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总结_2_第1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2_第2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2_第3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2_第4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科技局工作总结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乘势而上,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以创建“两张国牌”和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主线,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进一步强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2016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一取得“一个全省第一”。10月26日,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襄阳市被授予“2016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荣誉称号,在全省获奖的5个地市中位居第一,这是襄阳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同时,XX区、襄州区、XX县、XX市被授予“2016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入围全省科技创XX县市、区20强,我市获奖县市、区总数与XX市2/7并列第一。XX市被授予“2016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是全省5个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之一。二全力争取“两个国牌”。一是创建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以来,按照申报要求,向科技部上报了各种材料,并先后10余次赴省进京汇报,目前待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二是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已上报国家科技部。经科技部初审,在全国43个申办城市中,只有18个城市进入最后终审阶段,襄阳名列其中。11月,国家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襄阳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最终评审,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三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工作”。一是积极营造浓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6月22日,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正式实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助推器。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各类创新型园区建设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首批创3/7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襄阳新能源汽车、谷城汽车零部件、襄阳精细化工等三个基地被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枣阳小麦产业科技园、宜城生猪产业科技园被认定为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园,老河口农产品加工科技园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科技园。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0多家,截止目前,已公示和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目前,全市已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40家。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数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300亿元和390亿元。四积极推进“四大创新平台”建设。1、襄阳市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获批。4月份,襄阳科技城被湖北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为全省首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试点。科技城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1平方公里。计划通过5年的建设,吸纳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46家,在孵企业累计实现4/7营业收入亿元,累计毕业企业189家。襄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全省仅次于武汉,综合实力排名第二位。2、襄阳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湖北省科技厅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初评和现场答辩、专家组评审等程序,襄阳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定了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并组织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航天技术研究所等8个单位申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其中42所的“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3家通过了专家论证,等待科技厅批准立项,这将实现我市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4、继续推进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设。今年,全市新批准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机构,一年新批准10家省级科技研发机构,这在我市历史上尚属首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校企共建研究中心10家。五参与和承办“五大科技活动”。1、积极做好襄阳隆中对创新与人才活动。一是参与襄阳隆中对创新与人才活动的具体工作。先后多次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汇报,邀请他们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9月26日上午,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5/7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作为主办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创新与人才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二是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同济大学勤上光电研究院、中科院应化回天高性能胶粘剂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襄阳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基础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学院分中心、全国服务外包技能考试呼叫中心6个研究院中心正式成立。三是科技部与襄阳市政府共建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文理学院、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建的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揭牌。智慧“云制造”规划实施与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等10个合作项目签约。四是襄阳“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与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湖北江山华科数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五是“院士专家襄阳行”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有59位院士专家分别到襄阳23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一对一”考察对接活动,近30个科技项目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与湖北襄阳航翔电液伺服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襄阳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是全国政、6/7院、企合作的第一家工作站,也是中科院在襄阳建立的唯一的工作站。2、襄阳市与中科院武汉分院签订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别必雄市长与朱耀仲院长签订了襄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市科技局局长乔海林与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刘新签订了共建“襄阳中心”备忘录,XX区区长刘强、湖北逸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友文和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罗志强签订了襄阳市“中华紫薇园”建设合作协议。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会在襄阳隆重举行。9月19日,由国家科技部主办,湖北省科技厅和襄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会在襄阳市南湖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中南六省科技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湖北省9个地市12个县市区科技局、农业局领导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市承担的“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种植水稻示范田8000多亩,其中水稻高产示范5000亩、机械插秧示范3000亩、优质粳稻品种展示和种植方式示范500多亩。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示范带动和水稻高产高效技术集成,进一步增强了襄阳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了我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7/74、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推介拍卖会达成5项科技成果成功交易。7月30日,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襄阳市人民政府举办,襄阳市科学技术局和湖北技术交易所具体承办的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华中科技大学襄阳专场推介拍卖会在襄阳市南湖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省部分市州科技局的与会嘉宾、襄阳市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省内外知名的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人以及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等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推介拍卖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有5项科技成果与我市企业签约,交易额达1700万元。5、隆重开展了2016年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19日上午,2016年襄阳市暨XX区科技活动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