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的活化“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的活化我国现行刑法观以行为刑法为主,其过分强调公权力和国家本位,忽视法律的伦理价值,导致刑法理论与规定中找不到“亲亲相隐”制度的踪影,必然导致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后果就是导致不以人性为基础的刑法大厦有倾覆的危险。人格刑法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得以活化。一、“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得以活化的可能人格刑法以“相对自由主体的行为人人格的表现的行为”理解犯罪,使“亲亲相隐”制度得以活化成为可能。现行刑法将基于人性而实施的“亲亲相隐”行为规定为犯罪,只注重“亲亲相隐”这一行为,忽视行为人和支配行为人实施该行为的人格,导致如下后果在定罪上,只以“亲亲相隐”行为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该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其认定的途径,行为人之间人格差异在所不问;在量刑上,以不可矫正和恢复的“亲亲相隐”行为及无法测量的人身危险性来确定刑罚的长短,难以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在犯罪原因上,专注于外在“亲亲相隐”行为而忽视行为人的人格,导致无法找到真正的犯罪原因,进而难以制定富有实效的犯罪对策。如此,对于实施“亲亲相2/7隐”行为的人来说,既没有重视人,也没有尊重人,更没有达到治疗人的目的。而人格刑法的研究以行为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行为人与行为同样重要,以此为基点在定罪量刑中做到重视人、尊重人、治疗人。人格刑法将人格引入定罪量刑的做法,在定罪量刑的过程中既注重“亲亲相隐”这一行为,也注重实施“亲亲相隐”的人的人格,而大部分实施“亲亲相隐”的人初衷在于保护其亲属,而不具有恶劣的人格,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如此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亲亲相隐”非犯罪化或减免处罚成为可能。人格刑法更符合刑法公正、谦抑、人道的价值及更加有利于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的价值优越性,使“亲亲相隐”制度得以活化成为可能。对任何社会都居极少数的犯罪人群的惩治,绝不能以大多数人的人性扭曲为代价,保护亲人乃人之本性,将其定罪则是对人性的漠视与践踏、是为了维护形式的公正牺牲实质公正、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是对人权的无视。“亲亲相隐”制度在现行刑法中的缺失,正是现行刑法在公正、谦抑、人道价值的缺失、无视人权的具体体现。而人格刑法更加符合刑法公正、谦抑、人道的价值、更加有利于实现刑法人权保障的机能的优越性正好解决了该问题。人格刑法在定罪量刑过程中以行为人的行为为基础上,考察行为人的人格,使得不再只是单3/7一考虑“亲亲相隐”这一行为,还要考虑行为人的人格。而大部分实施“亲亲相隐”的行为人都是出于本能、出于对亲情的维护,而非恶劣的素行,即行为人具有健康的人格,这使得“亲亲相隐”非犯罪化或减免处罚成为可能。二、“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得以活化的现实途径我国现行刑法涉及“亲亲相隐”制度的罪名有伪证罪、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等。但在现行刑法规定中却找不到“亲亲相隐”制度的踪影,人格刑法使得“亲亲相隐”制度的活化成为可能,下面笔者从人格刑法定罪和量刑的角度分析,阐述其活化的现实途径。1从定罪的角度分析笔者赞同将人格引入定罪环节,且只做出罪因素,而不作入罪依据的观点。也就是说,只有因为行为人人格的原因不构成犯罪的情况,而不会因为行为人的人格原因而被认为构成犯罪的情况。因此,在定罪中考虑人格不会出现因人为原因而滥施刑罚1。同时必须对人格做出罪因素进行严格的限制,即只有“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下,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是否健康良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在情节轻微的前提下,如果行为人的人格健康4/7良好,则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用逻辑学的语言表示,可表述为前提社会危害性恰好达到构成犯罪程度或正在罪与非罪的界限上;而且行为人的人格健康;结论行为不构成犯罪2。下面笔者运用人格在定罪中的作用分析“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的活化。当与犯罪人具有亲属关系的行为人实施的“亲亲相隐”行为符合前述几种罪的犯罪构成时,如果社会危害性恰好达到犯罪构成或正在罪与非罪的界限时,进一步考察行为人的人格。如果该行为人人格恶劣,表明其犯罪倾向较大,该“亲亲相隐”行为构成犯罪;如果该行为人人格健康,表明其犯罪倾向小,实施该行为是基于人性、以对亲权的维护为目的的,对于这样的行为人,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也不予以刑事处罚,而代之以行政处罚或劳动教养等其他非刑罚措施。而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是基于人性而实施了“亲亲相隐”行为,而不是因其恶劣的人格,如此大部分情节轻微的“亲亲相隐”行为就得到了非犯罪化的处理。这样做既节约了司法资源,也避免了人格健康的行为人在监狱中交叉感染养成恶劣的人格。当行为人实施的“亲亲相隐”行为符合前述几种罪的犯罪构成时,情节不属于轻微的范畴内,社会危害性大,则不进一步考察行为人的人格,直接认定该“亲亲相隐”行为5/7构成相应的犯罪。这样做防止了司法工作人员以“人格”为借口而滥用权力,维护了我国刑法罪行法定的基本原则,并且使我国的刑事法网更加严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人格刑法中的定罪环节中,根据“亲亲相隐”行为情节是否轻微、行为人人格是否健康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亲亲相隐”行为情节轻微并且行为人人格健康的情况下进行非犯罪化的处理,使得“容隐”行为非犯罪化成为现实,解决了现行刑法对涉及“亲亲相隐”制度的相关规定过于僵化而蔑视人性的问题,体现了人格刑法的人伦关系,“亲亲相隐”制度在这里得到了活化。2从量刑的角度分析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由此可知,决定刑罚的轻重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就是说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在量刑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由上述条文可知,其属于行为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量刑中行为占据着绝对性的位置,找不到行为人的踪影,更找不到刑事责任的内容,司法实践中更是固守着该规定和原则。前后规定之间存在的矛盾6/7在所不论,犯罪行为是人所为,刑罚也是由来人承受,这就使得量刑过程中不得不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这也是我国量刑制度缺乏人性、过于僵化的地方。而以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为内容的人格责任论为基础所倡导的人格刑法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人格刑法在量刑的过程中主张,犯罪人的人格应纳入量刑标准当中,并且应该取得与犯罪行为同样重要的地位,即在量刑的过程中,应考察犯罪人的人格,其结果与犯罪行为共同作为量刑的标准3。下面笔者运用人格在量刑中的作用分析“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的活化。通过前面定罪角度的分析,行为人“亲亲相隐”行为有两种情况进入量刑阶段,分别为情节轻微且行为人人格恶劣的行为;情节不属于轻微范畴之内的行为。针对前一种情况,根据“亲亲相隐”行为及行为人所具有不同的人格和矫正的难易程度,在法定刑内执行不同的刑罚。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第二种情况,即情节不属于轻微范畴的情况,主要从四种情形予以考虑如果“亲亲相隐”行为不在情节轻微的范围内也不属于情节严重,而通过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平时表现、犯中表现及犯后表现所呈现出的人格健康的,素行良好的,在犯罪危害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根据其具体情况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亲亲相隐”行为不在情节轻微的范围内也不属于情节严重的,而通过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平7/7时表现、犯中表现及犯后表现所呈现出的人格恶劣,造成同样危害的情况下,不应考虑对其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如果“亲亲相隐”行为情节严重,且人格健康的可以考虑减轻处罚;如果“亲亲相隐”行为情节严重,而人格恶劣的不应考虑减轻处罚。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实施“亲亲相隐”行为的行为人通常人格是健康的,这样一来使得大部分“亲亲相隐”行为得到了减免处罚。通过运用人格刑法的量刑理论对“亲亲相隐”行为进行分析后可知,人格刑法的量刑理论使得大部分“亲亲相隐”行为减免处罚成为现实,“亲亲相隐”制度在这里得到了活化。综上所述,“亲亲相隐”制度在人格刑法中得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板材行业联盟合同
- 二零二五版汽车零部件运输委托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清洁能源项目股权收购及运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储罐清洗与除垢服务合同
- 2025版法人小额贷款借款合同范本
- 2025版临建工程综合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买卖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儿童用品全国销售合作框架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生产委托合同范本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
-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优秀课件
- 商铺销售基础知识培训.(太全了)
- SH/T 0316-1998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
- GA 1301-2016火灾原因认定规则
- 质量控制计划
- TTT培训师培训课件(-)
- 学校学生健康体检知识培训课件
- 常用分析质量控制图课件
-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