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_第1页
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_第2页
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_第3页
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_第4页
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106例作者黄金成作者单位354100福建光泽,光泽县中医院针灸科【摘要】为了探讨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通过106例的临床观察,说明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疗法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中推广普及。【关键词】面瘫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疗法中医疗法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邪气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邪为主要表现的痿证类的疾病。常为急性发病,与季节气候无明显关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8月采用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三法并用治疗面瘫106例,临床有效率100,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06例面瘫病人均系门诊病人,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认面瘫诊断1,其中男36例,女7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5岁右侧面瘫78例,左侧面瘫28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个月。治疗方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电针透穴法1取穴一般以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风池、太阳、下关、合谷为主穴,以人中、承浆、迎香、翳风、颧髎为配穴,每次选46穴轮流交替使用。2方法针刺后加电针治疗仪,选疏密波,以患侧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收缩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悬灸法21患侧耳廓周围及针刺穴位2操作方法施灸时以艾卷点燃的一端在患侧耳廓周围及上述穴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反复施灸,以施灸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5MIN左右,至皮肤红晕为度,整个灸疗过程为30MIN左右,治疗时嘱病人注意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以防烫伤,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放血法31部位取患侧耳背近耳轮处明显血管1根2方法在上述血管揉搓23MIN充血,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将耳拉平,中指后顶,右手持一次性号针头点刺放血,让其自然停止,术后勿被水浸,以免感染,如1周后仍无痊愈或好转,可在另一血管进行第2次点刺放血。2结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静止时外观正常,笑时口角轻度下垂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结果经治疗治愈101例,占好转5例,占,从疗效上观察发病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3典型病例患者,女,32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3天,患者3天前因晚间开电风扇入睡,于晨起觉得面部麻木,口角歪斜,检查右侧眼睑不能闭合,闭合时裂隙约,右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耳后轻度压痛。中医诊断面瘫风寒型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炎。按上述电针刺透穴、艾灸、放血法治疗,每日1次,共12次,症状消失,外观正常,临床治愈。4体会中医认为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手足阳明、手足少阳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发为面瘫,针刺透穴取穴少,病人痛苦少,容易被接受疏密波具有改善面部血循环4,促使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炎症渗出物吸收,消除水肿,兴奋神经肌肉等作用,艾灸具有祛风温经,透络活血,以解风寒之邪侵袭脉络而导致的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弛缓不收,而此处放血,具有疏风通络之功,三法并治促进了患侧的面部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炎性水肿和神经肌肉组织的营养,激活了神经细胞功能,增加了肌肉的兴奋性,从而加速了面瘫的治愈。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应提倡早期治疗,病程短且疗效快,治愈率高。【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2圣朝,李杨縝灸治疗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3程爵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