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_第1页
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_第2页
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_第3页
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_第4页
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镇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201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关年。水北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海西应先行,闽北当前锋,邵武走前头,水北作表率”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全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和群众的作用,致力攻坚克难,勇于先行先试,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工业平台、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农业生产等中心工作,群策群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拼速度、抢速度、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抓项目发展,促实力提升(一)扶持发展重点项目。把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撑和带动能力强、环保无污染的云灵山旅游开发、华龙饲料、科踏石墨、利良纸业扩建、华光特种工艺二期等列为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主动靠上跟紧,持续跟踪落实。盯紧跟踪省、地、市出台的推动发展的政策,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和“一企一策”办法,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对企业进行面对2/7面、点对点的帮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上的融资、用工、用地等问题。7月份以来,云灵山旅游开发项目在落实计划投资的基础上增加投资3000万元,公里漂流河道改造已基本完成,酒店已建至二层,上码头工作房已完成土建,工人们正在建设探险栈道、观光平台,预计明年5月可全面开漂。华龙饲料扩建项目也加快了建设进度,办公楼已建至四层,主车间外墙装修已结束,正在机器安装与调试。同时科踏石墨生产线项目(二期)招拍挂工作已结束,利良纸业和华光特种工艺二期扩建工程也正在实施当中。(二)持续做好项目开发。今年在服务、扶持发展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突破用地瓶颈,依托市、镇园区平台,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努力共签约了科踏石墨二期、华光特种工艺二期、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利良纸板一体化、金维丝汽车用品、韵玮竹业、华艺钢化玻璃、矿泉水生产等8个项目,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亿元。还有茶酡芬、电子商务等6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目前,全镇共有500万元以上生产型项目51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5个,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烟叶种植、淡水养殖等支柱产业,吸收就业人员2000余人。(三)合力打造工业平台。以带动能力强的食品企业为主,对入园企业的投资强度、税收强度都做出相应的3/7规定,严格评审把好入园关。协调有关部门对企业生产流程给予全程跟踪监督和服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打造一批国优、省优产品,把好质量关。企业厂房严格按3层以上框架结构建设,亩均投资强度达150万元,提高建筑容积率,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把好用地关。对园区内外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同时推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帮助入园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创设良好的“软”、“硬”环境,把好服务关。8月份以来,我镇追加投入100多万元,按绿色食品园要求,对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绿化美化工作正逐步实施。目前,食品工业园已有XX国泰沙利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驻,总投资亿元,已有国泰、旺禾、金培、小金龙、绿农5家企业投产,金谷米业投入试生产,年底9家企业将全部投产,2016年起逐步达产达效,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税近1000万元、安置劳动力1000人。二、抓农业生产,促农民增收(一)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狠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6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00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市农业局土肥站测土化验结果以及提供4/7的施肥方案,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抓好南方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防治,防治面积达3万亩,防治率达90。2016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5848吨。推进“家园清洁行动”,新建沼气池60口,全镇共建沼气池600多口。(二)灾后抢种弥补损失。灾后及时调运早熟水稻品种1200斤以及玉米种子800斤,送种下村分发到受灾农民手中,引导群众及时补种秧苗1200余亩。组织群众开展受灾作物田间管理,对受灾粮经作物进行扶苗、洗苗,根据苗情,施好追肥,促使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组织力量加快过水烟叶采收烘烤工作,将烟叶损失降至最低。做好受灾农田的理赔工作,全镇因洪灾受灾面积1222亩,理赔金额万元。入秋以后,一方面组织大型农业机械60余台联合作业帮助农民抢收水稻2万余亩;另一方面利用冬闲农田引导村民发展青菜、萝卜等蔬菜种植3000余亩。(三)一村一品特色种养。结合各村不同情况,引导特色产业发展,如四都村发展烟叶种植、三都村发展食用菌种植、故县村发展畜牧养殖、一都村发展蔬菜种植、大漠村发展水产养殖、上坪、二都村发展林业生产等等。2016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3030亩,种烟户数186户,收购烟叶7480担;各类蔬菜面积3500多亩,平均亩产值6000余元;食用菌面积1000余亩,总产量280吨;生猪5/7存栏数万头,羊存栏520头,家禽存栏万只,全年生猪出栏万头、肉类总产量吨。积极探索“支部协会远教”的运作模式,成立了专业协会、合作社11个,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16个,打造了果蔬、食用菌品牌5个。(四)转移劳力安排就业。发挥近郊优势,积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针对当前农村实用技术需求和群众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开展了生猪养殖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杉木及经济林栽培技术等培训3期,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同时召开了2次辖区企业主联系会,与辖区30多家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及时发布企业招工信息,把信息张贴到每个村民小组,并注明企业名称、工种、性别要求、上班时间、工资待遇等。全年共输出劳动力5073人,其中输出国外52人,市外1893人,市内1692人,本镇1436人。三、抓灾后重建,促农民安居(一)快速启动重建工作。受今年“”洪灾影响,我镇共有灾后重建户80户,分布在6个村,11个村民小组,其中集中重建点1个25户,分散重建户55户。为确保元旦前让重建户住进新居,我镇在灾后迅速成立了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重建方案,科学选择异地重建地址,人员、资金、材料、设备迅速到位。立即开展灾后集中重建政策宣传,落实政府补助、规费减免,用好城乡建设用6/7地增减挂钩、农村旧宅基地复垦、造福工程搬迁补助等政策。土地所、镇建站、司法所、民政办等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集中重建点开展服务。(二)高效服务重建进度。针对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镇领导及时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系,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复杂的广电、电信、联通、移动、供电、军用光缆等杆线的移和施工临时用电协调等,对群众提出的大门过小、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及时与市重建办联系进行合理的调整。镇、村还指派专人定时、定点指导帮扶重建户开展重建工作。同时建立全体机关干部挂户帮扶机制,并纳入干部年终考评,以优质的服务快速推进80户的住房重建工作。针对部分重建户家庭切实困难,重建进度偏慢可能影响到按期入住,镇重建领导小组及时与故县中心村建设施工班组取得联系,采取由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对口援助的方式,支助“短板户”,加快“短板户”的重建速度。(三)严格监督重建质量。重建户自发成立了灾后重建理事会和建材物资供应组,统一采购部分建筑材料,统筹协调储备物资,对大门、琉璃瓦、瓷砖、涂料等外墙装修实行统一招投标,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对辖区内的故县砖厂进行价格干预,使建筑用砖保持在全市的最低水平,并对重建工程质量进行监督。镇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深入点上,对重建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违规建设及7/7时予以纠正。目前80户重建户中已有2户搬迁入住新居,50完成三层封顶,98正在三层以上建设。(四)及时抢修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260万元,完成了水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