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饮食、习俗大全 _第1页
清明节饮食、习俗大全 _第2页
清明节饮食、习俗大全 _第3页
清明节饮食、习俗大全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清明节饮食、习俗大全一直以来,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为传统。但根据典故记载,清明本与祭祀无关,它是古人庆祝春天已到,万物繁茂、欣欣向荣而设置的节日。因从这一天开始,逐渐天明气清,故称清明。清明之所以和扫墓联系起来,是因为寒食节,寒食是古人怀念逝者的日子,必须冷餐,不能动火,汉代之前寒食节长达一个月,但易引发疾病,汉代压缩成一日,在清明前三天。到唐代,两节合并,扫墓、祭拜才成了清明节的主要内容。老北京扫墓,也和一些地方一样并不拘泥于清明这一天,而是早晚十日内均可,但对平民来说,清明并不是最重要的祭扫之日,相比于中元节,热闹程度要差得多。在老北京观念中,逝者依然活着,只是生命的形态改变了,所以在祭扫中,以照顾、安慰、感念的情绪为主,这与今天的人单纯表达哀思有很大不同,它更为丰富。一是通过祭祀,寻找先人的精神力量,二是反省和提醒自己,以无愧于先人和后代。所以,清明节是老北京的一次责任教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明清两代皇家非常重视清明节,属“三大祭”之一,所有官员必须参加,要用动物祭拜,在祭拜过程中,仪式繁复冗长,其间不允许咳嗽,否则会遭到内侍的叱骂。皇家如此重视清明扫墓,有以身作则的含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古代,感念先人恩德,是道德教育、责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必须做好表率作用。官员在清明节时还可请假,皇帝却很难请假,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荒淫无道,会失去臣民的爱戴。这种感念先人的氛围在老北京文化中影响深远,即使是穷人家,过年哪怕吃不起饺子,也要给先人的牌位准备祭品。除了扫墓祭拜之外,老北京清明内容和其他地方有类似的活动,如有蹴鞠、踏青、放风筝、插柳等。踏青,即春游,因墓地多在郊外,趁祭扫之机,可在乡间小住十几日,休整身心,亲近自然。插柳,受佛教影响,古人认为柳木能驱鬼,称柳树为“鬼怖木“,故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柳树易活,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从此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蹴鞠,类似于今日之足球,最初是用来训练士兵的,主要有两种玩法一是踢高,可练脚力一是颠球,可练灵巧,与现代足球相比,更趋于表演性,而非竞争性。放风筝,清明气候最适合风筝飞行,但老北京认为风筝属冥器,不吉利,故只能在清明前放,此后便不再卖风筝了,风筝艺人改行干别的。拓展阅读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