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_第1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_第2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_第3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_第4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0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一于何处拯救七千英国大兵】“这一回我带头冲,子弹从胸膛打进去的是英雄,从屁股打进去的是狗熊“这场惨烈的胜利,让中国军队得到了世界性的赞誉。2013年夏,一场大洪水把缅甸仁安羌平墙河旧桥彻底冲垮。“听镇上的老人讲,二战时这里打过很惨烈的一仗。“丹尼森的家就在平墙河桥头,这名31岁的缅甸青年取了个英文名字。丹尼森的木屋内,摆放着几张桌子,供行人歇脚,吱吱响的旧冰箱堆满了各式冷饮。门槛,是从旧桥捡来的一条柚木。他遥指河床中裸露的旧桥墩,“英军当年就是从这里撤退的。“这一役,被史学家称为“东方敦克尔刻大撤退“。1942年4月19日,缅甸仁安羌小镇,千余名中国远征军士兵与日军两个联队三千多人激战,挽救了七千余名英军的生命,还解救了被日军俘虏去的英军、美国传教士、外国教师,以及世界各国驻缅甸的新闻记者、妇女五百多人。如今,热浪吹拂着棕榈树,仁安羌小镇上,棕榈枝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0搭起的凉棚内,缅甸人悠闲地喝着下午茶,几名身着“龙基“的人躲在小股溪流中纳凉,他们很纳闷为什么总有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前来拜祭。远望大桥上飘起的太阳旗,英军第一师师长斯高特立刻明白,已被日军关进铁瓮。从1942年4月15日被包围,到18日,与日军激战两昼夜,英军已弹尽粮绝。英军第一军团长史利姆在回忆录反败为胜中透露,日军还切断了水源,哀嚎的英军士兵,纷纷要求长官缴械投降。长官也答应,若24小时内无援军来救,就可以考虑投降。被困仁安羌,英军第一师频频向史利姆中将告急,史利姆则接连向中国远征军总指挥罗卓英求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二于何处拯救七千英国大兵】拿起电话,孙立人向罗卓英陈述意见,要求亲临前线指挥113团营救被困英军,但被罗卓英一口拒绝。漆黑的夜,孙立人驱车30公里,意图面谏罗卓英。抵达中国远征军总指挥部,又吃了闭门羹。现存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0的档案记载,孙立人只好面见参谋长杨业孔少将,后者态度十分冷淡,“既然罗长官已经决定了,你就不必再说了。“愤怒的孙立人决定抗命,当即追赶已奔赴仁安羌方向的113团。1942年4月19日凌晨4时许,孙立人终于追上这支仅有1121名官兵的部队。大战在即,师长来了。仁安羌大捷亲历者王楚英回忆说,“全团官兵惊喜万分“。2“子弹从胸膛打进去的是英雄,从屁股打进去的是狗熊“趁着最后一抹夜色,新38师113团拂晓前悄悄渡河,突然抢占日军南岸“501高地“。恰逢缅甸中部高原旱季,白天最高气温五十多摄氏度,史利姆中将在回忆录反败为胜记载,从马圭撤退的英缅第1师丧失空中支援,给养及饮水短缺。路边,英军工程师为撤退部队放置了一些装满水的水箱,部队仍要饱受高温、口渴的折磨。从早上8点打到午后1点多钟,中日两军展开拉锯战。“501高地“每次易手,日军即以飞机、火炮猛烈轰炸,增援部队还连夜从伊洛瓦底江赶来,全线向中国远征军反扑,双方在“501高地“及周边数座小山头间反复冲杀。如今,血染的战场,已难觅当年的枪炮痕迹。烈日下,只有海峡两岸出资新修建的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呈七级佛塔造型,金光闪闪,高高地耸立在“501高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0上。上世纪50年代,战场上还有未爆的炮弹被雨水冲刷出来,大一些的弹片则被捡来打制成菜刀、镰刀,丹尼森说,“很锋利“。多年后,113团团长刘放吾将军追忆那场激战“以午前8时30分至午后1时许最为激烈。敌人曾以大队飞机及炮兵,向我部队作猛烈反复轰炸和炮击。敌人步兵,在其飞机大炮掩护下,也全线向我反扑,幸赖我将士用命前仆后继。“针对敌人的炮火优势,师长孙立人做了准确的战前部署“这次援救英军的战斗,关系重大用我新38师擅长的夜战、近战、劈刺格斗战,趁敌骄傲、轻心大意之时,兵贵神速,迅雷不及掩耳杀入敌阵。“拂晓前,3营长张崎就带领全营渡过平墙河,秘密攀上501高地,一直摸到敌阵前沿,潜伏下来。攻击信号发出后,他们一跃而起,在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的引导下向敌进攻,但几次冲锋都被日军凶猛的火网阻拦下来。“第200师在同古坚守12昼夜,打得鬼子人仰马翻我们新38师就是孬种攻这么个阵地,鬼子枪一响就吓得屁滚尿流回来了活要活得像条汉子,死要死得像个样子这一回我带头冲,子弹从胸膛打进去的是英雄,从屁股打进去的是狗熊“冲锋未能奏效,张崎发火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0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新一轮冲锋,张崎冲在队伍的前面,突然遭敌机枪手狙击,连中数弹,血流如注仁安羌解围战亲历者王楚英在回忆录中,详细地记载了张崎殉国的情节。“战斗过后,没有剩下一棵树,一棵草。“仁安羌大捷纪念碑的守护僧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战后的二三十年间,整座501高地上寸草不生。纪念碑两侧,新移植的几株柏树倒是枝繁叶茂,老人说,他每天都要用瓦罐从一公里外的河流中取水浇灌。血战至午后,刘放吾指挥的113团彻底占领“501高地“。这时,日军开始溃退,包围圈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河滩关卡及公路两侧,英军撤退线路面临的威胁解除,战场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远征军手中。英军撤退的平墙河大桥是一座混搭桥,由水泥混凝土做支撑,铺以柚木桥面。2013年1月,云南学者、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赴仁安羌考察时,平墙河旧桥上依旧可以通行汽车。仅数月后,平墙河旧桥被洪水冲垮,河床上只剩下裸露的两处桥墩。“被村民捡回家中的柚木板上,还发现了不少子弹头。“丹尼森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03从傲慢到以礼相待从平墙河旧桥成功撤退的英军,热泪盈眶,拥吻中国士兵,甚至把中国士兵抱起来向上抛。“此时的英军虽被救出,但早无斗志,溃不成军,编制被打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时任史迪威将军联络官的王楚英如此描述。中国远征军第113团主要配备德式枪械装备,单兵战斗力并不逊色于日军。军事博物馆军史专家赵军考证说,被围困的英军也没有坐以待毙第113团进攻的同时,英军也在拼力配合反击突围,并予以重炮、战车支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激战正酣,英军上尉费茨派垂克站在一座山头上,恰好从全景角度观察到113团的进攻。“中国军队的进攻势如破竹,其效率和壮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们的战术完全适应当地油田崎岖的地形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中国军队训练有素、步调一致,令人震惊三名指挥官身着军官制服,有别于其他士兵,每个指挥官按照预先计划到达指定位置,他们身边都跟着一个携带着不同信号旗的旗手。士兵们根据指挥官身边负责传达命令和消息的司号手的指示,迅速加入各自单元并集结在旗帜后面,整个部队行动一致,没有丝毫延误。“英军上尉费茨派垂克回忆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0战斗中,团长刘放吾和他的800弟兄毙敌1200人,而自己失掉了一半的兵力。这场惨烈的胜利,让中国军队得到世界性的赞誉。日不落帝国光环笼罩的英国人,一改对中国军队的偏见。以往,英国人眼中,中国军队只不过是满清军队的继续,腐败、落后、不堪一击。1942年7月15日,当新38师同英军撤退到印度后,英军以礼相待,不吝补充给养枪械。仁安羌大捷后,新38师随后整编为新一军。孙立人任中将军长。刘放吾由上校晋升为少将,随孙立人一起撤入印度。【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三于何处拯救七千英国大兵】4沧海遗珠直到1992年4月10日,仁安羌大捷50周年的纪念日前夕,刘放吾已是暮年才重返公众视野。这一天,美国芝加哥市的卡尔登酒店大厅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93岁高龄的刘放吾的双手,感谢仁安羌解救英军的壮举。同年7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也致函刘放吾,“我愿再次代表国家,感谢你解救500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和数千名英军的英勇行为。“性情敦厚的刘放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是并肩战斗的友军,友军在遭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0危难时,援救是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不能列为战果。“1948年长春战役后,刘放吾举家迁往台湾。五年后,刘放吾卷入派系斗争而退役,子幼妻病,穷困潦倒,只得以卖煤球为生。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从刘放吾写给孙立人的信中可见拮据“现职家有七旬余老母在堂,素乏奉养下有妻儿数口,大者尚不盈十岁,正在求学之中,小者犹在怀抱,嗷嗷待哺,年来全赖几斗军米勉强维持生命以度活际此困难严重物价高涨数百倍之日全家大小惟有束手待毙而已。“去台后,孙立人的状况更糟。1955年10月,孙立人被免去所有职务,软禁于台中向上路一段十八号的宅邸。33年幽禁在家的岁月里,孙立人栽果树、种玫瑰,由夫人张美英踏三轮车上街叫卖。不久,台湾兴起养鸡业,孙立人饲鸡,夫人卖蛋。家中荤食以蛋为主,鸡蛋、皮蛋、咸蛋,被戏称为“三蛋司令“。仁安羌解围战的诸多细节随之尘封。直到轰动港台的“冒牌将军“案,才将刘放吾等人推入公众视野。仁安羌大捷中,曾被刘解救过的英军炮兵团长菲士廷,1950年晋升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0中将后,就任英国驻香港陆海空三军司令。他一直在寻找救命恩人。这时,一名在港难民林彦章听说此事,决意冒充“救命恩人“。林彦章先从北角荣华茶楼里的一位掌柜手中,借得一套军服及勋章,这位掌柜曾是中国远征军的一位副师长林彦章还收集了不少中国远征军当时的历史,就堂而皇之地去见了菲士廷,自称113团的团长。这居然骗过了菲士廷。林彦章也摇身一变菲士廷的“救命恩人“,座上宾。此后,林彦章打着菲士廷的招牌出入上流社会,四处行骗,大发横财。1963年3月,林彦章在新界募集资金,声称要集资1000万,建立“菲士廷新村“。正是这次非法招股,林彦章被香港当局视为“不受欢迎的人“,随后拘捕,“冒牌将军“案也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