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_第1页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_第2页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_第3页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作者王明婷作者单位05006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医务室【关键词】梅尼埃病倍他司汀甘露醇内耳眩晕症亦称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积水所致的特发性内耳疾病,耳鼻喉科门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我校医务室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76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7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1例,女65例年龄1764岁,其中30岁以下10例,3040岁54例,40岁以上12例病程2H3D,23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本组多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眩晕76例100,耳鸣62例,恶心71例,呕吐49例,眼球震颤41例。治疗方法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0甘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醇注射液250ML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疗效标准判断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发作性眩晕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者有效治疗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听力较前明显改善,6个月内有复发者无效治疗3个疗程,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2结果治愈6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3讨论内耳眩晕症的病因众说不一,尚无一种权威性理论,目前已证实内耳的病理改变是内耳迷路的内淋巴积水引起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确切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正常状态下交感、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维持内耳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当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即交感神经占优势时,引起迷路的小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迷路水肿、内淋巴系压力增高及内腔扩大、内耳末梢器缺氧和变性等。多数主张用血管痉挛解释频繁眩晕发作、内听动脉痉挛发生典型的耳蜗及前庭症状较为合理,前庭支痉挛时仅出现眩晕及眼球震颤,波及到椭圆囊可出现突然跌倒,耳蜗支痉挛仅出现耳聋、耳鸣。本病因机制不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治疗方法繁多,因此反映出的疗效满意度也不尽一致。但其治疗目的是消除眩晕,保存听力。临床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满意,尤其对急性发作、病情重、病程短的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多数认为1倍他司汀是组胺H1受体的弱激动剂,H3受体的强拮抗剂,对H2受体几乎没有作用1。它能选择性作用于组胺H1受体,可对前庭功能和脑部微循环产生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对脑及内耳血管舒张作用2。能增进脑及内耳血流量,可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近二十年来,人们使用组胺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眩晕有了很大进展。其中倍他司汀由于其高效、低毒而倍受瞩目3。2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其高渗溶液经静脉滴注进入血管,到达脑部,不易从毛细血管透入组织,故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循环转移,致组织脱水而从肾脏排出,因此能使膜迷路水肿减轻以致消除,内淋巴系压力降低,以致缓解膜迷路血管的痉挛,改善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改善局部缺氧状况,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全部症状多在23D后缓解,缩短了急性期治疗时间。因此,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简便易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参考文献】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1ARRANGJM,GARBARGEM,THANHQUACHT,ETOFBETAHISTINEATHISTAMINERECEPTORSINTHEJPHARM,1985,111732LAURIKAINENEA,MILLERJM,QUIRKWS,ETVASCULAREFFECTSINTHERATJOTOL,1993,14243V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