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 _第1页
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 _第2页
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 _第3页
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 _第4页
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文章标题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节能减排期机械工业作为耗能、耗材的生产大户,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用电量的70都用于驱动电动机、变压器、风机、水泵等21类机电产品,全国年耗煤量的1/3左右用于发电锅炉和工业锅炉的运行,而内燃机则是油料的主要消耗机械。提高机电产品的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同时,由于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规模大,自身的生产过程消耗能源总量较多。因此,努力在自身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随着节能意识的广泛深入人心和机械行业内节能意识的逐步加深,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然变化,正逐渐步入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绿色”制造新轨道,且存在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十五”期间,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年产量由2000年的1249万千瓦增加到2005年的9200万千瓦,2006年已经突破1亿千瓦,再创世界最高纪录。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种进步不仅仅表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的跨越上,无论是火电设备、水电设备还是其他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创造了良好开端。现阶段,我国全年煤炭产量的60左右用于火力发电,因此提高火电设备效率成为了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国火电设备已向大型化和参数升级方向转变,如2006年一年就生产了40台套6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组和4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大临界机组。其中,已有2台超大临界机组投产运行,效率比超临界机组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又如2006年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设备总产量的比重已达到26,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机组”,实现了机组容量等级的升级。火电机组的大型化和参数升级提高了火电设备的发电效率,大大降低了煤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据统计,2005年100万千瓦的超大临界机组供电煤耗为2956克/千瓦时,低于2005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844克/千瓦时;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0134克/千瓦时、0114克/千瓦时、109克/千瓦时,远低于全国火电厂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单位发电量排放水平的649克/千瓦时、176克/千瓦时、318克/千瓦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伴随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趋势,发展新能源机组,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动力工业的新追求。“十五”期间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水电设备年产量由2000年的392万千瓦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1318万千瓦;单机容量由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机组效率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目前,电力建设中急需的用于调峰的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正在仿效重型燃气轮机的做法,通过打捆招标,以市场换技术,预计“十一五”期间可以实现国产化。大型风电设备制造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前些年兆瓦级风机主要靠进口,由于机组价格高,使风电成本不具市场竞争力,影响了风电的发展。随着风电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现在国内许多企业已开始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如三大动力、东方汽轮、金凤、南京高速齿轮箱等骨干企业均已进入兆瓦级风机研制行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其中,东方汽轮机厂今年单台容量1500千瓦的风机产量将达到200台,明年将达到400台,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已进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