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16年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20年是本届政府财政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市财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增收节支工作主题,以提升开江财政综合实力为己任,着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努力做到“重点工作有新进展、难点工作有新突破、亮点工作有新成效”,促进了财政工作科学运行和良性发展。整理。一、20年全县财政目标超额完成过去的一年,我局科学面对减收增支事项集中出台的严峻形势,沉着应对特大旱灾、动物防疫、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圆满超额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财政收入我局积极实践广义财政收入理念,保持了全县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年,全县财税总收入完成13529万元,占目标任务的,比上年增长,占全县GDP的比重为,比2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1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增长,增幅再创历史新高。收入结构我局着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促进了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20年,县级税收性收入完成2/203907万元,增长,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财政非税收入完成3405万元,增长,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呈现出税收性收入总量和增幅均大于非税收入的良好发展态势。财政支出我局切实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取向,确保了人员工资、政权运转、社会保障、惠民政策等刚性支出以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支出需要。20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47143万元,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涵盖面更广。人均财力我局努力做大可供政府分配的财力总量,提高了全县人均财力水平。20年,全县人均可用财力达到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有力地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促进了县乡两级良性互动。体制补助我局认真研究上级财政政策,缩小了县际间的财力差距,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工作亮点频显。20年,全县共获取财力性补助收入27377万元,比上年增长,比年初预算净增7734万元。财政改革我局始终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建立了乡镇财政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巩固了“国库集中收付”、“部门综合预算”、“政府采购”三大改革。20年,经省财政厅综合评定,我局被表彰为全市唯一的“全3/20省预算管理先进单位”。信息宣传我局高度重视财政信息宣传,提高了全县财政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20年,全局共采编财政信息36期,多期被省、市、县采用,其中,我县建立乡镇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和财力下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法被省财政厅XX财政信息转载。全面启动财政综合宣传,其中,我县财力下沉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作法被XX日报、达州日报头版刊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作法被达州日报头版头条刊载。精神文明我局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年,我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新闻工作、抗旱减灾、政协提案办理、“四五”普法等先进集体,财政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局机关保持了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级最佳卫生单位等称号。二、20年全县财政工作卓有成效20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全县财政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践行广义财政收入理念,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一是构建完善了财政收入的激励机制。20年,对4/20各财税征管部门继续推行以“均衡入库奖、任务完成奖、超收分成奖”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办法;对各乡镇继续实行“四项激励”措施;对县级预算单位建立了“按月考核、按月通报、以支促收”的非税收入激励约束机制,较好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强化征管的积极性。二是全面加强了政府财力的统筹能力。在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努力实现真收实收、应收尽收的同时,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全面拓展财政收入的涵盖面,切实将各类政府性收益、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统筹和财政监管范畴,多层次、全方位聚财,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防止了财政收入的体外循环。三是切实强化了财政收入的精细管理。认真搞好税源调查和收入预测,做到任务早落实、早下达、严考核。积极转变税收征管方式,对煤炭行业税收实行由核定征收向查账征收转变,对房地产税收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对土地出让收益、国土建设收费实行了台账式监管,防止了财政收入流失。四是努力做大了可供调控的财力规模。认真研究和解读上级财政政策和各项激励约束机制,抓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走向的各类项目的整合、储备、立项工作,努力争取中央、省、市财政部门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学校校舍排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补助、乡镇卫生院改造、基5/20层政权建设、化解乡村债务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一是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巩固工资直发成果,扩大工资直发范畴,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保留津贴78元纳入了财政直发,全县直发面已涵盖至包括城市低保、民政优抚、村组干部补贴在内的所有财政供给和补贴对象,标志着我县已从机制上彻底根治了拖欠职工工资补助对象人头经费的现象。首页12尾页二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级建立了“工业发展资金”和“项目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导向作用,加速推进“西部气电五金基地”建设;拨付基本建设资金4880万元,支持了“两河治理”工程、城市道路黑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任、麻开公路大修等重点工程建设;筹集企业改制资金3447万元,支持了全县下剩的四户改制企业的扫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整理。三是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县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实现教育支出9472万元,同6/20比增长,确保了全县教职工工资、保留津贴78的按时足额发放,首次预算了教职工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单位负担部分,及时兑现了应由县级负担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解决了全县12381名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拨付排危资金735万元,排除了全县D级危房万平方米。拨付计生经费783万元,人均计生投入达元,超过了市级规定元的标准。其中,兑付资金万元,为1187户农户发放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拨付资金万元,使12485户农户享受到独生子女奖励资金。同时,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本级累计整合拨付支农资金22933万元,争取到位各类农业财政专项资金万元,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整治、农村公路、农村沼气、红层找水、扶贫开发和户办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天然林保护资金万元、退耕还林资金万元、退耕还林资金万元,支持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县本级共安排补助资金164万元,确保该项“民心工程”的顺利实施;努力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拨付低保资金1219万元,将全县134219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畴,并切实提高了五保补助标准;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共征集社会7/20保险基金8938万元,拨付社会保障补助资金1720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资金2575万元,全县6823名优抚对象、特困户等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拨付资金2774万元,加大了公共卫生人员经费的保障力度,支持了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工程。五是保障省“十运会”女足决赛的胜利召开。全年共安排资金188万元,保障了省“十运会”女足决赛的承办经费和女足、男排、游泳三支队伍的训练参赛经费,为省十运会开江赛区和开江参赛队伍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良好条件。六是妥善解决各类应急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应急资金保障力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启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及时统筹拨付资金万元,保证了动物防疫、抗旱救灾、公共安全等应急突发事件的支出需要。七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县切实抓好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年初预算担保基金50万元,制定实施了XX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共为123名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他们重新就业。同时,积极筹集资金12万元,举办了我县首届大型职业介绍现场招聘会,邀请各地招聘单位共8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参聘人数3439人,签订意向性合同1800余人。筹集再就业资金370万元,举办了再就业培训8/20班,参训人数达3392人,实现再就业1952人,免费职业介绍再就业1675人,并为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的42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828名灵活就业人员给予了社会保险补贴。(三)全面深化各项财政改革,预算管理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推进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改革。县本级在159个单位全面推行了“全额单位部门预算”与“差额单位综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制度,据实分解了全县预算内外收入指标,据实核定了各单位年度支出预算,按照“阳光操作、统一尺度、标准计算”的办法,共核减单位上报预算支出8300万元,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和保障力,全县首次将职工津补贴78元、医保单位负担部分、住房公积金等纳入了预算。并高度重视政权运转问题,切实提高了部门经费保障标准,认真落实和完善了政法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了依法行政。二是巩固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县纳入收付中心管理的单位245个,涵盖面100,截止12月底,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共接纳各类财政性资金51537万元,拒付不规范支出1326万元,极大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深化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截止12月底,共实现政府采购1075万元,节约资金79万元,并首次将行政事业单位车辆保险纳入了政府采购范畴。9/20三是启动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历经方案制定、宣传动员、业务培训等阶段,较好地完成了20年决算及20年预算和16月收支执行数据转换工作,并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模拟运行。与此同时,切实做好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和会计旬报、月报工作,抓好财政决算工作。今年,我局获得“全市财政部门决算综合评比一等奖”。四是完成了“农民补贴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前将832万元补贴金通过“一折通”的形式全部兑付到农户。同时,及时启用了财政部开发的“农民补贴管理系统”软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万农户的基础信息资料电子文档,完成了农户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和软件数据录入工作,实现农民补贴网络信息化管理。(四)全力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难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一是建立了乡镇最低财力保障机制。按照财政工作重心下移和财力向乡镇倾斜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对乡村两级的最低财力保障机制,重新确立了乡镇支出基数,在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工薪待遇,实现乡村两级人员经费应保尽保的同时,充分考虑乡镇实际运行成本需要,按照行政人员10200元/人年、事业人员2400元/人年的标准10/20预算公用经费,并对村级经费硬性保障,乡镇人均财力已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较好地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二是全面开展乡村债务清核工作。组织工作组在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先后两次深入乡镇,实地查看账册,对截止20年底的乡村两级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挤干了债务水分。锁定全县乡镇债务7627万元,村级债务5722万元,为乡镇债务化解工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五)扎实开展专项资金清理,财政监管开创崭新局面一是开展好财政专项资金清查工作。我局切实将清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迅速启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单位和项目工程实施单位认真搞好自查。全县前后三次共组织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组181个,直接参与人数达到822人次,对163个单位涉及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5240万元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56天的专项检查,共查出违纪单位76个,涉及违纪金额983万元,通过采取“逐一分析、逐一锁定、逐一整改”的办法,实现检查面和整改面达100,得到了省“四项清理”交叉检查小组的一致好评。二是抓好财政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切实强化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全县财政资金管11/20理内控制度和XX县财政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规范了财政资金运行程序。同时,针对专项资金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了具体的专项管理办法,特别是对扶贫资金全面推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三是切实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县会计知识大赛,并派员参加了全市会计知识大赛,取得较好成绩;全面开展了会计法宣传月活动,对189个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举办了新会计制度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82人;抓好了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县完成了188人的会计电算化培训,63人参加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完成了396人的会计证年检,全县会计建账监管涵盖面达100、账簿年检面达100,进一步普及了会计法律法规,提高了会计从业水平,规范了会计理财行为,我县会计管理工作已连续五年被市局评为“第一名”。(六)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整顿,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深入开展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建立完善了工作督查督办制度,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落实;拟定了XX县财政局局务会议议事规12/20则,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转变和行业作风的明显提升。二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专题大型会议专门部署,层层落实。按照“一岗两责”的要求,层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实施年度廉政学习规划,在全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回答和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批评和建议,认真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和财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十不准,推进了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是切实抓好各项扶贫助困工作。继续搞好了对新宁镇林桐山村的扶贫帮困工作,职工捐资3000余元,解决了对口帮扶户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做好了对计生“三结合”帮扶村靖安乡伏龙寺村的定点帮扶工作,落实了帮扶资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活动,对普安镇玉皇观村进行了扎实有效帮扶。另外,还开展了优秀大学生帮困助学、困难职工慰问、慈善一日捐等帮贫助困活动,增强了财政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首页12尾页二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级建立了“工业发展资金”和“项目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导向作用,加速推进“西部气电五金基地”建设;拨付基13/20本建设资金4880万元,支持了“两河治理”工程、城市道路黑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任、麻开公路大修等重点工程建设;筹集企业改制资金3447万元,支持了全县下剩的四户改制企业的扫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整理。三是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县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实现教育支出9472万元,同比增长,确保了全县教职工工资、保留津贴78的按时足额发放,首次预算了教职工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单位负担部分,及时兑现了应由县级负担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解决了全县12381名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拨付排危资金735万元,排除了全县D级危房万平方米。拨付计生经费783万元,人均计生投入达元,超过了市级规定元的标准。其中,兑付资金万元,为1187户农户发放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拨付资金万元,使12485户农户享受到独生子女奖励资金。同时,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本级累计整合拨付支农资金22933万元,争取到位各类农业财政专项资金万元,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整治、农村公路、农村沼气、红层找水、扶贫开发和户办工程建设,改善了14/20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天然林保护资金万元、退耕还林资金万元、退耕还林资金万元,支持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县本级共安排补助资金164万元,确保该项“民心工程”的顺利实施;努力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拨付低保资金1219万元,将全县134219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畴,并切实提高了五保补助标准;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共征集社会保险基金8938万元,拨付社会保障补助资金1720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资金2575万元,全县6823名优抚对象、特困户等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拨付资金2774万元,加大了公共卫生人员经费的保障力度,支持了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工程。五是保障省“十运会”女足决赛的胜利召开。全年共安排资金188万元,保障了省“十运会”女足决赛的承办经费和女足、男排、游泳三支队伍的训练参赛经费,为省十运会开江赛区和开江参赛队伍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良好条件。六是妥善解决各类应急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应急资金保障力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启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及时统筹拨付资金万元,保证了动物防疫、抗旱救灾、公共安全等应急突发事件的支出需要。七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县切实抓好了下岗失15/20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年初预算担保基金50万元,制定实施了XX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共为123名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他们重新就业。同时,积极筹集资金12万元,举办了我县首届大型职业介绍现场招聘会,邀请各地招聘单位共8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参聘人数3439人,签订意向性合同1800余人。筹集再就业资金370万元,举办了再就业培训班,参训人数达3392人,实现再就业1952人,免费职业介绍再就业1675人,并为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的42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828名灵活就业人员给予了社会保险补贴。(三)全面深化各项财政改革,预算管理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推进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改革。县本级在159个单位全面推行了“全额单位部门预算”与“差额单位综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制度,据实分解了全县预算内外收入指标,据实核定了各单位年度支出预算,按照“阳光操作、统一尺度、标准计算”的办法,共核减单位上报预算支出8300万元,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和保障力,全县首次将职工津补贴78元、医保单位负担部分、住房公积金等纳入了预算。并高度重视政权运转问题,切实提高了部门经费保障标准,认真落实和完善了政法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了依法行政。16/20二是巩固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县纳入收付中心管理的单位245个,涵盖面100,截止12月底,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共接纳各类财政性资金51537万元,拒付不规范支出1326万元,极大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深化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截止12月底,共实现政府采购1075万元,节约资金79万元,并首次将行政事业单位车辆保险纳入了政府采购范畴。三是启动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历经方案制定、宣传动员、业务培训等阶段,较好地完成了20年决算及20年预算和16月收支执行数据转换工作,并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模拟运行。与此同时,切实做好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和会计旬报、月报工作,抓好财政决算工作。今年,我局获得“全市财政部门决算综合评比一等奖”。四是完成了“农民补贴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前将832万元补贴金通过“一折通”的形式全部兑付到农户。同时,及时启用了财政部开发的“农民补贴管理系统”软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万农户的基础信息资料电子文档,完成了农户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和软件数据录入工作,实现农民补贴网络信息化管理。(四)全力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难点工作取得实质17/20进展一是建立了乡镇最低财力保障机制。按照财政工作重心下移和财力向乡镇倾斜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对乡村两级的最低财力保障机制,重新确立了乡镇支出基数,在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工薪待遇,实现乡村两级人员经费应保尽保的同时,充分考虑乡镇实际运行成本需要,按照行政人员10200元/人年、事业人员2400元/人年的标准预算公用经费,并对村级经费硬性保障,乡镇人均财力已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较好地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二是全面开展乡村债务清核工作。组织工作组在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先后两次深入乡镇,实地查看账册,对截止20年底的乡村两级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挤干了债务水分。锁定全县乡镇债务7627万元,村级债务5722万元,为乡镇债务化解工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五)扎实开展专项资金清理,财政监管开创崭新局面一是开展好财政专项资金清查工作。我局切实将清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迅速启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单位和项目工程实施单位认真搞好自查。全县前后三次共组织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组181个,直接参与人数达到822人次,对163个单位涉及中央、省级财政18/20专项资金15240万元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56天的专项检查,共查出违纪单位76个,涉及违纪金额983万元,通过采取“逐一分析、逐一锁定、逐一整改”的办法,实现检查面和整改面达100,得到了省“四项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