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4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河流的综合开发复习教案第33讲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流域和水系的差异1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例1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4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命题意图该题以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基本信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方向、修建水库等问题,考查土地利用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用简短的文字语言,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的能力。解析由图12可获取以下信息该等高线图的等高距为100米。河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源头海拔接近550米,从源头到与100米等高线相交的地方海拔差了近450米,再根据比例尺可算出两点实地距离大约差了5千米。因此A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B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急,而且还有瀑布。C河流经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流缓慢,与湖泊相通,水源充足。比较图12和图13可获取以下信息10年后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是人为破坏严重,湖泊面积大大减少,许多地区被开辟为耕地、果园,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裸岩,到处都充满着人类改造的痕迹。由图14可获取以下信息由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因此汛期在夏季。由于河流两岸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4类对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当汛期来临时,河流水量大增,水流急,会加剧水土流失现象,使河流的含沙量大增。第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支流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第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支流可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可发展航运。第题由图13提供的信息及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土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有坡地开垦和围湖造田;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是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第题选址建水库时,还需要收集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方面的必要资料。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探究点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4上处于中央平原向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过渡地带,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并且水能资源丰富,汛期容易发生洪灾。该区降水发生的冬季和早春(12月到次年4月中旬)即为该河流的主汛期。由于该地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因而在多雨期对洪水的泛滥有加剧作用。4黄河在开发治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梯级开发的水电站在开发利用其丰富水能的同时也对防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游的水土保持工程对河流的含沙量和下游的地上河都起到了很好的抑制,调水工程对下游的断流现象有所改善,但同时黄河的源头却越来越干旱,电力开发呈混乱局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经验,可以提出以下措施一、设置黄河管理机构(这点已经实施),健全法规,完善管理。二、以治沙和防洪为重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加快开发黄河的水能开发力度。四、利用黄河的水电,以流域内的煤炭和有色金属为基础,重点发展流域内的工业,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例2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4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图(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流域开发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知识点。同时通过本题还可以掌握一个思路对于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去分析,如自然包括降水、地形和土壤特点等,人为主要是过度开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对不同的工业指向型的了解是解答影响工业区位的关键。解析首先题中所给信息较为有限,只是提到了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较多,结合教材和水土流失的一般成因我们不难分析出由于该流域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上,地形起伏大,加上经济贫困所必然产生的过度开垦等人为原因,就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色冶金工业的主要影响区位因素是能源或动力,显然布置在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4里的主要优势是在该地水能资源丰富基础上产生的廉价充足的电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是对该流域的大改造,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能和土地资源,同时各部门形成相互协作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一方面利用了自然资源,同时改善了生态,减轻了洪涝灾害,达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答案(1)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地形有较大起伏;降水多,且集中(2)水能资源丰富(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减轻洪涝灾害;获得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旅游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011湖北模拟新华网武汉2010年7月25日讯长江防总日前在评估今年以来长江流域的防汛形势时称,今年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因灾死亡。据此回答14题。1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A四川盆地地区B长江三峡地区C中下游平原地区D上游地区2“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4A水量增大B水流增强C污染加大D水土流失加剧3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A在所有干支流河段大力进行水电工程建设B加强长江防护林建设,封山育林C把当地居民全部迁出D建立经济特区,通过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42010年7月中旬起,长江上游形成一场特大洪水,洪峰流量逼近每秒七万立方米,由于三峡库区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少有类似1998年那样的灾情。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效益是A发电B防洪C灌溉D旅游2011金华模拟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描述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流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4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6受长江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B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C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2011天津六校联考读下表和图。完成79题。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10年402441621382719782010年R河流域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8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49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高B成土母质含氮低C植被稀疏D地势起伏大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图14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11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读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B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西、北向中部缓斜C河流注入大西洋D干流易出现凌汛现象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415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B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C西岸支流流量大,东岸支流流量小D中、下游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滥成灾二、综合题16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拥有最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国家。当前,中美关系跃是双边关系也是全球关系。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西部流经加拿大和美国两国的河流。该河流在美国的流域面积虽仅占美国国土面积的7,但水能资源却占美国全国水能资源的35,是美国电力最充沛的地区,铝业公司等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远洋海轮可直达河口以上179千米处的波特兰。目前,流域所在地区成为“美国粮仓”、“面包篮子”和“菜篮子”。1结合材料和图12,归纳哥伦比亚河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方面。220世纪50至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172011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读图,回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4答问题。1田纳河是河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关键性措施是对田纳西河进行。2简述甲城市高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3在美国的铁路网中,南北向铁路运量相对较小,结合自然条件说明其原因。18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材料一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近20年的人口、GDP变化表。常住人口104人GDP108元1990年1024223752009年28718715955材料二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990年以来,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类型明显减少,类型急剧增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4呈现出典型的过程。6分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地区河流水文主要发生的变化是。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长了18039,其原因是_。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1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缓、降水量大等原因,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C2解析由于植被破坏、工程建设不当及降水强度大等原因,长江近年来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答案D3解析长江上游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恢复当地植被。答案B4解析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上游山区和中下游平原的转换地带,首要效益是防洪。答案B5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4雨,河流只有夏汛,而且从不断流。答案C6解析长江上游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水能资源为重点;中游地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发电不是重点;下游地区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要采取梯级开发,对整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答案D7解析19782010年R河流域随林地、草地面积的扩大,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地增加。答案C8解析露天开采不会引发地面沉降且对水资源没有大的影响,黄铜矿冶炼过程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会回收废气中的硫。答案D9解析图示区域自然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