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3笋娃娃(全国小学语文(语文版)教学观摩研讨会观摩课教学设计)莲山课件M设计思路笋娃娃是一堂识字教学课,这节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中,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原则,把字、词、句、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充分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主拼读。二、重点突出,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识字时,我针对每个字的不同情况,教学各有所重。如“哭”字,学生很容易读准字音,弄清字义,在教学时我就着重指导字形;如“身”字,对于方言区的孩子来说,要同时读准翘舌音和前鼻音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此我就着重指导读音。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和字宝宝交朋友,送字宝宝上火车游戏等等,充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堂识字课中,还指导学生书写了“泥”、“呢”两个生字。写字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两个字在字形上的异同,再弄清楚两个字的笔画顺序,最后还强调了重点笔画的书写方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总之,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尽量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力求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2学会写“泥”、“呢”2个生字。3初步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难点识记12个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指导学生把“泥”、“呢”两个生字写正确、美观是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1出示竹林图,谈话导入。2引出课题,读题,指导“笋”(SN)的读音。二、创设情景,识记生字。1初步感知课文,出示生字词。(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笋娃娃(2)课件演示竹林中发生的变化,随机出示生字词N泥土NE呢草CNG丛大声HN喊SH数SHN身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K哭N努力挺ZH直到CH处DU都是2识记生字,和字宝宝交朋友。(1)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识字情况。(2)指名认读生字。3坐火车游戏,分清生字的结构,巩固生字的读音。4生字回到课文中,学生读通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2)指名学生合作读文。三、重点指导,探究写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泥”、“呢”两个生字的字形,比较异同。3指导“泥”、“呢”两个生字的笔顺。4强调书写“泥”、“呢”两个生字的重点笔画。5学生练习写生字。6自我评价。四、生谈收获,课堂总结。1学生自由说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企服务部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政策法规适应性研究报告
- 高校国家资助合同模板(3篇)
- 高铁站设计施工合同模板(3篇)
- 高清合同模板(3篇)
- 安徽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爱心女孩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网络游戏合同终止及虚拟物品处理补充协议
- 航空航天项目单项目技术保密合同
- 体育机构运动员职业规划与权益保障合同范本
- ZSMC之山智控 K5系列说明书V1.6-中文
- 2023恒温恒湿实验室工程技术规程
- GB/T 4798.4-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 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
- (小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教程课件
- GB/T 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 第七章-辐射防护分析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综合教程reading more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件
-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
-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