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_第1页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_第2页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_第3页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_第4页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原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译文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步骤而言,应该从尚书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确实长期积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学到死方能停止。所以学习的步骤虽有尽头,但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却不能有片刻的懈担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古代政事的记录诗经是中和乐声之归结礼经是仪法的根据、各种条例的总纲标准,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终级了,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原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译文君子的学习,从耳朵听进,记在心里,散布在四肢上,体现在行动中。君子无论是细微的话或者是细小的动作,全都可以成为一般人学习的楷模。小人的学习,从耳朵听进,从口里讲出。口耳之间只有四寸距离,哪里能够使堂堂的七尺之躯得到好处呢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有所心得体会,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取悦讨好他人。君子们的学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的小人们的学习,就好像是供人馈赠的禽犊,只是为了取悦于他人罢了。所以别人不问就告诉别人的称之为傲,即心气浮躁,别人问一却告诉别人二的称之为囋,即唠叨啰嗦。心气浮躁,不好唠叨啰嗦,也不好,君子对于别人请教的问题,既非问而不告,也非问一而告二,而是问一告一恰到好处,如同说话的回声一样。原文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译文学习再没有比接近了贤师良友更为有益的了。礼经乐经只有一定的法则而没有详细的解说,诗经尚书只记载古代的掌故而并不切合当前的实际,春秋则语言简单隐约,令人难以很快地领会。如能仿效贤师良友,而且学习他们的学说,那么,就可以养成尊贵的人格,具有广博的知识,全面地了解世事了。所以说学习再没有比接近了贤师良友更为有益的了。原文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译文学习的途径再没有比仰慕学习贤师良友更快速直截了,其次是尊崇礼法用来约束自己。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就只不过是学习百家之说,解释一下诗经尚书的词义罢了。那么,终其一生,免不了做一个学识浅陋的儒者罢了。如果要追溯先王之政,推究仁义的根本,那么学礼正是应该遵循的道路。好像提起裘皮衣服的领口,屈起五个手指整理它,那么整件皮衣上的毛就都理顺了。如果不遵循礼法,仅仅钻研诗书的文字训诂,那就好像用手指来测量河水的深浅,拿兵器来捣米,用锤子代替筷子来吃饭,这样就必然劳而无功得不到什么收获。所以只要尊崇礼法,即使不够聪明,也可算得上是懂得礼法之士相反,不尊崇礼法,即使能够明察善辩,也只是一个不懂礼法的散儒罢了。有人提问不合礼仪,不去告诉他有人以非礼相告,不去过问有人说出不合礼仪的话,不去听他。有人意气用事,不去与他争辩。所以必定了解清楚来请教的人是合乎礼仪之道的,然后才接待他如果来人不合礼仪之道就避开他。如果来人有礼貌而态度恭敬,然后就同他谈谈有关礼仪之道的方法如果他言辞和顺,然后就同他谈谈礼仪之道的内容如果他面容表现出乐于听从的神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然后就同他谈谈礼仪之道的最高境界。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