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7_第1页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7_第2页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7_第3页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7_第4页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_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就冒出这样的疑问教书匠不就是老师的意思吗,不做教书匠,那我不是得放弃这份职业了看到封底朱永新先生的推介语大致知道了书名不做教书匠的意思“匠人只会教书,不会育人,贵人不但教书,而且育人。育人的贵人会受到学生终生的惦念,并将爱的教育传承下去,而教书的匠人犹如旧日私塾的先生,他们教授学生以知识,家长回馈他们以衣食。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贵人,而非匠人”。管建刚,管老师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当下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如果你想成为学生心中的贵人,应该具备以下八个品质要有方向感,要有约束感,要有责任感,要有上进感,要有奋斗感,要有专业感,要有亲和感,要有智慧感。不做教书匠这篇文章中把目前的教师做教育大致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他们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牢骚,最终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了,尽可能的去做了,“尽”了“可能”就不管了。对教育工作,他们大都抱着吃良心饭的观念,这类教师就像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干得很卖力,饶来转去,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究2/5竟是哪儿。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他们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于是一切有价值的活动都围绕着教育展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就是有教育的意义了。看过这三种状态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自己到底是属于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类状态呢书中上下班时间,业余时间一文提醒到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注重自身发展,要好好利用课堂外的时间(除去辅导后进生的时间、批改作业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备课。书中做了如下简单的计算一天八小时工作时间两个小时课堂教学时间六小时课下时间。两小时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课堂之外智慧劳动的一种必要展现,这种展现是水到渠成的,是课下六小时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做基础的。把六小时当主阵地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才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教师。回想过去的一年作为班主任的我,起得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相比较其他任课教师,我有更多的课下时间,而我去并没有较好的利用起来。在学生时代,我更习惯于专门的、大块的时间来读书与思考,而现实中的情况是办公室没有以前研究所那样安静,也没有大块的、专门的时间,课下的时间更多是作为班主任处理班级里问题以及和学生谈心。所以我的纯粹工作时间就没有多少了,更多的是零碎时间,而3/5我往往在闲聊和瞎侃中送走了它们。魏书生老师提倡的“用好残边料角的时间”,书中罗列了很多三分钟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记几个单词,理提纲和思路,杂志目录看一遍等等。雷拔柯夫说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了59倍时间需要积累,需要我们争分夺秒。书中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当前教师的五项专业能力一文中提到的试卷编制能力“如果教师有了试卷编制能力,知道哪些题有做的必要,从而坚决不让学生不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试题,由此让学生省出宝贵的时间去做更有益的事”。学校考察教师的优良很大程度上看的就是学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学科成绩,考察班主任的好差较大程度看班级学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总成绩。而数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对于总成绩来说有着一门赢,则全科不败的格局。作为教数学的班主任的我来说,应该有很大的优势,可是恰恰相反的是我班与优秀班级的平均分差距有15分左右之多可见我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提高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成为我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管建刚老师给予了我一个可以缩小与优秀教师差距的方向试卷编制能力,我会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实践,提高自己对高中数学的认识深度。4/5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却可以使自己高尚,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执着。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时间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脚下,成功就在明天。一本书,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我觉得管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为此,我要做到1、多阅读,与书籍为友。文中管校长引经据典谈了很多教师读书于己于他人的益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对此,我非常赞同。2、多思考,与思考为伴。书中指出善读书,再加上善思考,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真正的教师。教师应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教育的哀伤在于,教育传播的主体教师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5/5的精神。我觉得,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人生的引领者,试想一位缺乏独立自主和思想的老师,又怎能引领出富于思考的学生我认为,思考在这里还应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反思。有专家指出经验反思成长。当然思考的基础是实践,没有实践的思考是空想,没有思考的实践则是盲动,所以要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必须要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