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_第1页
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_第2页
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_第3页
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摘要】目的总结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常规CPB方法。218例全部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部分病例术中血色素偏低,给予术中超滤,全部病例采用含血冷灌注液进行心肌保护。结果218例CPB总时间5713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485MIN,死亡3例。结论对重症瓣膜病患者,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膜肺氧合器,合理的血液稀释,并做好术中心肌保护及复跳后平稳过渡停止CPB。【关键词】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疾病心脏手术重症心脏瓣膜病,其心脏的病理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全身代谢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内科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症状,根本的治疗方法是采取瓣膜置换术,现将本组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一般资料本组218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132例,年龄3472岁,体重4078KG。其中重度二闭29例,重度主窄54例,重度二闭中度二窄66例,中度主闭中度二闭4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障碍7例。其中合并重度三闭13例。均行瓣膜置换术治疗,13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7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51例行双瓣置换术,53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4例行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方法采用JCSTRA20心肺机及进口膜肺和国产膜肺。常规行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插管。与台上医生核对管道后,转流即可开始,先缓慢启动动脉泵,观察泵压,再逐渐松开静脉钳,根据动、静脉压,储血器内液面情况及心脏充盈度而调整合适的流量,维持出入量平衡。如无异常,开始血液降温,而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和升主动脉。阻断升主动脉时,先降低灌注流量,使心脏在低负荷状态下停搏,进入完全心脏转流。预充方法本组采用以复方林格氏液为主,白蛋白、血定安、硫酸镁、抗菌素等,对于血色素偏高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前,先从静脉放血。2结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本组218例体外循环时间5713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485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218例中电击除颤5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原因都与体外循环无关。3讨论心肌保护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的基础,降低温度减少心肌氧耗,增加缺血耐受性,心脏降温至15或更低,心脏保护效果更佳,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尽量缩短阻断时间,复跳之前维持较低的钙浓度。开放升主动脉前,鼻咽温度大于30,动脉压大于60MMHG,调整血气电解质在正常范围。218例患者全部采用14冷血灌注,含血停跳液含有血红蛋白,可在心脏停跳期间提供氧,有利于心脏自动复苏,同时要做好心房吸引,降低左心室内压和张力,从而减少心室作功,降低心肌氧和能量的消耗。血液稀释合理的血液稀释,减少库血用量,缓解血源紧张,减少血源性传染病及大量输血所导致的并发症,减少体外循环对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和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血液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激活消耗;降低全血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进而改善细胞微循环。对于稀释后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色素偏高者,采取转流前先放血,放血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术中血色素偏低者,可加入适量的库血和超滤。在开放升主动脉后,体外循环并行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密切注意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等情况。不能过于主动减少灌注流量和调节静脉引流量,避免还血过快,造成心脏过于膨胀和心肌的牵拉损伤,停机时要先部分控制静脉回流,使心脏充盈度满意,接着降低动脉泵流量,要在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和左房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