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建设农村文明环境典型材料_第1页
村建设农村文明环境典型材料_第2页
村建设农村文明环境典型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村建设农村文明环境典型材料村位于XX县通伏乡东侧,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000亩。共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6户,总人口2138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近年来,村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以科技致富、农民新居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农村脏乱差治理为抓手,精心打造农村文明环境,使全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齐步发展。XX年,该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一、学科技、拓宽致富路径。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贯彻中央惠农政策,党支部始终把农民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力度。首先针对马场村水稻面积种植大,而水稻又是当地群众重要经济来源这一特点,为提高单产,改变群众传统单一种植模式,转变观念,掌握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村党支部先后组织部分党员、村干部、种植大户到吴忠、中卫等地区“取经”、“学艺”,通过学习,使群众认识到更新水稻品种,推广新技术是实现水稻增产的有效途径。其次,村支部把加快养殖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在本村建立肉牛养殖示范园区1个,涉及农户150户,年出2/3栏牛1000头,户均饲养量达到5头以上。带动了全村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再次,村支部注重发展劳务产业和加工流通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村级农民教育阵地,XX县劳动就业局、乡劳务输出站联系,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每年平均举办各类培训在8次,平均每年输出青壮年劳动力在1200人次以上。通过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使劳务输出产业成为提高全村人均收入的主导产业。二、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马场村群众过去的居住环境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众怨声载道。为了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XX年,在县委及县直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乡村两极的共同努力下,马场村对本村主干道路3、4、5、6队巷道进行综合整治,对该改造点实行统一规划设计,专业施工队统一施工,具体内容有建设隔离墙,进行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平整硬化农户院落;安装中心巷道两侧路灯;外墙、院墙、大门墙体统一粉刷;实施亮化工程;中心巷道两侧建造道牙树池公里,种植花卉,栽植风景树4500株,改造区外围栽植环村林带;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8个;通上下水,铺设下水管道公里;人畜饮水铺设主管道公里,现已入户230户,维修秸杆气化站一座;农户安装MMDS微波天线230户。2016年,对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