群众和干部共同努力,如今一片葱绿。一是初步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遏制盐碱,改善气候的作用;二是增加了饲草饲料和加工,有利于推广舍饲圈养,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长期滥垦、滥牧、滥樵采等人为不合3/6理行为,我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一是草地面积剧减,草地退化严重。1949年全县天然草地287万亩,几次大规模毁草种粮,草地面积剧减,至今全县草地面积仅有万亩。二是冲刷土壤,危害农牧业。由于坝头山区,有2/3的坡耕地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地沙砾化、岩石裸露,形成地表支离破碎。三是风沙危害严重,造成草地生态恶化。二、“十一五”期间饲草饲料生产发展规划(一)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1、发展思路保护土地生态,美化京津周边地区,必须坚持大力开展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步伐,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全县大地山川秀美。因此,对我县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特点,要花大力气,下大力量,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全县退化草地,逐步建成优质高产草原,增加多年生植被面积,减少裸地面积,有效削减水和风对地表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2、总体目标第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因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必须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近、中、远期利用与治理相结合。种什么草和树,要考虑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多方面适应群众的需求,以利于调动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持久性。第二,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4/6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以土壤风蚀为主要特征的坝上土地沙漠化,建设以草、林为核心的植被体系建设是最主要的治理手段。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在植被建设的同时,应因害设防,实行工程措施。但从整体而言,生物措施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要优先保护植被,充分发挥自然恢复能力。第三,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草地的气候水热条件、草地立地类型、土地质量、植被和水土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因害设防治理,注意小空间尺度的差异,做到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特别要适地适草,适地适树。(二)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2016年,全县畜牧业发展折合羊单位256万个,其中奶牛20万头(幼畜6万头),折合羊单位100万个,肉牛万头(出栏5万头),折合羊单位55万个,羊101万只(出栏50万只),每个羊单位按年需干草577公斤(其中奶牛幼畜、商品牛、商品羊饲养量按50计算)计算,全年共需干草万公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牧草产业。1、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项目,大力营造生存大环境。XX年至2016年,全县建设草场面积41万亩,其中人工种草5万亩、草地围栏封育25万亩、基本草场建设10万亩,建草籽田1万亩。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严格要求按照省、市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足额完成。以尽量减少动作中的失误,将我县草业生产5/6由自给型向经营型、商品型、产业型转变。2、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在继续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的同时,加大种植业调整力度,加快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的步伐,大力推广种植青玉米、青莜麦、野莞豆等当年生高产牧草,全县每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年产青体20亿公斤(折合干草5亿公斤)。畜牧业专业户、专业村,种植业要围绕畜牧业进行调整,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要达到70以上。3、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家畜禁止放牧实行圈养的暂行规定,以市、县关于禁牧舍饲的实施意见、通知,全面推进禁牧舍饲。XX年至2016年,全县完成21万平方米圈舍改建任务,并对万亩草场进行改造,年产干青草达到亿公斤以上,并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饲草饲料加工机械购置和禁牧区饲料粮补助工作,确保禁牧舍饲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养殖方式的根本性变革。4、加大对草原法、防沙治沙法和草原防火条例等的宣传力度,按照草原法有关规定,在明确所有权,稳定使用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积极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草原防火工作,随着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和一退双还项目的启动,草地植被恢复较快,枯草和地表覆盖物种多诱发草原火警火灾的机率增加,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和扑救方案,加强草原防火专业队6/6伍建设,把草原防火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继续搞好无鼠害示范项目,牧鸡灭蝗示范项目,抓好治虫灭鼠工作,用好用足到位资金,减轻草原虫鼠害危害。5、加大饲草和秸秆的开发加工力度。县、乡要重点扶持一批种草、青贮、加工的专业大户和企业,提高饲草的收割、贮藏、加工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推广普及青贮、微贮、氨化、草粉加工、秸秆压块等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到2016年,全县年青贮、微贮饲料达到80000万公斤、氨化饲料500万公斤、草粉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