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_第1页
论文: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_第2页
论文: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_第3页
论文: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论文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当前,查处渎职侵权案件困难多、难度大,成为制约基层检察机关发展的“瓶颈”。笔者试从当前影响和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的主要原因入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一、影响和制约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案件线索获取难。一是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的甚至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资深人士,通晓本单位、本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阅历深、见识广,处事老练,其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智能性,犯罪行为很难被发现。二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的职能以及渎职侵权犯罪不够了解,更不清楚哪些行为属于渎职侵权犯罪,并且由于大多数渎职侵权行为与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致使渎职侵权犯罪缺乏有效的控告举报群体。三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没能成功办理社会影响大、影响面广的渎职侵权案件,没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严惩渎职侵权犯罪的公信力,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举报热情。(二)案件移送渠道不畅通。虽然上级检察机关与多2/4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查办渎职案件中建立协调配合和案件移送制度的规定,但有关机关尚未严格按照这个文件执行,即使事后检察机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案件线索,也是事过境迁,造成证据失灭而无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三)案件查处阻力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渎职侵权犯罪作为一种“不入腰包的犯罪”,人们很容易将其与“工作失误”和“处理不当”混为一谈,较之贪污贿赂犯罪更容易得到领导和群众的理解和同情,甚至认为检察机关吹毛求疵、多此一举,这样以来就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在办理的一起公安干警在无持枪证、未开枪示警的情况下击毙一逃犯的案件,人民群众认为,该公安干警如果在协助追逃过程中“不作为”,可能就不会惹出“麻烦”,但是逃犯就跑了;其“作为了”,击毙了逃犯,自己却犯了法,要负刑事责任,所以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嫌疑人很“冤屈”,那么自然就加大了检察机关调查取证中的阻力。再如,在办理一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森林被毁案件,因为该工作人员放任农户砍伐林木,而农户因此卖树挣钱,从眼来说得了实惠,根本认识不到“不作为”所带来的森林资源被破坏的严重后果,自然对这种犯罪行为恨不起来,就不会积极支持检察机关查处这种犯罪。二是渎职侵权犯罪在某种程度上与部门利益相牵连,少数单位3/4领导往往从小部门利益出发,不考虑国家利益,不支持办案,甚至为办案设置障碍,努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渎职侵权犯罪的涉案人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大多位高权重,关系网宽广,信息灵通,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四)立办的案件很难做到“诉得出,判得了”。一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而造成的“证据不足”、“证据缺失”、“证据不固定”问题,从而很难公诉。二是因为很多渎职类案件基本上都是纯粹的渎职案件,没有同时发生其他职务犯罪行为,如果公诉存在着很大风险。三是很多案件有“渎职行为”,但够不上“渎职罪”的标准。(五)有些渎职犯罪体现“单位意志”,无法追究刑事责任。有些案件往往表现在经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甚至有的采用表决的方式,是一个典型的“民主集中制”的产物,即使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也因渎职犯罪法律没有规定单位是犯罪主体,故无法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同时又因责任分散,也无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形成法律真空。(六)因“徇私”的主观证据无法收集,致使一些渎职犯罪案件得不到追究。在刑法中关于渎职罪共有15个条文使用了“徇私舞弊”一语,可以说在渎职罪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案件是反渎部门查处最多的案件,但如何理解4/4和认定“徇私舞弊”,则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问题。正是这个“徇私”、“舞弊”的规定成为目前困扰反渎部门查办这类案件的重要障碍。如“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构成本罪除在客观上要有不移交刑事案件行为外,同时还要具备“徇私舞弊”和“情节严重”两个法定要件,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这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