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_第1页
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_第2页
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_第3页
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内容提要】宋代每个家庭约有子女5人,一个三代同堂的标准家庭约9人,加上一定数量的小家庭和鳏寡孤独,社会平均家庭人口约7人。其中,北方户均人口稍多,约9人;南方户均人口稍少,约6人。史料中宋代户均2口或2丁左右的统计记载,不是实际情况,确切地说不是一个同居同财的血缘家庭真实情况。【关键词】宋代、户均人口、家庭、人口数量【正文】在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人口问题应当属于基础性的研究,于经济史、社会史尤为重要。但是,人口问题特别是人口数量问题,自古至今都是非常艰难的课题。其中,宋代人口研究的难度最为突出,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始终困扰、吸引着有关学者,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又像是一个瓶颈,阻碍着宋史研究的进展。笔者初涉这一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域时即发现宋代有关户口的数字混乱、矛盾之状况,令人惊诧,深感必须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一步步地拾级而行,才有望接近谜底。在此所要做的初步探讨是宋代每个家庭单元也即每户人家,实际上有多少口人。一一个经济独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做为社会细胞,其人口的数量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以一对夫妻为基数的。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在于子女的多少。我们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就是首先考证一下宋代每户的子女数量概况,也即繁殖率。有关子女数量比较系统的资料,主要在文集的行状、墓志铭、神道碑、墓表中。为此,笔者采取抽样的办法,从以下10部两宋文集中提取数据尹洙河南先生文集;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曾巩曾巩集;蔡襄蔡襄集;王圭华阳集;韩元吉南涧甲乙稿;汪应辰文定集;陆游渭南文集;陈亮陈亮集;朱熹朱熹集。这10部文集提供出443位已婚者的子女数量,可使我们观其大概。需要说明的是子女未成年而夭者不计,即所统计为净繁殖率;夫妇重复者只计其一;除非明确说明无子女绝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后者,其他因各人文体等原因没有记载子女情况者不录。以上443人的子女共2457人。平均每人也即每户子女554人。子女20人以上者3人,10人以上者39人。子女最多者为宗室赵从信,凡35人。无子女者5人。2457个子女中,男子1388人,占总数的565;女子1069人,占总数的435。每户平均有男子313人,女子241人。男女比例理应大致持平,以赵宋宗室为例“治平中,宗室四千余人,男女相半。“这里之所以男多女少,一是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所致。如两浙处州居民“生男稍多,便不肯举,女则不问可知“。致使当地男青年无妻可娶,只好到外地买婚。二是同样原因,个别人的记载中可能忽略了女子而未计,也即实际生活中女子的数量可能会比统计数多一些。以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比较而论,我们发现两者之间有差异。除不详地16人共有子女68人外,北方116人,子女共720人,平均每户子女620人;南方310人,子女共1669人,平均每户子女538人。北方比南方每户平均多出子女082人。南方户均子女较少,主要是由于环境容量有限而盛行杀婴习俗。如江东路“安于遗风,狃于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习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习俗相传,谓之薅子,即其土风。“又如江西路“江西之俗,生子不能赡,即委弃不顾。“湖北岳州、鄂州等地,每户习惯上只养育2个男孩、1个女孩,此外所生者一律弃杀。子女共3人,大大低于平均子女薅数。典型的是福建路,不举子之风最盛“福建地狭人稠,无以赡养,生子多不举“。尤其是其中的建宁府、南剑州、汀州、邵武军等地,通常只要一个独生子,“纵生十子,一子之外,余尽杀之“。一些地方的富人之家也“不过二子一女“而已。事实证明,南方主要是东南地区广大家庭的子女数量普遍少于北方,和我们得到的数据所显示的差别正相一致。本统计中南宋198人,子女10人以上者仅8人,最多者为12人,进一步证明了南宋时也即南方地区家庭子女普遍不多。据文献通考舆地考载,按传统的天下九州划分,各地户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