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 _第1页
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 _第2页
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 _第3页
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 _第4页
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文章标题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由一起交通事故想起的疲劳驾驶的发现及处置2006年3月25日,我省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因追尾造成12人死亡、41人受伤、两车受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情况介绍如下3月24日13时,驾驶闽CY9367号金龙牌大型客车从重庆市万州区返回福建泉州,途经万州、利川、恩施,并于当晚21时进餐后,将车交另一驾驶员才驾驶。3月25日6时23分,当事人陈东才驾驶该车行驶至高速公路235M900M处时,与前方正在同向行驶的由陈世贵驾驶的鄂F16291号东风牌大货车在慢车道内尾随相撞,造成当场死亡4人、8人在送医院途中和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41人受伤、两车严重受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这起事故主观上是肇事人陈东才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疲劳驾驶,未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所致。由此引发的在执法领域内,如何应对疲劳驾驶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难以回避、需要直面的问题,横梗在每个交通管理执法者的心头。沉重之余,本人尝试从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疲劳驾驶的成因、如何发现和判断、处置等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对大家拓展工作思路有所裨益。一、疲劳驾驶的概念什么是疲劳驾驶呢专家认为“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每天驾驶车辆超过8个小时,从事公路运输的驾驶人一次连续驾驶车辆超过3个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者睡眠不足,以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上的交通情况。”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7项对疲劳驾驶是这样界定的连续驾车四小时休息不足20分钟的。而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休息不足呈疲惫状态下开始驾驶,是否是疲劳驾驶呢如驾车人因娱乐耽搁了休息时间,晚上只休息了三个小时,并于早上6时30分起床,然后开车发生事故,因未连续开车四小时以上发生事故,该驾车人是否属疲劳驾驶一般来说,驾驶疲劳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反应迟钝、动作呆板,使驾驶员身体机能下降的现象。因此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疲劳驾驶不仅应用驾驶状态衡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还应用驾驶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去衡量。二、疲劳驾驶的成因据交通部门统计,6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有关,而因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疲劳驾驶呢本人认为,造成疲劳驾驶有许多社会深层次原因,其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是根本原因,而其直接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一是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驾驶时大脑连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往往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丝都不敢走神,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头昏脑涨,反应不灵。二是身体的相对静止性。驾驶员开车时,上身基本不动,手脚动作单一,身体长时间的相对静止,缺乏调节,精神又高度紧张,很容易引起脑部疲劳,造成反应迟钝。三是季节天气和时间段影响。人的身体状态会随着春夏秋冬季节或者天气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也会受日夜时差甚至不同时段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夏天、春天,日常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午和夜间尤其是黎明前,是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劳的时间,如果驾驶员强行长时间驾驶,很容易陷入打瞌睡或者大脑短暂失觉状态。四是环境的单一性。单一的环境,对驾驶员的视觉影响很大。这种情况就象在冰山上造成的“雪盲”一样,多数发生在高速公路上,不间断地长时间接触开阔的水泥路和笔直的标线,极易麻痹驾驶员的反应,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导致驾驶疲劳。三、疲劳驾驶的发现和判断。疲劳驾驶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它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群体性伤亡事故,给社会、集体和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而预防这样的结果,就要遏制疲劳驾驶这种违法行为。从预防疲劳驾驶上,有源头管理、社会联动、家庭动员、个人身心调节、机制约束和交通管理部门路面监控等等手段。除路面监控外,其余的均已多有文章探讨,在这里仅就交警路面执法提提我的不成熟看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明确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这里“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疲劳驾驶。但是怎样才是疲劳驾驶,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在技术上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也没有给出执法者一个判断疲劳驾驶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驾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