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_第1页
“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_第2页
“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_第3页
“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_第4页
“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唤醒”或是“启蒙”关于高考“状元”旁落之联想吕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2012届高考成绩揭晓,我所在的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如既往地优异,甚至在各项指标上相较往年又有所推进。最近走在校园里,总听到大家在议论今年附中高考的“特别优异”,其中,最夸张的莫过于一位同事善意的玩笑“听说这两天高三老师都是横着走路啊。”在网上,往届校友也纷纷发出“附中威武”的祝福。是啊,一届学生在附中待了三年,无论你愿不愿意,最后高考成绩的高低不得不成为当前衡量成败的重要标准(或许还是唯一标准)。在这三年期间,家长们倾尽全力,到处“求医问药”,请名师指点,请假在家全力做好后勤;教师大多也不计得失,加班加点,清早陪读,中午陪睡,晚上还要步伐轻盈去教室“临检”或在初夏的凉风中倾听学生诉说烦闷;学生似乎也是孤注一掷了在考前,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和一位学生交流时大致表露了“高考不是最重要”之类的意思,这位学生立即反驳“至少对我来说,高考成绩就是最重要的。”并进一步询问,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成绩,只要有效,他都愿意一试。从学校层面上,这一届高考的成功已经用“各项数据”骄傲地向各方宣告。自然,越是这样,便又凸显了今年南京“状元”旁落他校的遗憾。谈到此,人人纷纷表示惋惜,说这是附中今年高考唯一的“美中不足”。对于附中的教师来说,倘使在高考中学校有人摘得状元头衔,自然是为他高兴的。我试图回想去年今时年级里或13班谁考了第一,却是一片模糊。倒是大抵还能回想起谁上了“985”,谁复读了之类的。状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关注的却是“每一个”。这几年来,我渐渐地感受到若从高考出发,我们的工作将会永远伴随着遗憾。无论全校成绩如何“特别优异”,总有人失落、失常甚至复读。考试成绩揭晓后,9班尽管有了前所未有的高达线率,还有神秘的“您的排名在前60名”,但同时也有人前所未有的“未达线”或不知所以的发挥失常。我犹豫良久,是否应该打电话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安慰或是开导(办公室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几个同事都在做这样的事)。但是许久,我终究没有勇气拨通电话去面对他此刻的忧伤,我也知道,无论我说什么都不如他有一个高的分数来得有效,但是职业强迫症似乎要求我“总要做点什么”。在办公室待到十点多,还是什么都没做。在回家的路上,我开着我的大陆鸽电动车跨越长江的时候,深夜的江风把答案告诉了我,该做的在过去三年你早该做了,早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教会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和发展,教会他们勇敢面对、自己解决眼前的困境。“忘掉所有的知识,剩下的就是教育”,倘使我们的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理性的分析和调节能力,那来附中三年一遭,也算是值了。如果这些同学看到我码的这些文字,希望能把它看作是我的祝福。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状元”、“冠军”、“头名”等词汇来评价成败,大到国际比赛,小到业务指标。这是“工具理性”的胜利,人们有明确的目标去奋斗并孜孜以求,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乐此不疲。尽管这种理性经常以“不批评落后”来自我圆场,但这是掩耳盗铃,对“胜利者”的高调褒扬,同时已然伴生了对“非胜利者”的无形打压。工作体会多少罪恶假以“状元”之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我们需要走出这种怪圈,特别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我们共同从事的活动是“自我实现”,而非争“状元”或“冠军”。这是一项怎样多样丰富而又复杂神秘的活动啊没有数据可以评价,没有胜负可以鉴别。在这里,我们需要尊重每一次的异想天开,需要鼓励年轻者“稚嫩”的理想,需要我们真切而虔诚地参与自我实现的全过程。诚然,我们并不否认或逃避竞争。在这个万人“拼爹”的年代里,似乎人人为目标而来,个个为胜利而去。商业资本的高度发达助长了贪婪欲望的气焰,人类自以为是的狂妄正在消解我们内心最后的防线。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脆弱,也从来没有这么狼狈,似乎从我们出生开始,就被告知我们无法逃脱这“万丈红尘”。或许竞争能让我们尽快“成长成熟”,尽快体会到,我们单纯的理想与世界会形成怎样的碰撞,不成熟的尖锐与现实会产生怎样的冲突。但是,今天我还是要不合时宜地说“慢一点,请再慢一点;想一想,请自己想一想。”如今,我们已经能飞向太空,我们的科技能创造舒适的生活,我们在实验室都能“创造生命”网络技术能让我们足不出户便了解世界。但那又怎么样我们的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球已然千疮百孔,核技术能轻易毁灭我们生活的家园,基因技术正在挑战我们的伦理底线,“人肉搜索”能用不见血的刀毁掉一个人。是的,这是双刃剑。竞争何尝不是当你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另一个人在你身旁黯然神伤,或许他就是你的伙伴、朋友。最深刻的批判是自我的批判。最近,经常听见同事说起“唤醒”或是“启蒙”。这是附中值得骄傲的传统。在教师工作中,“复习”应试算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活了。我工作七年,对于怎样抓分数似乎“无师自通”。而如何在课堂中还原科学发展的精髓,提炼科学学习的思维,感受科学哲学的智慧和玄妙,却是难之又难,多年努力依然不得要领。一个一线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唤醒”或是“启蒙”,是多么的必要和急需,却又是多么的艰难和漫长。我们也要时常鞭策自己不忘为师的本分,坚持学习和思考,等我们的学生把知识忘记之后尚能留点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