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26102016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 in 2016 - 04 - 25发布 2016 - 06 - 25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6102016 I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术语. 1 4 栽培环境. 2 5 栽培技术. 2 6 病虫害控制.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菌种生产. 7 26102016 言 本标准根据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金若忠、王琴、王建军、姜旭、栾庆书、于晓丹、苗肥、李莉、陈国荣、董立国、邢礼国、云丽丽、范大庆、蔡美玲、鞠文鹏、杜勇、马玉民、张伟岩、张铁利、李伟国、房春果、吴宝军、刘士军、陈罡。 附录本标准首次发布。 26102016 1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措施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生产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2728用菌术语 26587菇生产技术规范 391色食品 产品环境技术条件 393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528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432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 3 名词术语(下术语引自 12728食用菌食用的大型真菌,包括食用、食药兼用和药用三大类用途的真菌。 品种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特异性、一致(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商业栽培的食用菌纯培养物。 菌种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26102016 2 原种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补课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 种种移植到培养基物中的操作 姓of 用菌的品种特性。一般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状突起菇菌丝生长达到生理成熟后,在菌皮下或菌皮表层密集,结成的瘤状物。 蕾to 用控温、控湿、通风、震动及适当光照等方法促进菇蕾形成的技术措施。 菌of 采菇后调控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菌丝体调整生理代谢、吸收和积累养分、继续生长、以利于下潮菇的发生。 色香菇菌丝在培养料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代谢产生色素而使表层变为褐色的过程。 皮在菌种生产和代料栽培中,完成培养后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菌体表面变成的皮状物。 位一组by 三个香菇菌棒脱袋后,立靠在一起,每个菌袋长45,直径10, 4 栽培环境 具体技术按 3915 栽培技术(要求按照 26587 1432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具有抗逆性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菇整齐、优质高产、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现本地多采用1363、937、向阳8号、 26102016 3 培季节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在东北地区,利用自然温度养菌和出菇,栽培可以在春节过后开始,如果采用半熟料栽培方式,必需在外界气温稳定在8以前完成栽培,(辽宁大致在清明节前后)15下发菌,如果采用熟料栽培可以延后至五月初,发菌温度控制在20下。 培场地及菇棚建造 培场地 香菇三位一组无支架栽培选择场地要求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方便水质纯净、远离畜牧家禽圈舍,无污染,总之要环境清洁卫生的地方。 棚建造 一般建造菇棚高度在2m,上覆盖薄膜、玉米杆遮光或采用黑光布,四周采用薄玉米杆围栏;也可以利用闲置房舍、温室、朔料大棚。 料选择、生产设施及工具 要原料选择 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利用硬杂树木屑(针叶树木屑必须经过发酵处理)其粗细一般以圆盘锯加工为标准,带锯木屑细,要掺杂50%粗木屑。近年来生产上多使用灌木粉碎后的木屑,颗粒较粗。贮存时要注意防止霉变。 助原料 主要是麸皮、米糠、玉米粉等,要求新鲜无霉变 干燥;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菌设备及配料设备 菌设备 一级菌种、二级菌种要求使用高压灭菌锅生产,三级菌种可以使用常压简易蒸锅进行灭菌。 料设备 批量生产时,采用拌料机提高效率;配料场地要求使用水泥地面。 产工具及用具 培袋 熟料采用聚乙烯筒料袋,规格有15 7 0 5 半熟料20 5 5 绳扎口。 具 接种工具有接种铲、镊子、钢勺、打孔器等,接种在接种室、接种帐(塑料布围成的,高2 m)进行。 方 26102016 4 木屑78%、麦麸18%、糖1%、石膏1%。 制方法 筛 木屑用2除小木块、木条及异物石块。 合 先将木屑在水泥地上堆成底园上尖堆型,再把糖、和石膏粉与麸皮混匀倒在木屑堆尖上,然后开始均匀拌料,加水搅拌是水分均匀吸收,含水量55%60%,手握培养料成团,手指间有水迹即可。 袋 装袋时,务求均匀一致紧实,线绳扎口留活扣。 菌、消毒和接种 菌 袋栽香菇培养料装袋后,应在8 止培养料变酸。常压灭菌锅可采用砖水泥彻成、或铁板卷成圆筒;灭菌前锅内注满水加热,可以同时设立小锅铁管链接大锅,用小锅开水补充大锅在灭菌中失去的水分,保证不烧干锅。水位线距蒸帘30 大气维持加热16 气后料温下降至5060出锅,搬进接种室、接种帐内准备接菌种。半熟料灭菌,水开后,上大气蒸帘上铺料30 大气再上来铺料30 装15 小麻袋入锅),用厚大棚薄膜封锅蒸料3 h,取出放接种室或接种帐内待接。 毒 接种前接种室要求3 g/m4 g/m气雾消毒剂熏蒸40种瓶表面、洁尔灭或3%来苏尔擦洗消毒。 种 消毒后40 种人员穿干净工作服,双手用75%酒精消毒,4人5人一组配合,用打孔器在袋面5 孔后迅速将菌种接入孔内,每袋打4孔,通明胶布封口,接种量按每瓶750 0袋(熟料袋栽),如采用半熟料栽培,在袋底放一层菌种再放培养料直至满带扎口,接种量750 菌期管理 菌管理 接菌后的菌袋,井字形在培养室内摆放8层10层,熟料菌袋发菌控温20左右,半熟料菌袋控温在15下发菌,每7 d10 除杂菌污染菌袋。20 天通风一次。 袋 当菌袋在室内或荫棚下发菌45 d60 d,菌袋内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有隆起时可以选则脱袋。 场 26102016 5 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用锋利的小刀将塑料袋膜划破,将菌袋每三袋靠在一起,排列于事先撒过石灰的出菇棚内,每行4组6组,每组3袋排列,间隔10 2 覆盖薄膜保温保湿,3 d4 袋转色 脱袋后的菌柱,4 d7 d,菌柱表面逐渐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接着形成一层菌膜,导致靠在一起的菌柱长在一起;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色水珠,菌柱由开始时的白色转为粉红色,逐步变为棕褐色,最后形成树皮状菌被,转色过程一般10 d15 d。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温保湿,不许向菌柱喷水。每天早晚通风各一次,菇棚内光照强度在三分阳七分阴状态,有利于转色。 菇管理 蕾 香菇具有变温变湿结实特点,据此可以人为地创造冷热差和干湿差来刺激菌柱养分转化,配合通风和光暗差刺激;促进菇蕾大量发生。 温处理 白天把菇棚四周的薄膜通风口封严,使菇棚内菌柱温度升高23,夜间12 日夜温差达到10以上,连续3 d4 d,菌柱表面就会出现菇蕾。 湿处理 菇棚白天不作通风,保持菌柱湿润,夜间低温时打开通风口刺激菌丝,使菌柱表面湿度有较大变化,创造干干湿湿的条件,促进转色出菇。 菇控制 出菇期温度15 20 ,相对湿度85%90%。 收 香菇从原基形成到成熟最适宜条件下为3 d4 d,环境不适宜时6 d7 d,一般15 收应在菇盖边缘还内卷时最为适宜,或开伞度6080(菇盖平展为100)时采收。 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采收时用手按住菇柄拧下,注意不要损伤菌柱料面和菇体,采大留小,及时加工和鲜销。 收后管理 采收后及时清理菇根、碎渣,停止喷水7 d10 d,促进菌丝恢复,积累营养,第10 过催蕾后进行出菇管理。由于菌柱3个靠在一起,菌丝长入地下,从土壤吸收水分,后期不采取菌袋侵泡来补水,比荫棚下层架式出菇,菇农劳动强度减轻了。 病虫害控制按照( 393菌防治 孢霉防控 26102016 6 菌灵或霉菌净拌料;培养料配好后8止变酸;菌种生产应避开高温期,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40%以下;每天通风一次30 种、培养袋进入培养室前,使用气雾消毒剂、2%来苏尔消毒、3%石灰消毒。 霉防治 菌灵或霉菌净拌料;严格灭菌,培养室地面撒生石灰;污染菌袋挖沟埋土,上覆盖草木灰处理。 霉防治 。 菌防治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冷气完全排除;做一级菌种时,培养基先培养48 h72 养料选用无霉变原料,含水量适宜均匀;出菇时培养料控制含水量不超过65%。 害控制 菌蚊(菇蝇、菇蛆)、瘿蚊类 菇棚通风口用窗纱封牢,防止成虫进入;菇棚内使用日光灯,灯下放水盆装水,诱杀成虫;氰菊酯3000倍喷雾,出菇期禁用。 菌类(粪蝇、菇蝇) 门窗安装纱布防止成虫进入产卵,其成虫下午3点6点活跃,可用药物控杀,螨防治 菌螨主要来自仓库、饲料、麦麸等,故此培养室要远离养殖猪禽场所;室内搞好卫生;敌畏棉球熏蒸毒杀;菊乐合脂1500倍喷雾。 虫防治 线虫不耐热,40以上即死亡,因此培养料经蒸料后,线虫即死,工具、旧薄膜用50热水侵泡;出菇基质含水量控制在不超过65%。 26102016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菌种生产( 528行) 方:马铃薯去皮2001000 沸10 葡萄糖20 g,琼脂20 g,加热使琼脂融化,蒸发失去的水分要补足,至1000 装试管180 80 只试管分装量15 好绵赛,每5支一捆牛皮纸或废报纸包扎好,放入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30 却后取出,无菌室内接种,一级母种可以扩繁50支试管种,在25条件下培养7 d10 d,可以长满。 级种生产 配方: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