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农双赢的启示_第1页
社农双赢的启示_第2页
社农双赢的启示_第3页
社农双赢的启示_第4页
社农双赢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社农双赢的启示驻马店市西平县农村信用社下辖11个信用社(部),共有40个营业网点,职工331人。近年来,该县联社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以小额贷款支持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以牧强县、促农增收的新思路。通过改进信贷服务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止2016年4月底,该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较2000年底增加亿元,4年增长。同期农业贷款占比由70上升为88,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201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2016元增加到2688元,增长682元。2000年以来,西平县先后荣获“全国953巨型长毛兔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绿色生猪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畜牧强县”等荣誉称号。县联社被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授予“河南省信贷支农先进集体”,连续5年受到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一、西平县农村信用社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西平县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场,114万亩耕地,228个行政村,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占总人口的87,属于典型的农业县份。农村信用社在县乡党政干部的支持和配合下,通过信贷投入不断引导农民扩大养殖规模、培育畜牧产业基地,完善科技养殖模2/7式,实现了该县畜牧业从家庭散养到规模发展,最终达到集约化经营的转变。1994年,西平县二郎乡张尧村38户农民在该乡信用社60万元小额贷款支持下家禽养殖业蓬勃发展。10年来该乡信用社累计向该村注入贷款480多万元,使该村的养殖业由农民家庭饲养的传统做法逐渐演变为“公司农户”的饲养模式。2016年,该村85的农户有了自己的养殖场,全村年出栏鸡150万只,蛋100万吨,农民从中盈利200万元以上,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吕店乡地处杨庄滞洪区,属省划定的贫困乡、革命老区。2000年以来,吕店信用社以扶持农户发展长毛兔养殖为突破口,把该乡作为扶持重点,积极开展“一联三送”活动,先后累计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525万元,扶持养殖专业户4000户、运输、加工专业户120户。该乡吕店村陈文革夫妇同时下岗后,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信用社向他提供2万元的小额贷款,帮助他发展、扩大长毛兔养殖规模。2016年,陈文革的饲养场长毛兔已增加到800多只,仅免毛一项收入达10万元,成了附近有名的富户。目前,吕店乡形成养殖专业村10个,饲养2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600多户,该乡80的农户从事长毛兔养殖,优质长毛兔存栏达到20余万只,全乡2000多人的兔毛购销队伍业务覆盖河南、安徽、湖南、江苏等10个省市,产品出口德国、3/7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养兔业的发展,激活了兔毛收购、运销、加工市场,该乡“中原兔毛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十三大兔毛市场之一,日收购兔毛吨,一年一度的兔产品交易大会,交易量达千吨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第9位,交易额突破亿元。2016年,该乡财政收入458万元,其中兔毛交易增加税收70万元,全乡人均总收入增加到2670元,养殖业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经过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持续投入,西平县畜牧业逐步由最初的个体散养发展到“公司农户”模式,演变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村信用社为了适应畜牧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及时推出了“联户担保和信用户贷款证”的信贷方式。吕店乡洼郭村农民李金典在信用社万元贷款支持下办起了养猪场、饲料加工厂,饲养规模逐步扩大。现生猪存栏218头,年出栏300多头,年获利5万余元。目前,李金典已归还贷款4万元,即将出栏的生猪可收入8万多元。李金典的妻子逢人就说“要不是信用社给俺帮忙,俺这一家早就零散了。”谭店乡桂李村养猪专业户李兴旺,在农村信用联社的扶持下,率先建起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养猪场和一座年产2万吨的饲料加工厂。现存栏生猪4000多头,已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科技养猪示范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兴起了养猪热。信用社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向该村投放贷款159笔,金额190多万元,全4/7力扶持农户发展养猪业。目前,该村养猪业初具规模,248户农民成了养猪大户,全村现存栏生猪万头,年出栏5万多头。仅此一项,全村年增加收入45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成了全县有名的养猪示范村和豫南重要的生猪养殖出口重点村。1984年至今,该县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34亿元,支持发展畜牧养殖户15万户、特色种植户3万户。2016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出栏生猪151万头,牛5万头、家禽416万只,形成了二郎乡家禽养殖;谭店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吕店乡兔产品养殖、加工等大型养殖基地16个,农民增加直接收入亿元。二、农村信用社支持畜牧养殖,实现“双赢”的主要做法(一)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以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信用社效益提高)为标准,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准确定位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上。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紧跟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适时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该县畜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二)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小额贷款助农发展。1、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信用社通过深入农户调查,5/7详细记载辖内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经营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逐户建经济档案。目前,全县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5万户,建档率达95以上。2、简化手续,方便农民。一是发放贷款证。信用社以农户经济档案为依据,为农户办理贷款证,农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资金困难时凭贷款证到当地信用社随时可以拿到贷款。二是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根据农户自愿、集中联片的原则,每个联保户自愿相邀510个相互信任的农户组成联户担保贷款小组,每小组选派一名联保组长。当农户需要贷款时,由联户担保小组推荐,经信用社评审合格后,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三是开展送贷上门活动。信用社派人入村入户,现场办公,发放贷款。2016年以来,谭店乡成立370个农户联保贷款小组,信用社核发贷款证1850个,参加联保农户1760户,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350万元,农民高兴地说“联保贷款就是好,俺们贷款不愁了”(三)、实施“文明信用工程”,营造信用环境。为规范信贷行为,规避贷款风险,使信贷资金按期归还,县联社在全县广泛开展“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在实际操作中,登门服务,简化手续,责权明确,放款及时,社、农两家已形成联心、联责、联帮、信息互通、富民兴社、共同发展的密不可分6/7的伙伴关系。2016年,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小额贷款亿元。其中扶持种植专业户万户,金额6900万元;养殖专业户万户,金额亿元;运输、加工专业户800户,金额2300万元。根据2016年4月份对贷款发放工作情况进行的跟踪调查,整个小额贷款回收率在95以上,小额贷款资金运转快,效益好,回笼快,受到乡镇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欢迎,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也明显提高。三、小额贷款实现社农双赢的明显成效(一)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畜牧养殖业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全县支持建立了2个万只以上现代化养鸡场、200个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2100个百头以上养猪场、360个500只以上长毛兔养殖场、150个年出栏200只以上养羊基地。该县从事畜牧养殖业或到畜牧企业打工的劳动力达5万多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仅二郎、谭店两个畜牧龙头乡镇各吸纳劳动剩余劳动力8000多人。畜牧业的发展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200万元。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畜牧业增加值亿元,畜牧业已成为西平县的经济支柱产业、驻马店市的特色产业和经济亮点。(二)加快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2016年4月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亿元,比2000年上升亿元,7/7存款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21提高到目前的26;贷款总额亿元,增长73,贷款市场份额从48提高为56;2016年上交税金11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实现利润10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盈487万元,实现了富民兴社的双赢目的。(三)促进了信用社队伍自身建设。在支农过程中,该联社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强化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干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