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与青山同在——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_第1页
永远与青山同在——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_第2页
永远与青山同在——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永远与青山同在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报告人原XX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场长、退休职工自学洪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自学洪,是原XX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场长、退休职工,我与杨善洲老书记在林场朝夕相处了17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平时,我们都视他为长辈,亲切地称呼他“老书记”。我报告的题目是永远与青山同在。在我65年的人生经历中,曾有过许多难忘的记忆,然而,与老书记一起植树造林的那段日子,使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生命感动。老书记清廉、正直、奉献的一生,在我们林场职工和林区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大亮山距XX县城约50公里,位于旧城、姚关、酒房三个乡镇的交界处,从南到北绵延40多公里,平均海拔2200多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农民少粮,因此,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光水枯、山石裸露,山间的溪流逐年减少,甚至枯竭,生态环2/3境急剧恶化。周边十几个村陷入了“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1988年3月,老书记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同志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老书记婉言谢绝了,说“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当时,山林已承包到户,怎么办林场老书记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周边群众的一致赞同。3月3日,老书记来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村,把群众代表找来,召开现场大会,决定成立XX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在成立大会上,老书记开宗明义,道出了创办大亮山林场的目的“大亮山的林木多年来只砍不种,毁坏严重,长期下去就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办大亮山林场是我多年的愿望,过去我当地委书记,没时间来种树,现在我成为寻常百姓了,有时间了,我就和大家一道上山种树,绿化我们共同的家园。”从此,老书记带领着县里抽调的17个同志,开始了他20多年的造林生涯。我,当时作为县里抽调的林业职工之一,初次认识了老书记。林场成立之初,没有钱购买农具,老书记带领我们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办公桌、板凳、床铺,晚上照3/3明没电,每人配备一盏马灯;请来帮忙的工人没有房子住,我们就一边造林一边修建了24间油毛毡房,解决了办公和住宿用房;没有育苗的肥料,老书记和工人们就提着粪箕,到山上捡畜粪做底肥,无论做什么事,老书记都抢在最前面。为摸清大亮山的底子,有计划的开展植树造林。上山10多天后,老书记一方面安排部分职工在林区内挖塘、建苗圃,一方面带领我在山上连续考察了12天,把能造林的山头都走了个遍,摸清了情况,确定了当年要造一万亩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