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创新:(3)引“诺贝尔”招_第1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3)引“诺贝尔”招_第2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3)引“诺贝尔”招_第3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3)引“诺贝尔”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班主任工作创新3引“诺贝尔”招1999年5月4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题为中国,向诺贝尔挺进的文章,引起我心灵的巨大震撼,我立即把它介绍给我的学生,以期也引起他们心灵震撼。预备铃响过,我立即走上讲台。我对学生们说“现在本该是咱们雷打不动的课前二分钟讲演时间,但是我刚刚读完一篇文章,它使我几乎彻夜未眠。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教师,我觉得有责任把它介绍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未来腾飞的希望。”听我如此郑重地讲演,同学们更是凝神屏气地静听,“我要说,中华民族应该打破诺贝尔奖为零的记录。1900年成立了诺贝尔奖基金会,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奖。最初设有物理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文学奖与和平卫士奖共五项大奖,1968年又设立了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物理、化学、经济学奖项的评定工作,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负责生理(或医学)奖项的评定工作,瑞典文学院负责文学奖的评定工作,而和平卫士奖的评定工作则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负责。从1901年到1998年,共有四百五十余位世界各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曾经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2/4和印刷术的文明古国,竟然至今与之无缘,这岂不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耻辱”宋芳同学举手提出疑问“李政道、杨振宁是诺贝尔奖得主,他们不都是华人吗”我解释说“确实有6位华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杨振宁同在1957年获奖,丁肇中于1976年获奖,李远哲于1986年获奖,朱棣文于1997年获奖,崔琦于1998年获奖。但是这6人都是移居海外的华人,都属于美国公民,不能记在中国的功劳簿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与这项世界性科技大奖无缘。同学们,就此事请你们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做为副班长,吴涛首先发言“据我所知,日本获得了5个诺贝尔奖,德国获得了61个诺贝尔奖,英国获得了66个诺贝尔奖,而美国竟然获得了175个诺贝尔奖,美国是当今科技大国。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曾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华民族曾长期为世界之首从宋元到明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由中国人创造的约占58,175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直至1830年中国仍占,仍为世界之首。今天,在我们这一代,中华民族应该重新焕发青春”赵心宇同学说“有资料介绍,一个国家,建国后一般不超过50年就会产生至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前苏联1917年建国,1956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用了39年;捷克斯洛伐克用了41年,3/4波兰用了46年,巴基斯坦用了29年,印度用了30年我国建国已经50年了,还未获得一个诺贝尔奖。这不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又是什么”女同学徐文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看诺贝尔奖距中国已经不远,我们现在加快了科学创新的步伐,其重要证明之一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在国家科学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是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培养造就并向社会不断输送高级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创造和辐射高新技术,并衍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最后,我又讲道“徐文兰同学之所以介绍得如此详细,是因为她的叔叔已作为中国科学院从国外直接招聘的青年科学家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共从国外直接招聘了200余名学有所成的优秀青年科技骨干,从国内其他单位招聘了100余名青年科技带头人,目前在站博士后人员已接近1000名。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徐文兰同学的叔叔是我校1985年毕业生。为中华民族赢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的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一位。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让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诗篇吧”教室里激荡着催人奋发向上的激流。诺贝尔奖为世人所瞩目,爱国主义教育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题之一,我在德育工作中有意识地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从诺贝尔奖的衍生历史到诺贝尔奖颁奖情况这些具体而详实的4/4材料,激发青年学生为我中华民族重展科技大国雄姿、为我中华民族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而发奋学习。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