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_第1页
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_第2页
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_第3页
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_第4页
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走在XX市西北边陲的小镇XX镇,如果你到田间地头问任何一位农户,认不认识信用社的老宋,他们准会高兴地告诉你“认得,认得,老宋是好人啊,是诚心帮我们农民致富的人”如果你问任何一位村组干部,信用社信贷员你们最钦佩谁,他们准会打开话匣子“信用社老宋啊,他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真心支农助农,是一名优秀的信贷员。”如果你问信用社的任何一个干部员工,谁最敬业、谁最正直、谁最爱学习,他们必定会回答“老宋。”老宋是何许人也,老宋的大名叫XX,是湖北省XX市XX信用社一名普普通通的信贷员。由于他年纪较长,凡事都冲在前头,大家总喜欢亲切的称呼他老宋。从事信贷员工作25年来,老宋以对信合事业的满腔热情,以自身朴素的言行,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信贷岗位上,深刻诠释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25年间,老宋累计发放贷款7500余万元,并按期全额收回,实现利息收入近700万元,扶持农户1060户,帮助122户困难农户脱贫,让800多农户致富。老宋连续11次被县市农行、市联社评为先进个人,2002年被市联社评为“优秀通讯员”,1999年、2016年、2016年被市联社授予“劳动模范”荣誉2/11称号,2001年被市联社评选为“十面红旗手”(信贷岗),2016年被省联社授予“信贷营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紧跟时代步伐,勤奋抓学习“不仅要学习业务,更要学规章、学制度,明白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在很多人眼中,当一名信用社信贷员很简单,只是做做调查,放放款,不需要太高的学问。但老宋不这样认为,他说,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和新业务品种的应用,不学习就会落后,不仅要学习业务,更重要的是要学规章、学制度,明白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通过学规章制度,造就了老宋25年信贷生涯“零犯事”的奇迹。2016年,省联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熟悉系统操作的一名年轻业务骨干因工作需要调离XX信用社,而其他信贷员都还未能熟悉信贷操作系统。他不等不靠,不会就学。他拜湖北省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操作规程为“师”,夜以继日地认真学习反复钻研,边学边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不会打字到能熟练地用五笔打字,老宋成为该社能操作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业务骨干,为该社贷款的及时发放赢得了宝贵时间。通过学习,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操作,而且还学会了电子表格的编制、普通文档的简易制作,为贷户资料的编写、信息的补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老宋的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也多次受到上级检3/11查组的好评,并做为样板予以推广。在老宋的影响下,信用社干部员工掀起了一股学习热。不久,该社多数信贷员的档案都能做到自己收集、整理了。帮助农民致富,积极架桥梁“发展农村经济,少数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真富。我要为优质客户锦上添花,为贫困农户雪中送炭。”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名信贷员,一个农民的儿子,老宋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岗位职责,那就是为优质客户锦上添花,为贫困农户雪中送炭,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在他的帮助下有致富愿望的朴实农民圆了致富梦。赤湖村6组村民刘某,家境贫寒,一家4口人挤在20平米的房子里,其房子四面透风,墙壁破烂不堪。2002年找老宋贷款时,老宋发觉,他1989年在王东分社贷款500元一直未还,当即表示要他还清贷款后,再为其发放新的贷款,该贷户迫于压力于2002年还清了贷款。后老宋经过调查,发觉此人本质不坏,有致富愿望,只是不会经营,再加之负担重,有两个儿子要上学,所以生活一直很拮据。老宋分别于2016年、2016年、2016年为其发放贷款1000元、2000元、3000元。2016年为其贷款后,他当年就还清了贷款本息,手中还略有盈余,就承包了7亩鱼池。2016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他家又新添置了很多家电。2016年终于做了一栋崭新的平房。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由以前的贷款户变成了4/11信用社的存款户。老宋也不忘帮扶那些由于生活作风不好而导致贫困的农户,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荆河村3组村民王某,过去喜欢打牌赌博,又不爱劳动,导致家境不好。2002年他同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结果贷款到期经多次催收才还清。2016年初,为了积极响应市联社支持贫困户脱贫的政策,他成了老宋的帮扶对象,每次下乡,老宋都免不了到他的田头转转,同他聊聊他最近的生产状况,和他谈谈新农村建设与新的农民观念,让他切实感到一种压力。渐渐地他打牌的次数少了,下田劳动的时间多了,经济状况明显好转。2016年他在该社入股500元,2016年开立了存款账户,2016年又用4000元办理了一张福卡。树立信合形象,尽力做宣传“一个单位在社会上没有影响不行,信用社就是自己的家,要时刻宣传她的形象,维护她的利益。”2001年以前的XX镇信用环境较差,导致信用社“难贷”、农户“贷难”的局面。为扭转被动局面,XX信用社于2001年在荷花村进行了信用村试点,当年该村贷款收回率达100,为了扩大试点成果的影响,老宋觉得有必要通过党报进行宣传,使诚实守信、有借有还的信贷原则家喻户晓。他拿起手中的笔,结合在荷花村贷款的实际操作流程,5/11以整治信用环境为基调写了一篇关于“荷花村被评为信贷信得过村”的通讯。一石击起千重浪。这篇通讯登载后,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信用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2年3月,市政府在荷花村组织召开了信用社支农工作现场会。当时的报纸专门为信用社设置了“专栏”,连续报道了信用社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例。老宋也乘势而上,先后写了3篇报道。电视、广播也相继对该社进行了专访,为全方位宣传信用社支农主力军地位,实现社农双赢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2002年该社各项存款近4000万元,比2000年净增2000余万元,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社农关系不断融洽。从那以后,老宋做宣传报道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先后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了40余篇通讯报道。收贷要有底气,管住嘴和手“我既不抽烟,又不喝酒,也不缺吃穿,你送我这些东西没用。只要你符合条件,我就为你发放贷款。”老宋常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在办贷和与贷户交往过程中,他始终不为利所惑。农户高某2016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从事养猪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好,为了表示感谢,多次要请老宋吃饭,又送来好烟好礼,都被老宋一一推辞。高某觉得过意不去,2016年,他6/11看到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热水器,而老宋家里还没安装。元旦刚过,就给老宋打来电话说在广华为他买了一个热水器并已开票付款,等他去取。老宋当即回复说,自家在元旦节前已安装了热水器。最终高某扭不过,退了货。从此,贷户知道了老宋的个性,虽然免去了吃请、送礼,却多了一份理解与尊重。为了感谢老宋的帮助那些贷户都能做到自觉守信,按期还款。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信合、老信贷的真实写照。虽朴实,但崇高;虽平凡,但光辉。犹如一颗闪耀的金子,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闪光,为后来者照亮前行之路。信用社信贷员事迹材料走在XX市西北边陲的小镇XX镇,如果你到田间地头问任何一位农户,认不认识信用社的老宋,他们准会高兴地告诉你“认得,认得,老宋是好人啊,是诚心帮我们农民致富的人”如果你问任何一位村组干部,信用社信贷员你们最钦佩谁,他们准会打开话匣子“信用社老宋啊,他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真心支农助农,是一名优秀的信贷员。”如果你问信用社的任何一个干部员工,谁最敬业、谁最正直、谁最爱学习,他们必定会回答“老宋。”老宋是何许人也,老宋的大名叫XX,是湖北省XX7/11市XX信用社一名普普通通的信贷员。由于他年纪较长,凡事都冲在前头,大家总喜欢亲切的称呼他老宋。从事信贷员工作25年来,老宋以对信合事业的满腔热情,以自身朴素的言行,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信贷岗位上,深刻诠释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25年间,老宋累计发放贷款7500余万元,并按期全额收回,实现利息收入近700万元,扶持农户1060户,帮助122户困难农户脱贫,让800多农户致富。老宋连续11次被县市农行、市联社评为先进个人,2002年被市联社评为“优秀通讯员”,1999年、2016年、2016年被市联社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1年被市联社评选为“十面红旗手”(信贷岗),2016年被省联社授予“信贷营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紧跟时代步伐,勤奋抓学习“不仅要学习业务,更要学规章、学制度,明白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在很多人眼中,当一名信用社信贷员很简单,只是做做调查,放放款,不需要太高的学问。但老宋不这样认为,他说,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和新业务品种的应用,不学习就会落后,不仅要学习业务,更重要的是要学规章、学制度,明白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通过学规章制度,造就了老宋25年信贷生涯“零犯事”的奇迹。2016年,省联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熟悉系统8/11操作的一名年轻业务骨干因工作需要调离XX信用社,而其他信贷员都还未能熟悉信贷操作系统。他不等不靠,不会就学。他拜湖北省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操作规程为“师”,夜以继日地认真学习反复钻研,边学边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不会打字到能熟练地用五笔打字,老宋成为该社能操作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业务骨干,为该社贷款的及时发放赢得了宝贵时间。通过学习,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操作,而且还学会了电子表格的编制、普通文档的简易制作,为贷户资料的编写、信息的补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老宋的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也多次受到上级检查组的好评,并做为样板予以推广。在老宋的影响下,信用社干部员工掀起了一股学习热。不久,该社多数信贷员的档案都能做到自己收集、整理了。帮助农民致富,积极架桥梁“发展农村经济,少数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真富。我要为优质客户锦上添花,为贫困农户雪中送炭。”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名信贷员,一个农民的儿子,老宋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岗位职责,那就是为优质客户锦上添花,为贫困农户雪中送炭,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在他的帮助下有致富愿望的朴实农民圆了致富梦。赤湖村6组村民刘某,家境贫寒,一家4口人挤在20平米的房子里,其房子四面透风,墙壁破烂不堪。2002年找老宋贷款9/11时,老宋发觉,他1989年在王东分社贷款500元一直未还,当即表示要他还清贷款后,再为其发放新的贷款,该贷户迫于压力于2002年还清了贷款。后老宋经过调查,发觉此人本质不坏,有致富愿望,只是不会经营,再加之负担重,有两个儿子要上学,所以生活一直很拮据。老宋分别于2016年、2016年、2016年为其发放贷款1000元、2000元、3000元。2016年为其贷款后,他当年就还清了贷款本息,手中还略有盈余,就承包了7亩鱼池。2016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他家又新添置了很多家电。2016年终于做了一栋崭新的平房。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由以前的贷款户变成了信用社的存款户。老宋也不忘帮扶那些由于生活作风不好而导致贫困的农户,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荆河村3组村民王某,过去喜欢打牌赌博,又不爱劳动,导致家境不好。2002年他同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结果贷款到期经多次催收才还清。2016年初,为了积极响应市联社支持贫困户脱贫的政策,他成了老宋的帮扶对象,每次下乡,老宋都免不了到他的田头转转,同他聊聊他最近的生产状况,和他谈谈新农村建设与新的农民观念,让他切实感到一种压力。渐渐地他打牌的次数少了,下田劳动的时间多了,经济状况明显好转。2016年他在该社入股500元,2016年开立了存款账户,2016年又用4000元办理了10/11一张福卡。树立信合形象,尽力做宣传“一个单位在社会上没有影响不行,信用社就是自己的家,要时刻宣传她的形象,维护她的利益。”2001年以前的XX镇信用环境较差,导致信用社“难贷”、农户“贷难”的局面。为扭转被动局面,XX信用社于2001年在荷花村进行了信用村试点,当年该村贷款收回率达100,为了扩大试点成果的影响,老宋觉得有必要通过党报进行宣传,使诚实守信、有借有还的信贷原则家喻户晓。他拿起手中的笔,结合在荷花村贷款的实际操作流程,以整治信用环境为基调写了一篇关于“荷花村被评为信贷信得过村”的通讯。一石击起千重浪。这篇通讯登载后,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信用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2年3月,市政府在荷花村组织召开了信用社支农工作现场会。当时的报纸专门为信用社设置了“专栏”,连续报道了信用社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例。老宋也乘势而上,先后写了3篇报道。电视、广播也相继对该社进行了专访,为全方位宣传信用社支农主力军地位,实现社农双赢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2002年该社各项存款近4000万元,比2000年净增2000余万元,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社农关系不断融洽。从那以后,老宋做宣传报道11/11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先后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了40余篇通讯报道。收贷要有底气,管住嘴和手“我既不抽烟,又不喝酒,也不缺吃穿,你送我这些东西没用。只要你符合条件,我就为你发放贷款。”老宋常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在办贷和与贷户交往过程中,他始终不为利所惑。农户高某2016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从事养猪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