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人际间交流。正确地运用语言可以增进人们之间感情、发展友谊、相互尊重和促进人际关系。语言行为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拿日常生活来讲,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日常英语和汉语,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并且可以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一、中西方呼唤语之间的差异呼唤语主要是用来向他人打招呼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它们是日常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普通名词、有关职业、称号等专业术语。英语发展并使用于与中国地理、历史及其它文化特征相异的英语国家中。中国由于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每个家庭亲属的观念特别强烈,汉语中的称谓分得特别详细。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伯母、叔父、姑妈、姑父、舅父、舅母、姨父、姨母等等。而西方人在家庭亲属之远远没有中国人的规范讲究,在英语里,家庭成员的称呼比汉语简化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得多。例如不管是爷爷还是姥爷,都称为“GRANDPA”,奶奶和姥姥都称为“GRANDMA”。而与父母同辈的男性一律称作“UNCLE”,与父母同辈的女性一律称作2/5“AUNT”,姐姐都称作“SISTER”,哥哥统一称之为“BROTHER”,第二代中无论男女都互称“COUSIN”,侄子、外甥称作“NEPHEW”,侄女、外甥女称作“NIECE”。另外,对于亲属之外的长辈,中国人也一般是用尊称的。在称呼方面,英语名字前可以带一个称呼。常用的有MR、MRS、MISS、MS。而且,这多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在一般的非正式场合下,西方人多直呼其名,以显示称呼人与被称呼人之间的熟悉程度。他们认为,尽管使用称呼显得尊敬人,但同时也会使称呼人与被称呼人之间显得疏远。在中国,用来称呼对方的词有很多,如部长、局长、处长、校长、主任、老师、教授、工程师、经理等,同志、师傅用来称呼陌生人或与名字一起使用称呼熟识的人。COMRADE,MASTER在英语中的使方法与其在汉语中大大不同。西方人很少使用职位和职业来称呼人。中国人的许多称呼都可与名字或姓名一起使用,如张同志、小王同志、李强同志,而且,叫法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汉语中用来称呼陌生人的词还有先生、小姐、老爷爷、伯父、伯母、阿姨、大哥、大嫂、大兄弟、大姐、小朋友及其它许多词。英语中用来称呼陌生人的词极少。二、中西方夸奖和恭维人之间的差异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3/5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ABEAUTIFULSHIRTYOUHAVEON”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NO,ITSJUSTAVERYORDINARYSHIRT”。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YOURENGLISHISREALLYGOOD”、“YOURHANDWRITINGISVERYBEAUTIFUL”。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ITSJUSTSOSO”、“NO,YOUFLATTERME”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NOMYENGLISHISVERYPOORIMUSTSTUDYHARD”、“NO,NO,NOTATALLYOUAREJOKING”。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这种差别是由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差别造成的。个人主义文化背景是鼓励思想自由和自由表达个人见解的。一个人是以其文化背景塑造的标准对人、事物、思想和事件作出评判的。保持谦虚、从不吹嘘自己的成就是国人行为的准则。三、中西方问候之间的差异4/5见面打招呼是人类社会最平凡,又极具感情色彩的语言。它可以打破坚冰,沟通心灵和建立信任。大多数的寒暄语言都很短促,但所携带的文化内涵却很深厚。西方人因为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隐私,他们的问候是较为简单笼统的。而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注重人际之间的体贴。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也大不相同。中国人见面时经常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这句问候语实际上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或“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YOUHADYOUR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就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AREYOUGOING”,“WHEREHAVEYOU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因为他们会觉得说话人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也许5/5英美人比直白简单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AREYOU”或“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ANICEDAY,ISNT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四、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运营团队入职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光纤宽带接入与宽带提速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广告宣传代理合同
- 2025版建筑渣土运输与污水处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海外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 2025版咖啡厅租赁合同书(含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 2025电商产品研发与运营合作协议书0814
- 2025版房地产广告代理服务与技术支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返聘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王阳明传人物传记人物介绍
- 【培训课件】商务礼仪培训
- 政府机关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难治性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 消除三病母婴传播
- 银行零售业务培训
- 交叉持股合同范本
- 新课标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童年(六下)
- 幼升小语文拼音测试卷
- 承建工程合作意向书2024年标准版
- 临床护理应急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