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_第1页
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_第2页
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_第3页
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_第4页
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科技服务抗旱救灾工作简报自2009年7月以来,贵州省遭遇了罕见的秋冬春连续性干旱,农作物受灾极为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损失巨大。到目前为止,贵州省9个地州市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到旱情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威胁。旱情牵动着贵州大学师生员工的心。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对抗旱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她强调指出贵州大学要心系地方,服务社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科技减灾,同时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捐赠以及节水节电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抗旱保民生工作。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紧急召开了10余次会议,动员和布置了抗旱救灾具体工作。截止目前,学校已经在农学、动物科学、林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机械工程等学院派出教师490余人次,学生1100余人次,分别奔赴9个地州市的70余个县(市)进行抗旱救灾。同时结合科研项目为农户提供70余万元的资金,发放各种抗旱减灾技术手册和资料4万3千余份,抗旱技术培训农民1万2千余人。贵州大学找水队共找到440多个泉眼,其中140多个泉眼和5条地下河已经得到利用,解决了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具不完全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计,我校师生抗旱救灾事迹已经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贵州日报、新华网、贵州电视台等省内外新闻媒体报道10余次,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和一致肯定。面对严峻的灾情,早在去年12月,贵州大学农学院就开始积极参与抗旱减灾工作。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学院组织科技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高年级学有所长的本科学生积极参加抗旱工作,要求教师发挥学科优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抗旱工作中,为抗旱减灾提供科技支撑;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与抗旱救灾相结合,走出去、走下去,深入旱情第一线。为了紧急应对旱情和减轻农业生产损失,校领导指示在全校范围内收集抗旱科技成果,包括动植物抗旱品种、技术、专利等,进行整理、清查和落实。组织专家编写抗旱救灾技术手册,分发到抗旱救灾第一线和老百姓手中。同时,组织了林学、农学、动物科学、水文等学科专家奔赴旱情严重的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和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千方百计把农业生产和农户损失降到最低。干旱发生后,农学院先后五次组织有关专家到望谟县蔗香村帮助村民寻找水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修建水池,组织抗旱,使数百亩干旱果园得以“起死回生”,仅此一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就为广大农民减少损失50余万元。另一项“肥水耦合洞穴式节水湿润灌溉技术”是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地果园的干旱问题研发出的技术,该项技术在我省关岭、锦屏、望谟等地柑橘栽培试验全部获得成功,不但能较长时间维持水肥的供应,而且柑橘产量比常规方法增产一倍还多,还有借鉴以色列节水栽培创新的集雨特色生态农业技术等,受到我省主要领导、基层政府、省内外同行专家、媒体的关注与重视。广大师生深入织金、纳雍、大方、黔西等粮食高产项目示范县,了解受灾具体情况,总结和提出应对持续干旱的措施,与地方专家现场培训了玉米营养球苗床下埋式抗旱育苗、农作物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水稻玉米免耕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等抗旱技术,助推春耕生产。动物科学学院的师生兵分几路,迅速到达受灾严重的畜牧养殖大县,深入养殖大户和集中养殖户,就如何补种牧草,如何补充营养,如何进行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牲畜的饮水、圈舍环境治理以及牲畜产后如何饲喂等农民急需的应对干旱关键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培训,发放抗旱救灾技术手册。甚至还购买了秸秆发酵菌种和粉碎机送给养牛基地,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秸秆发酵和喂养方法,解决了这些养牛基地青饲料缺乏的问题,十分有效地减少了大量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畜因病死亡而造成的巨大损失。林学院的生态、林学专家分赴乌当、惠水、修文、关岭、赫章开展抗旱减灾服务,向当地百姓发放了抗旱减灾及森林防火的宣传手册,并就农户关心的怎样减灾、如何防火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实地调查了当地的育苗基地、植树造林受灾影响情况,会同当地林业局的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商讨,提出切实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方案,共同为林业如何尽量减少损失“把脉”、“会诊”。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对修文、平坝、施秉、剑河等地农作物、果树、蔬菜、茶园和中药材生产干旱的具体情况详细调查和了解,现场展开了降低、减轻灾情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并赠送了价值2000余元的抗旱急需物资。还有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文专业的师生,一直奔走在全省各地寻找水源的主战场,努力寻找并提供优质、清洁、可供开发的地下水水源地。灾情发生以来,学校广大专家学者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以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服务地方、科技减灾、抗旱保收为己任,不辞劳苦,奋战奔波在抗旱一线,倾力为受灾地区和农民提供科技帮扶、技术培训,与灾民共进退。贵州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和精神,在大旱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广大基层群众也从我校教职工的行动中得到了鼓舞,增强了抗旱自救的必胜信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干旱既体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又体现了人间的友爱和真情,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忽视。贵州省本来就是一个在特殊地质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的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为了当前及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提出如下建议1、继续关注灾情的发展,组织校内各方力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抗旱救灾力度。随着雨季的即将到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生态重建方面;2、在学科建设上,加强和重视水资源、种、养殖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学科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加大针对贵州省情特色的农业、养殖业、林业生态、水资源等学科的倾斜投入;3、在平台建设上,针对贵州干旱缺水的实际问题,结合学校相关专业特点,建设相关平台,为解决工程性缺水培养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贵州大学科技服务示范中心”和“贵州大学节水工程技术中心”,主动加强贵州大学服务地方的力度和应变灾害的能力;4、为更好地融入贵州省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流,建议围绕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等长远目标,建立科学研究项目库,近期拟在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