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八下13_第1页
《五柳先生传》八下13_第2页
《五柳先生传》八下13_第3页
《五柳先生传》八下13_第4页
《五柳先生传》八下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五柳先生传八下13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诵读文言文,读懂文意,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洗练的语言特色。2、品鉴五柳先生不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实质。教学思路本课主要设计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读通文章;第二环节读懂文意;第三个环节品读人物,了解人物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揭示课题。板书教师引语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先生,他是谁呢他的称号可有点儿奇怪呀,我们一起来念出他的名字。2、他为何称五柳先生呢文中的哪一句提到了他的名号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课文,来认识一下五柳先生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及停顿。教师引语不过咱们学的可是文言文,拿到一篇文言文,你们说应该先怎么做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生读。师那就请大家大声地来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也可以举手问老师。生翻译师的确,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不过老师觉得在翻译文章之前,应该先读一读文章。那就请大家大声地来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也可以查工具书。学生自读课文。师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随意点)他读得怎样指名一生评价。师(抓住字音)是啊,文中的这些生字的确需要我们注意,刚才这位朗读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因为书下都有,你们呢。一生评价师抓住“节奏、停顿”等来点评。事实上,古文选中的原文是没有句断的,是编者在选入课文的时候,为我们加上了标点,所以我们读起来并不费劲。但有一些较长的句子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们再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第一句。学生读第一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8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吗生讲师没错。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其节奏、停顿,甚至我们可以摇头晃脑地读。尽管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课文的意思,但我们还是能大致地凭借语感作出自己的判断。就用你刚才的方法。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教师范读。师问还可以吧。师一起来一遍。学生齐读。教师点评。抓住“读得准确,有板有眼,有味儿”来点评三、译读课文,了解大意。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但老师觉得除了读以外还得了解其意思。通常大家是如何知晓文章的字面意思的呢引出书下的注释如果注释中没有的话,可能有两种情况已经学过的,我们可以联系旧知来学;或者比较容易的,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不行的话,再与同学讨论,质疑。学生利用书下注释,边读边译课文。投影显示要求、利用书下注释,边读边译课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8、如果发现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可先问一问周围同学。、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说疑问,师生共同释疑。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大家。词语因以为号焉;或置酒而招之;頗示己志;忘怀得失;以乐其志。句子1、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内容理解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指明学生回答。四、品鉴课文,赏析人物。1、过度语大家经受住了考验,这很好。不过仅仅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来了解“五柳先生”的其人其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8师其实这篇文章写得很有特色,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字眼儿,你发现了没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读一读文章)学生说“不”字。2、师板书“不”。请找出带“不”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你能不能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五柳先生呢,大家可以大声地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学生自读文章,写体会。3、师我们看看谁先发现了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学生交流。准备不慕荣利联系刘禹锡、周敦颐、张岱、朱自清等人来评价,指出中国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性。他们都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让学生回忆一下,最能体现这二人品性的诗句。但这好象不是特别的与众不同。谁还有不求甚解联系“会意、自娱”曾不吝情去留联系“喝酒”的细节,明确其“率真、豪爽、有个性,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把前面有关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解读其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一种消极的反抗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已学的诗句与酒有关就行。五柳先生是否也有愁呢不戚戚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五柳先生的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8度评价,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联系后两句来阐释。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不随波逐流,不蔽风日贫穷,但其心境却是“晏如也”。师小结一个小小的“不”字不仅让我们见识了这样一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五柳先生。还让我们懂得了本文语言的精粹、传神。师你们说他是谁呢生陶渊明师理由呢当学生说不清时,教师及时出示陶渊明的助读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陶渊明再来说说哪里像。陶渊明的资料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少年时代,胸怀大志,猛志逸四海。28岁,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40岁,任彭泽县令,以世人所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职务。结束了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开始自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53岁,朝廷征他为著作佐郎,辞不就。55岁,晋亡。南朝宋新政府请他出仕,辞尚书郎不就。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858岁,写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言,曾经的豪情壮志似乎又回来了。59岁,年老力衰,衣食无继,作乞食诗,写下了自己向邻人乞讨的经历。60岁,江州刺史道济赠给病中的陶渊明粮食和肉,他自觉人格受辱,愤然抛弃馈赠。62岁,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默然离去。指名学生回答。(看清了再议论)教师明确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这点很相似。“不”字上很相象。五柳先生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引领学生读课文中的导语。明确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学生未必能谈得透,可以教师讲解为主。)作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五、联系生活,评价其人。师你喜欢五柳先生这个吗学生说喜欢他积极的一面“淡泊名利、率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