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临床分析作者黄万成【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除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外,余5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有效,并发症少,治疗应首选。【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CTION,EPISBO)是指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由于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所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从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同时存在的急性肠道梗阻,其发生率为。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多发生于腹腔污染重、创伤大的手术,既有肠梗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若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55例EPISBO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EPISBO患者,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岁。55例患者均有手术史,其中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25例,肠部分切除术后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16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2例。患者一般在术后35天已出现排气,个别出现排便,但进食后出现腹胀、轻微腹痛、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发生时间为术后516天,平均天。其中5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即行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均有腹腔脏器损伤污染和或感染情况;均发生在腹部术后早期,一般为24周;典型特征是术后常有少量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即出现肠梗阻症状,且逐渐加重,多发生于术后48天;腹部呈对称性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大多减弱或消失;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有典型肠梗阻表现,但无发热,较少发生肠绞窄;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有效。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早期均积极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预防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肠道炎症和水肿;早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期使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和肠内炎性渗出;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抗厌氧菌药物预防感染;胃管内注药和灌肠促进胃肠蠕动;中医中药治疗。若保守治疗期间一旦出现肠绞窄和腹膜炎等病情变化迹象的手术指征或保守治疗40天无效者应及时果断中转手术,以免肠管绞窄坏死。疗效判断标准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变清、不含胆汁,腹胀腹痛症状消失,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腹部柔韧变软,拔除胃管后无肠梗阻症状出现。2结果56例患者中5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时间在第1周内18例,第2周内29例,第3周内6例,第4周内2例,平均住院时间天。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即行手术探查,术中1例见粘连带压迫,行粘连带分解复位修补术,1例出现部分肠管坏死,行小范围梗阻坏死肠管切除术。3讨论EPISBO是早期肠梗阻的一个类型,是由腹腔炎症、手术创伤所引起的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炎症性肠梗阻,绝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2。目前认为EPISBO的常见病因是由于腹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手术创伤或腹腔污染、感染引起肠壁炎症反应,导致肠蠕动减弱、肠壁水肿和粘连造成肠梗阻,此外,短期内多次手术、手术操作粗暴,腹腔内积血积液、大块组织结扎等的机化和异物残留等也是造成腹腔炎症粘连的常见原因3。其病理基础是由腹腔内小肠、结肠间浸润的白细胞介导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的。手术创伤以及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引起肠壁充血水肿,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导致纤维蛋白渗出增加,造成肠动力障碍、肠管间炎症粘连4。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证实本病是由浸润于小肠或结肠间的白细胞所介导的一种炎症反应5,腹部的手术操作会造成肠壁通透性的增加,肠道细菌异位,继而诱导白细胞聚集,引发炎症反应,促成术后炎症性肠梗阻6。EPISBO据临床特点,结合腹部平片及CT,在排除机械性因素,如肠麻痹以及内疝、肠扭转、肠套叠、吻合口狭窄等造成的肠梗阻和腹腔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肠梗阻外,一般诊断并不困难。目前对EPISBO的治疗倾向于保守治疗为主,国外PICKLEMANYE也提出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多数由于粘连和炎症引起,宜先行非手术治疗7。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禁饮禁食、胃肠减压、TPN及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应用生长抑素辅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感染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重视营养支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和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为主的治疗,TPN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手段,在EPISBO的前期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提供患者热量及氮量的同时,也可部分地抑制消化液的分泌;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及消化液分泌的作用8。二者在治疗上可起到协同作用,减轻肠腔内消化液大量积聚、肠管压力增高导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能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中转手术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此外,在规范化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长时间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已经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者要积极行手术治疗。总之,EPISBO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炎性肠梗阻的病理改变和正确及时的诊断,并注意与粘连性肠梗阻相鉴别。参考文献1尹路,黎介寿,李宁,等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8;1(1)33362杨建光,赵宇,于作夫,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6)163816403司徒小新,徐林梧,李连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