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1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2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3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4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农业局工作总结一、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全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亿元,同比增农民人均纯收入7107元,同比增加畜牧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同比增。二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1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实施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集中育苗育秧等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种粮增收。完成各项农作物高产创建21片,其中科技增粮完成18片万亩,完成任务的,糖料高产创建3片万亩,完成任务的。实施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万亩。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完成机械插秧面积万亩。良种推广110万亩、水改旱万亩、集中育苗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20万亩。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37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同比增,完成计划任务的平均单产343公斤,比去年亩增产9公斤,增,总产量达万吨,产量同比增加万吨,增长4。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完成冬季农业开发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同比增万亩,增。2/102提升特色经作发展。抓好传统胶、糖、茶等优势产业提升,大力推进以蔬菜、香蕉、汉麻、咖啡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全面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全州橡胶种植面积万亩开割万亩,干胶产量达万吨,同比增,产值亿元茶园面积万亩,干毛茶总产量万吨,同比增,农业产值亿元,同比增甘蔗种植面积万亩其中新植甘蔗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热带水果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香蕉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蔬菜种植含瓜果类万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亿元推广种植汉麻1万亩,产量万吨西双版纳汉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昭通、会泽、曲靖等省内示范种植2万亩咖啡种植万亩鲜食小糯玉米种植万亩木薯种植万亩。3加强特色牧业发展。积极推进养殖小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做大做特养殖业。全州实现畜牧业总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肉类总产量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同比增长。蛋产量万吨,同比增。生猪存栏52万头,同比增,出栏万头,同比增长6,完成计划任务的猪肉万吨,同比增长,完成任务的禽蛋3000吨,完成任务的120,同比增长大牲畜存栏万头,同比减,肉牛出栏4万头,出栏完成任务的家禽存笼412万只,同比增,出笼390万只,同比增羊存栏万只,同比增,出栏万只,同比增加,出栏完成任务的140。成功引进3/10的云南省邦格集团西双版纳邦格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将承包的普文镇1817亩山地建成5万头规模小耳猪养殖示范园,集小耳猪品种保护国家级、选育、扩繁、育肥为一体,计划投资2亿元人民币。目前,投资1500万元的第一个现代万头小耳猪扩繁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全省最大的地方养殖场云南省云岭广大集体西双版纳云岭茶花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茶花鸡保种场原有的20个家系的基础上新引种20个家系,并将在普文镇投资1500万元新建拥有集祖代鸡5万套和育种中心的茶花鸡扩繁场,占地面积200亩。目前,已完成土地测绘、建设手续报批等工作。特色畜禽产业化开发稳步推进。4加快淡水渔业发展。重点发展罗非鱼、土著鱼产业,全力推进渔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全州水产养殖面积68562亩,水产品产量达万吨,同比增10。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同比增。完成罗非鱼标准化养殖1万亩。苗种生产量达亿尾,其中,出口到老挝、缅甸苗种达万尾,均创历史新高。三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新改善。州级公共财政预算农业支出资金亿元,同比增亿元,增。争取省部级以上部门的项目资金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同比增加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万元,农民人均享受补贴元补贴项目涵盖农资、粮食、农作物良种、橡胶良种苗木推广、油菜良种、4/10甘蔗保险、农业机械购置、退耕还林、能繁母猪保险等,大大提高了农民发展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的积极性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农村节能改灶1823户,推广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器2530台,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座。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0。四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州拥有州级以上龙头企业83家有6家在公示期,其中省级12家3家在公示期、国家级1家。全年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335个,完成任务的。新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云南省著名商标3个“復原昌号”普洱茶、“野象谷”牌生猪肉和“勐巴拉娜”牌酒。五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州农机总动力达万千瓦,比去年增加万千瓦,增长,拖拉机拥有量6196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分别达839台、171台,分别新增48台、9台。农机总作业面积万亩,比去年增加万亩,增长。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达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农业执法和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全州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309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市场、经营户及门店5/10和种养殖户3011家,开展水果蔬菜抽样检测6407个样品,合格率达,畜产品抽样检测31个,合格率100。确保了2016年全州未发生重大动物区域性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重大农机安全事故。七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新成果。与老挝北部几省农林厅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并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承担“老挝北部农业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乌多姆赛省开展农业高产示范基地建设,进行种子出口、品种资源收集及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玉米和常规良种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完成粮食作物试验、示范、推广万余亩选育出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高抗、优质、高产、适宜老挝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3个杂交水稻“云两优144”、常规稻“云粳37”,玉米“迪卡008”培训农业技术员及农村技术骨干和农民1110人次。并与老挝风沙里省农林厅合作在奔勒县5个村,按照“集中免疫、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321”防疫新技术。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万人次,完成任务数的。三个“万名”培训方面完成胶农培训10054人次,完成任务数的完成茶农培训10815人次,完成任务数的完成特色种养殖能手培训11038人次,完成任务数的。确保了农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八农业市场与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16年西双6/10版纳州农业信息网发布信息总量为4005条,同比增长23审核发布信息总量为10402条,同比增长40向上级提交信息总量为2859条,同比增长28上级采用信息总量为2859条,同比增长282016年农业信息网访问量为60万次,同比增长20。在两网发布供求信息66条,发布价格信息80期。编发西双版纳农业信息24期。“三农通”信息员上传信息352条,采用122条,向全州发布涉农信息151条,辐射全州移动用户263515户。发布重点工作通报12条,发布重要事项公示12条。九机关作风转变明显。根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发201611号及省、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精神及要求,州农业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农业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印发了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配备了指纹考勤机。进一步规范了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对机关的车位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在车位上挂上车牌号,要求外出下乡时必须填写车辆使用登记,注明出车时间和归还时间。要求各下属单位严格执行“统一管理、派车登记、集中停放”制度,有效保证了公务用车的规范管理。公务接待实行定点接待制度,有公务接待时,接待人员必须先到办公室开具接待审批单。定点餐厅、旅7/10馆见州农业局接待审批单才允许接待签字。同时规定中餐不允许饮酒,公务接待不得上名贵酒和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厉行节约、节省公共经费。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全局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二、工作亮点一粮食单产再创新高。围绕粮食安全,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集中育秧育苗、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十大科技增粮措施,XX县勐遮镇水稻单产千克创造了全州水稻最高单产记录XX县勐腊镇玉米单产千克,创造了西双版纳州玉米历史最高单产。二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2016年,全州农机总动力达万千瓦,不仅数量有所增加,且农机种类也愈加丰富,涉及了水稻、玉米、马铃薯、咖啡、甘蔗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过程,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达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普及使用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三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与老挝的合作关系从原来单纯的农作物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逐步深入到畜禽、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业机械。与老挝丰沙里省签署8/10了跨国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屏障建设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对老挝风沙里省5个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及畜禽组织样和血样的采集在中老边境5个村寨开展了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工作帮助老挝丰沙里省培训实验室操作人员。纽荷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20162016年度再次走出国门,共计开展跨境作业22280亩在缅甸第二特区勐平耕耙5120亩,在第四特区色勒耕耙1500亩、勐拉耕耙2720亩、南板耕耙2400亩、挖机开荒3100亩,在老挝丰沙里省完成耕耙7440亩,创收250余万元。农机跨境作业有力地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并起到了很好的展示、示范作用,扩大了我国农机具在周边地区的销售。四特色畜禽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成功引进云南邦格集团、云岭广大集团等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小耳猪、茶花鸡产业化开发及品牌化建设,重点推进养殖品种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做大做特养殖业。云南邦格农业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院士团队共建院士工作站开展合作项目滇南小耳猪遗传资源评价及选育利用。该工作站于2016年11月29日正式挂牌,后期将开展品种资源调查及遗传资源评估,建立满足产业化需求的滇南小耳猪生产推广技术服务体系,将为西双版纳小耳猪产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增强对生物产业的科技输入建立滇南小耳猪产业化生产的推广技术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提9/10质增效。五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教育培训,培养了一支人民群众信任、业务水平较高、人心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今年全州农业系统共有39人获得中级职称资格,38人获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全州已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员4人,副高级职称158人,中级职称593人。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差。近年来,随着国家、省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我州在生态建设、农田水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极大地改善了我州农业生产发展条件。但由于我州底子薄、基础差,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州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特别是XX县尤为突出,至今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弱,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还是停留在原料收购或订单生产层次上,属于单纯的买卖关系或合同式的利益联结,缺乏稳10/10定性,由于市场的波动,难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作不规范,规模小、实力弱,整体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三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显现。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多年努力,我州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粮食产业的品种品质结构,粮、经面积之比由2016年的3755调整为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