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_第1页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_第2页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_第3页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_第4页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全世界的电影奖林林总总有几百种,而美国的电影奖数最多,大约上百种,既有权威机构如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学院奖等,又有影评人协会如全美评论委员会、全美影评人协会颁发的各种影评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主流媒体如时代评选的“年度最佳影片”,还有行业公会如美国导演公会、电影演员公会颁发的各种公会奖,更有与学院奖唱反调、评选烂片的“金酸莓奖”等等。其中最具规模、影响和权威的当推学院奖。该奖又称奥斯卡奖,创设70多年来,倍受全世界关注。现在,每年约有10亿人收看其由电视直播的颁奖典礼。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奥斯卡奖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纵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它不啻是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2/10社会矛盾加剧,以暴露黑暗现象为主的“新好莱坞电影”不胫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国贩毒网教父骗中骗飞越疯人院等社会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奥斯卡授奖台。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总体风格从浪漫主义演变为现实主义。进入80年代,美国家庭危机日趋严重,克雷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时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国经济持续景气,电影业日益繁荣,影片题材、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化,传记片莫扎特、怀旧片走出非洲、越战片野战排、励志片雨人、西部片与狼共舞、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战片辛德勒的名单、历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继夺魁。90年代后期适逢世纪之交,一些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都缅怀、追溯昔日黄金岁月,如阿甘正传褒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英国病人等则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此时美国电影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9项奥斯卡奖的泰坦尼克号利用电脑特技,极其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初那场灭顶之灾。角斗士也借助电脑的合成和复制功能,让现代观众置身于古罗马的竞技场。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国内枪杀、乱伦、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让位于写实的小制作。美国佳丽毒品交易等捧走多项奥斯卡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整个社会遭受到极大冲击,民众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里找到3/10了慰藉,魔幻电影大热,指第一集囊括13项奥斯卡奖提名,第二集又获得两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赢得大满贯,11项提名全部中鹄。去年第77届,奥斯卡的“反罗曼蒂克”ANTIROMANTIC,纽约时报语定律又应验了获7项提名、呈现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百万宝贝居然击败了获11项提名、呈现美国黄金时代的飞行家。今年第78届正值后“911”时代,入围的政治性和争议性题材影片甚多。它们顺应了当今美国民众反思和反伊战的心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电影也渐趋全球化,如跨国企业购并电影公司,多国集合资金、技术和人员拍国际性题材,许多名导明星纷纷出走到他国拍戏等等。奥斯卡奖从第29届增设最佳外语片,到现在是越来越国际化了。首先,本来只是小奖的最佳外语片由于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重要奖,不亚于各大A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各项奖、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奖都已向非英语国家影片和影人开放。例如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外加最佳外语片4项奖。好莱坞一直觊觎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近年来哥伦比亚等公司资助拍中国片,米拉麦克斯等公司为报名参赛的中国片造势,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4/10请中国影人如成龙、周润发、章子怡等出任颁奖人。某种程度上说明奥斯卡奖也是电影全球化的“风向标”。两极评价毁誉参半“近20年来,奥斯卡奖越来越讲排场,砸金搞宣传。营销活动升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有一样未变,亦即好莱坞一直处于涨潮摄制和营销成本不断上涨。而主流电影的质量持续下滑,投票人难以找出值得褒奖的影片。”奥斯卡奖作为美国影坛的第一大奖,对于大多数电影人来说显然是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该奖在黄金时期誉大于毁,最极致的誉是曾4次荣获该奖的费德里科费里尼,他说“在电影的神话中,奥斯卡是至高无上的奖。”但随着各种弊端和评选内幕的暴露,对该奖则是毁大于誉。最极致的毁是马龙白兰度,他称奥斯卡是“好莱坞体制工具”,1972年还拒领因教父获得的最佳男主角奖,这“标志着好莱坞的死亡”。介绍奥斯卡奖的专著不少,有两本堪称对该奖评价最两极化。一本是经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权和认可、由罗伯特奥斯本编著的奥斯卡七十年学院奖正史。另一本则是未经该学院授权和认可、由梅森威利和达敏波娜合著的奥斯卡内幕学院奖外史。前一本是“献给学院奖的创建者”,援引许多得奖人的赞美之辞,大5/10量照片由和各大电影公司提供,十分精美。后一本虽是平装本,但颁奖前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披露却赢得了美国媒体和理论界好评;著名电影理论家安萨里斯称该书是“了解好莱坞过去60年你死我活争斗的十分有用的社会学和美学指南”。这部外史迄今已出到第5版。2002年由波娜独自写了奥斯卡内幕2学院奖新6年1995至2000年外史。波娜写道“近20年来,奥斯卡奖越来越讲排场,砸金搞宣传。营销活动升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有一样未变,亦即好莱坞一直处于涨潮摄制和营销成本不断上涨。而主流电影的质量持续下滑,投票人难以找出值得褒奖的影片。”这些都点到了好莱坞和奥斯卡的伤处,对那些过分迷恋好莱坞电影、过于崇拜奥斯卡金像的人来说也不失为清醒剂。好莱坞不再一统天下当代世界影坛不再是好莱坞一统天下,各国民族电影蓬勃兴起,已出现了“亚莱坞”东亚、“高莱坞”法国、“孟莱坞”印度孟买、“尼莱坞”尼日利亚等多极。世界电影的多元化,电影节和电影奖的多元化,使得我们没有必要对奥奖太当真。既然奥斯卡奖是剖析美国电影发展轨迹的最佳切入点,其70多年的历史恰也是美国电影70多年发展的缩影,那么我们不妨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或一个重要课题来研6/10究。奥奖的研究范围不限于奥斯卡奖作为一种艺术现象,还应涉及其所包含的社会政治、文化时尚、商业营销等因素。每年颁奖典礼上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涉及社会政治的事件,主持人或一些颁奖人会乘机拿美国政府及其政策或国际大事开涮,会场外又有民权团体等举行示威,抗议堕胎、种族歧视等。近几届会场内外都发出一片反战之声。小金人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已深入全球各个角落,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通过电视实况直播向世界各国传播,这是不是法国人所指出的“文化侵略”入围或中奖影片里人物的穿戴和星光大道上明星的穿戴,都会作为流行标志带出一股时尚热。像断背山和艺伎回忆录就将给今年春夏的国际时尚界带来粗犷、狂野的牛仔衫裤风和花朵织锦缎加腰带的和服风。还有,影片什么档期发行入围奥斯卡奖的机率更大如何拉票才能胜出须知,一旦获得最佳影片或最佳外语片,票房就可以增加1200万2000万美元,演员获奖的话,片酬也可增加300万400万美元。难怪好莱坞各大公司都有一批专门搞“奥斯卡竞选”的高手。总之,对奥斯卡奖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从艺术、社会、政治、文化、时尚、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对奥奖的研究还应该7/10包括对奥斯卡奖“潜规则”即所谓的评选标准等研究。众所周知,奥斯卡奖常常爆出冷门,让权威预测者跌破眼镜。曾两次获奖的捷克裔名导米洛什福尔曼说过“学院奖是奇妙的游戏,不过你要是认真对待它,那就麻烦了。”该奖是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5800多名具有投票资格的会员票选出来的。他们大都是富裕的白人,中老年为主,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比较保守,深信美国梦和美国价值观。经过70多年的投票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潜规则”。知名奥斯卡奖专家约翰哈克尼斯在学院奖手册里就例举出以下几条其一,在最佳影片上厚“大”薄“小”,亦即史诗片或具有史诗规模的影片夺魁最多,迄今77部最佳影片中就有21部属于此类型,它们都很长,平均为152156分钟。另外,小金人偏爱正剧片。科幻片、惊悚片、动作片等都不受青睐;而得过最佳影片的喜剧片或音乐片内中定要有较多的“戏剧份量”。其二,在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上厚“重”薄“轻”,亦即凡饰身心残废者、精神变态者等“重型角色”的演员总是胜率大,像雨人的达霍夫曼、我的左脚的丹戴刘易斯、阿甘正传的汤汉克斯等以及沉默的羔羊的安霍普金斯、危情十日的凯贝茜等封帝封后皆因小金人厚“重”。反之,歌舞片巨星弗亚斯泰、喜剧泰斗鲍霍普从未捧过金像而终生遗憾。其三,饰真实的名人角色也容易得奖,8/10例如甘地的本金斯利、莫扎特的墨莱亚伯拉罕等。其四,年纪越大越容易得奖,但这是安慰性质的,例如1982年一届4座表演奖得主都年过七十。另外,口音特别也是获奖一个要素。知名女记者珍妮贝金格在一篇报道中还补充了以下几条其一,偏见,好莱坞过去很歧视黑人而偏爱亲犹太人的演员。像伊泰勒两次封后只因她在埃以战争中同情以色列。现在黑人得奖略多起来,但黄种人仍无一例,另外,“作者电影”的导演作者如希区柯克、奥威尔斯等也遭冷落。其二,惊奇。如果转型得叫观众大吃一惊,像女星反串男角或相反,笑星改演正剧角色,风流小生转饰正义汉子等,也常常会得奖,例如雷的杰福克斯、铁面无私的肖康纳利等。其三,偏爱,“重型角色”范围扩大到自杀者、凶杀者、告密者、聋哑者、双重人格者、酒精中毒者、虐待儿童者等等,可见只有扮演性格复杂或心理忧郁的角色才有望得奖。至于最佳外语片,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评选标准似乎是厚“小”薄“大”,不青睐大片而青睐小片,亦即规模不宏大,但拍得很精致、内心戏十足、温馨有人情味的小品。“金球奖是娱乐;奥斯卡奖是商业。”曾获奥斯卡奖最佳导演的著名影星兼导演沃伦比蒂如是说。的确,奥斯卡奖的商业味十足,且不说每届颁奖典礼要耗资数千万美元,电视转播每30秒钟广告费高达百万美元,就连报9/10名参加后要获提名,也必须投入巨资,在报上登大幅广告,给5798名投票人寄礼品和DVD,设宴款待他们等。一些小公司的小制作因无钱公关,落选是必然的。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竞逐最佳外语片失败就是因为忽略了造势与公关。许多国家和地区把获奥斯卡奖作为进军全球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的跳板。要获奥斯卡奖,首先要了解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否则,再砸巨金拍大片,再造势炒作,也会误打乱撞而败北。万一不成,也应该像福尔曼所说的“别当真”,因为奥斯卡奖毕竟是美国的电影奖,它有美国文化的意涵,而投票人又有美国文化的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奥奖是美国对其他民族的一种“文化侵略”。近几年美国银幕上掀起的“东方热”,其实仍然是原先的东方主义,以猎取东方奇异、神秘的东西为乐。现在这个“东方”主要是指日本。好莱坞正是在对日本文化的浓厚兴趣下拍了艺伎回忆录。该片以好莱坞的思维模式把三种不同的文化硬凑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