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公共秩序”的界定论文联盟编辑。【内容提要】本文期望在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秩序”界定中的一些思路,以期有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公共秩序保留公共秩序界定【正文】所谓“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据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的公共秩序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制度。“公共秩序保留”是我国法律上的称谓,在法国习惯称为“公共秩序”PUBLICORDER,在德国称为“保留条款”,而英美法国家则惯用“公共政策”。“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代,经胡伯、孟西尼等国际私法学者的发展渐趋完善。1904年的法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该项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已成为国际私法中一个公认的普遍原则。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实践中已经发挥了并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文化背景,到底什么样的外国法需要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其在自己国家适用,各国就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其直接后果就是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若该权利被滥2/7用,则会大大降低国际私法在协调各国法律冲突中的价值,妨碍国际民商事交往的稳定和安全,有悖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的是否恰当,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恰当适用这一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公共秩序保留”这一术语中“公共秩序”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和界定,进而防止滥用,防止各国将各种任意的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堂而皇之地冠以“公共秩序”的名义。但一个难题马上出现,那就是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特性决定了“公共秩序”是一个弹性的、不断变化的概念,从来没有学者对此做过成功的界定。但为使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实践中有效运行,避免公共秩序保留被滥用,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公共秩序”做一个简单的定性。一、各国立法关于“公共秩序“的表述对这个很重要的措词如何理解,各国立法有着不同的表述。普通法系国家常用的是“公共政策”、“特殊政策”或“法律秩序”,大陆法系国家则分别用“善良风俗”、“法律之目的”或“法律之基本原则”、“虽属与国家社会有重大关系之情事”,在我国的立法中,曾经表述为“社会治安”、“社会公德”、“社会秩序”、“优良风俗习惯”、“国家社会利益”、“法律的基本准则”。198年中国宪法、198年3/7中国民法通则和1991年中国民事诉讼法分别规定为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或公共政策条款在民法典、国际私法立法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例如,1991年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第3081条,1992年罗马尼亚国际私法第8条,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第16条,1996年列支敦士登国际私法第6条,1998年突尼斯国际私法典第36条,1998年委内瑞拉国际私法第8条,1999年白俄罗斯民法典第1099条,等等。许多国际私法公约也有公共秩序的规定。例如,1928年布斯塔曼特法典第8条,1979年美洲国家间关于国际私法通则的公约第5条,1973年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第10条,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18条,1988年死亡人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第18条,2000年关于成年人保护的公约第21条,2002年关于中介人持有证券的某些权利的法律适用公约第11条,等等。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一向持肯定态度。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在关于中国人与外侨、外侨与外侨婚姻问题的意见中就有了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1954年宪法也提到了“公共利益“的概念。1982年民事诉4/7讼法第204条和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268条都就公共秩序保留作了规定。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一次全面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该法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表明我国采取了直接限制的立法方式,适用起来比较灵活。对于确定违反公共秩序的标准,我国采取了“结果说“。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不仅指向外国法律,还指向国际惯例,这是我国所特有的。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二、中外学者关于“公共秩序“的表述中外学者在理论上对此问题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1、戚希尔认为,“公共秩序”指英国的“特殊政策“,具体包括与英国基本的公平正义观念不相容;与英国的道德观念相抵触;损害了英联邦及其友好国家的利益;外国法侵犯了英国关于人的行为自由的观念。2、戴赛认为“公共秩序”指三种依外国法取得的权利,即与英国成文法相抵触的权利;与英国法律政策相抵触的权利;与英国主权利益相抵触的权利。3、库恩认为“公共秩序”指下列4种场合违背文明国家的道德;违反法院地的禁止性规定;违反法院地的重要政策;外国法中的禁止性规定未获法院地的确认。5/74、莫里斯在其主编的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将“公共秩序”界定为“基本公共政策”。5、在李双元、金彭年、张茂、李志勇编著的中国国际私法通论中,将“公共秩序”界定为“法院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6、在宋立红、李鹏的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则认为,公共秩序概念虽然随着时间和地点的移转而变化,但可称其为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道德规范和善良风俗的总称。三、笔者关于“公共秩序“的一些看法鉴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对公共秩序的具体含义,很难取得一致的理解。英美国家许多学者也认为“什么是公共秩序,是模糊最不确定的问题之一,一般无法给它作出一个定义。”但是,笔者在充分了解各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关于“公共秩序”界定中的几个基本点1、“公共秩序”是一个弹性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对其的界定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既必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必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法国学者尼波埃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公共秩序应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今天是公共秩序的东西,可能经过若干年将不是公共秩序。”6/72、我们不要乞求在“公共秩序”的界定中各国都达成一致,即在国际上对公共秩序的范围及其具体内容做出统一的规定和具体的解释。保留各国在适用公共秩序时享有的自由裁量权,尽管在客观上为各国滥用公共秩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我们可以在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实践中,要求各国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公共秩序保留拒绝适用外国法,在其法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从严规定和适用公共秩序。3、“公共秩序”一般应包括一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也即现在相对通行的观点。综上所述,为了使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价值,必须予以必要的限制,首先应对“公共秩序”进行必要的界定,但这一界定是很有挑战性的。【主要参考资料】1、张仲伯、赵相林,国际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开发工程师中级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黄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美容美发师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学课件案例
- 2025年物资储备管理局招聘面试中的团队合作问题解析与应对技巧
- 2025年初中数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工面试指南与预测题
- 2025年金属材料加工技术中级考试要点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 野村-中国医疗保健:跨国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业务总结 China healthcare MNCs2Q25 China results summary
- 骨折内固定术术前宣教
-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专项题库】
- 集团公司内部资金调剂管理办法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专题五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新人教A必修一《集合》课件
- 复用器械处理流程
- 静安沉恒 沉子恒
- GB/T 23510-2009车用燃料甲醇
- GB/T 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 警械使用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