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_第1页
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_第2页
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_第3页
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_第4页
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专家释疑劳动合同法七大认识误区深圳新闻网讯据新闻晨报报道在明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沃尔玛辞退员工的事件震动了业界,上班族议论纷纷。有关专家将事件整个过程与劳动合同法对照之后,发现很多单位、员工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非常粗浅,尤其对裁员、签约相关条款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媒体及网络上很多报道、帖子有牢骚更有误导。昨天,新闻晨报记者走访劳动法专家、上海市总工会法律部谈育明,请他就劳动合同法中有关裁员和签约等相关条款进行解读。1无固定期合同并非“铁饭碗”【误区】“沃尔玛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一味指责企业行为。按规定,公司和员工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双方如果再次续签,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有些上班族错误地认为,签了无固定期合同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专家解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签了无固定期合同,如果遇到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法规规定的10多种情况,合同都有可能被解除。因此,无固定期合同完全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终生合同、“铁饭碗”。2/7连续工作满10年须签无固定期合同【误区】20年工龄的老员工都是“黑户口”,不签合同的员工想要签无固定期合同遥遥无期。【专家解读】员工在同一单位打工满10年,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合同。与此同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比,此次劳动合同法新增了签订无固定期合同情况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员工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与员工不签合同一年以上,也将被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合同。制定劳动合同法的本意就是为了稳定劳动关系,让更多员工更安心工作。不签约单位将付高“代价”【误区】不签合同,单位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很多白领甚至绝望地说,哪个法律都难以改变不签合同现象。【专家解读】不签劳动合同一直被视为单位侵权顽症。此次劳动合同法明确,今后一旦查实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付出比签订合同高得多的“代价”一个月至一年内,单位支付员工的薪金是原来的两倍一年之后3/7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即单位不能再随便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四种情况下才能大规模裁员【误区】很多人发牢骚说,沃尔玛辞退员工事件恰恰表明,单位的权利非常大,可以随意裁员,想裁多少就裁多少,而政府对他们的约束非常之小。【专家解读】劳动合同法明确,发生以下四种情况单位才能“大规模”裁员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其他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单位在裁员时,必须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持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特殊情况合同自然延续【误区】一些老板绝不可能合同到期后延续。【专家解读】此次劳动合同法还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规定,以下人员即使合同到期,合同也将依法自然延续4/7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人员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人员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员工。合同到期有时也可获补偿【误区】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意味着劳动终止,也就不存在经济补偿。【专家解读】劳动合同法恰恰规定,即使劳动合同到期,在该法所规定的7种情况下,单位也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依法按照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单位支付补偿金的数额不能低于标准。到手的权益千万别轻易放弃,这是专家对上班族的忠告。同一单位只能“试”一次【误区】试用期只是试试而已,试用期单位想解约就能解约。5/7【专家解读】劳动合同法不但规定了试用的期限,还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同时明确,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仅仅约定试用期,该试用期将被视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也不得低于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专家支招解决四大困惑困惑一单位尽说好话,新员工分不清单位是好是坏。专家支招员工最好先从工商、税务等部门了解该单位总的情况,在试用期从员工、协作单位中进一步了解情况,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困惑二那么多法律,自己根本了解不过来,因而每每落入单位设置的陷阱。专家支招劳动保障部门设有12333咨询电话,各级工会都有政策咨询机构。在签约、打官司或给单位留下签字的字条前,最好到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了解情况,弄清楚事情原委、政策内容。困惑三每每输官司,就是缺证据。专家支招员工注意保留相关资料、材料非常重要。遇到特别的事情,适当记录并留下资料,今后可能有用。6/7困惑四保职位还是要权益,进退两难。专家支招最好从长计议,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向单位提出。对于确实忍无可忍,屡屡侵害员工权益的单位,可以毫不留情地通过仲裁等方式主张自己的权益。众说纷纭很可能带来“长痛”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保华如果立法思路不改变,长此以往,劳动合同法带给普通劳动者的不仅是“阵痛”,很有可能是“长痛”。“强制推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如同将劳动力市场这一蓄水池的出水阀门关闭了,只进不出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董保华表示。有一些部门“失语”中国青年报在“沃尔玛事件”合法与非法的争议上,在规避与应对的分歧上,基本上都是热心的媒体、民间的法律专家与舆情在众声喧哗着。有一些声音正在缺席,譬如工会,譬如劳动监察部门。不准跳槽的“大棒”北京商报事实上,目前存量稀少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在某些行业如航空限制专业人员流动,它只是不准跳槽的大棒子,而不是犒赏忠诚的胡萝卜。杰克韦尔奇有言,解雇是诚实的残忍,但真正残忍的不是炒鱿鱼,而是7/7忠诚缺位后的社会心理负担。谁乱动员工“奶酪”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是法治社会和有序市场,决然不是国门初被打开时的拓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