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性主义_第1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_第2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_第3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_第4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后现代女性主义一、前言後現代主義勾勒出西方現代性根基面臨震撼性危機的當代經驗。在這晚期資本主義時代中,新科技改變了我們對於地球時空的看法,也重塑了身分認同與歷史。一開始,後現代主義的內部論爭與女性主義沒有什麼關係,反之亦然。不過,後來,後現代主義有助於女性主義將其內部兩難情境概念化一方面在既有建制與論述中追求平等,另一方面要同時挑戰並瓦解這既有的建制與論述。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一樣,植基於現代性MODERNITY。真理、正義和主體姓等現代概念出現於啟蒙時期,那時人們相信人類可以經由理性作用,在道德及知性的自我實現上不斷進步。合法化的後現代危機意味著,女性主義者也必須開始對他們的合法化程序進行自我反省與質疑。後現代女性主義並不表示女性主義已經結束,而意指女性主義理論的轉折,並質疑女性主義在語言學上的意識型態,諸如陰柔的FEMININE和陽剛的MALE,以及女性的FEMALE和男性的MALE等等形容詞的定義。後現代西方女性主義,形成於十八世紀,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於1960年代融合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思潮,2/15終於進入後現代主義之發展階段。基本上,當代女性主義提出之口號及基本要求,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表達與實現後現代主義重建人類文化之基本目標。她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社會運動及文化現象,結合了一切為女性不平等地位與非正義待遇之思潮活動,正因為如此,使得她不論在組織或精神層面都有難以劃分之多元性及含糊性。二、後現代女性主義之醞釀六年代起開始蓬勃發展的後現代女性主義,除了文學界、藝術界之外,實際上已流行至每個生活區域。就英國的克莉斯維東為例,她強調他們主張的是一種政治、一種實踐。其中有更激進之份子,否認並仇恨傳統理論和歷史,認為當中充滿男人中心主義,認為那些都是男人的理論及男人的歷史,不怕因為否定過去之觀念可能導致否定全盤之文化觀念之結果。後現代女性主義者從七年代開始著手發現和再發現已被遺忘的女性生活史,而大多女性歷史學家都意識到要正確將女性納入歷史中,就需要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和對歷史研究本身之主題進行修正,例如生殖、身體、性等一向背說成是自然的、因而被長期排除在歷史研究之外的現象,現在都成為歷史學家們研究之焦點。嚴格說來,其名稱女性主義其本身之意函與她3/15們本身所堅持之信念與行為之關聯性並非如此重要,真要論期關聯性,恐怕是父權制。1對父權制之解釋這裡所認為之父權制並非只限定予以男性家長為中心之傳統家庭或親屬關係之制度、而是指以男性家長中心之制度為典範而建構之人類傳統體系、生活方式與社會制度,是從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使男性在文化史上取得絕對統治地位後所建之文化。他看似一種男人為中心,女人為邊陲的文化,但實際上,他已把女性排除在社會文化體系之外。而為何會有父權制這種產物,說穿了,便是兩性關係。從性的差異轉變為性別的差異,而後再轉至性別的不平等。2兩性之關係在自然界與自然狀態中之性的差異,主要是以身體與肉體結構的差異為基礎。在人類社會與文化初建之時期,男性利用其肉體對女性肉體之優越性,而且也在整個文明發展過程中,男性繼續擴大其肉體對女性肉體之支配地位。除了對女性肉體客體化及佔有外,也對非肉體客體化及佔有。就因為如此,假如要顛覆、解構以男人為中心之社會文化,必須先顛覆男性肉體對女性肉體的支配;為了深入揭露及批判這種統治模式,又必須集中批判以男人為中心的整個統治模式之權利制度及知識系統。4/15實際上,人類文化就是兩性文化及其發展,是在最原始及最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之兩性關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李維史陀研究人類文化史時指出食物交換及性的交換在人類文化發展佔有極端之重要性;因為性的關係,才使人類文化從原始至社會之過渡,使文化不斷更新及複雜化,簡單地說,人類社會以越來越複雜與象徵化的文化形式掩蓋了原始的兩性關係。而這種發展,成功地使人類驕傲自豪地脫離動物那種毫無規範禁忌的性行為,終於完成兩性關係之文明化。可悲的是,這種遠離自然之過程,表面上因建立社會文化規範而調整兩性關係,實際上卻使男性絕對統治並排除女性。就西蒙德波娃所言女人並非天生的,而是變出來的。言下之意,女人已非原來之女人,就父權主義之後,女人的概念都是由男性中心主義之文化所界定出來,變成男性的附屬物,簡單的說,這是一種男性為維護其統治地位所創造出之文化迷思。3西方之女性思想及運動法國為全球民主之先趨,但在男女兩性之觀念卻仍停留在傳統之父權時代在法國大革命中一樣同男人做出重要貢獻之女性,在革命成功後,卻仍處在生活中之被奴役地位。雖然在1789年及1793年決定出兩種版本之人權宣言,但所謂之男女平等只是字面上的承認罷了,事5/15實上並非如此。所以才會有女性主義者沃爾斯頓克拉夫發表之對於婦女權力的辯護,以及女革命家瑪麗固茲為首之革命婦女團體發表的爭取婦女和女性公民權利之宣言,但是,瑪麗卻因爭取婦女之解放運動,而被法國大革命勝利後所產生之資產階級政權於1793年鎮壓並處死,成為新型資本主義男性中心主義下的犧牲品。此時之英、美各國之婦女仍未有應有之權利。就算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解放黑奴運動,也只是承認男性黑奴之解放。從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下半葉,西方婦女仍處在不平等之地位。當時婦女們提出之訴求有二一是平等享有政治上之投票權、一是社會文化生活中之男女平等。絲碧娃克DELHIUNIVERSITY從事印度殖民使研究的賤民研究組織成員結合了女性主義、後結構主義技術及後殖民研究,來關注受到雙重壓迫的土著女性。對她而言,本土性是否在異己性OTHERNESS和無聲性VOICELESSNESS的行程過程中也被串謀了絲碧娃克論政,在大英帝國主義之下,土著,特別是土著女性,被迫成為啞者。後女性主義與殖民研究業已聯合起來質疑西方女性主義學術的總體化或殖民傾向,批判的焦點在於殖民主體所遭受的帝國主義與父權意識型態的雙重殖民。因為馬克思及恩格斯在他們的革命理論中,始終支持並維護婦女之社會平等權利,隨著馬克思思想之發展,6/15婦女從十九世紀末期,開始轉向與社會主義運動相聯繫之婦女解放運動。基本上,從此時期至二次大戰之前,婦女運動大致可分為馬克思主義領導之婦女解放運動及自由國家中之女性主義運動。遺憾的是,成效並不彰顯。從馬克思至史達林至期間的婦女解放運動,由於緊密地與政治鬥爭相聯繫,同時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與歐美各國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及反法西斯運動結合之結果,行程有嚴密組織之政治勢力,但也具有強烈之馬克斯色彩。至於歐美國家各類型之婦女運動,因為婦女的參政及投票權問題已在第一次大戰前獲得基本問題之解決,故那時之主要任務便是使男女平等在社會文化各方面獲得更徹底的實現,所以說,從理論上尋求新的論證形式以取代原有以男性主義為主體之論證形式,便成為首要條件;而自二次大戰結束後開始,隨著各家主義的發展,史女性主義產生思想理論方面之根本變化。4兩性理論之類別分析及批判兩性不平等之社會理論及社會學理論。從社會理論及社會學理論之角度研究性別不平等最普遍及最一般之特徵,並指出其對整個社會基礎及結構之影響。馬克思主義之理論。強調其階級區分及經濟剝削之7/15分析原則,並把它看做理解及批判當代女性被奴役之關鍵。非馬克思主義之唯物論。因為認為經濟不平等是構成兩性不平等之最主要因素,所以,她們把改善婦女之經濟地位列為主要之奮鬥目標。政治理論之女性主義。針對西方男性在政權結構中所佔之優勢或壟斷之現象,集中批判男性統治之政治現象,並歸結於歷史上長期發展之男性好戰及軍事主義或者暴力癖。她們並力圖實現女性在社會與國家生活中的強有力統治地位。偏向女性軀體之理論。把父權中心主義文化歸結於對女性軀體之蹂躪與歧視,所以,她們把女性軀體隻自由解放當作文化重建之關鍵因素。三、對傳統性觀念之顛覆1西蒙德波娃與依麗佳蕾談到後現代女性主義,不能不談到她的早期奠基人西蒙德波娃。在他的論第二性一書中明白談到關於傳統語言室一種對男性優惠之語言之見解;語言由聲音/意義二元對立模式建構,在其運用過程中,始終都以男性作為主體下去論述,舉例而言,在法語之中,以男人們指整個人類,又如,在西方國家中,陽性的與肯定的、正面的都是同一詞,甚至成為整個類的8/15代名詞,既然如此,作為陰性的女人自然成為消極的、被動的、反面的。在論述及說話之中,女人只能以被動語氣和被動式表達或被表達。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殖民主義都被文化的自然表象NATURALAPPEARANCE所掩飾,這就是巴特RONALDBARTHES所說的神話。神話的作用是以常見和普通的事物來囊括差異。BARHTES認為所有的文化產品都應該成為意識型態和符號學的批判對象。它的方法被女性主義文化理論家廣泛採用,來分析大眾文化中的“性別歧視”意涵。而法國學者依麗佳蕾並不打算僅在語言論述內加以討論。她不打算建構一個同男人直接相對立或與男人相隔離之女性哲學,她要建構的是重新思考整個人類社會歷史及其文化結構,並在其基礎上拋棄以往唯一以性作為思考主體之哲學原則;並不再重複傳統女性以女性主體化取代男性主體化之理論思考模式,而是以普遍化之角度,試圖通過去中心的理論思考程序,徹底取代作為男性父權主義和整個傳統文化的哲學理論基礎之二元對立主客體模式。她的另一觀點,將哲學和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及語言學等理論結合,注重從一般化及普遍化之觀點,去探索男性父權制度文化及傳統文化的哲學原則整個內在化過程。她指出,整個西方文化及社會制度,都是建立在母親的生產者和在生產者的角色之基礎上,但9/15西方文化之發展卻扼殺了母親的作用。2哈洛威的觀念女性主義本身就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由科學論述等社會運作所建構的範疇,而這些建構機制現在都受到挑戰。過去女性主義假設所有的女人都會因其女性身分而團結起來,並沒有考慮到種族或階級差異的影響。把差異普同化的結果,是抹煞了所有的文化差異。哈洛威拒絕把女性視為生育者,也反對強制性異性戀核心家庭以及反對個體整體和全盤的概念、基督教異中的階層秩序神/人/動物、對死亡的恐懼及機械行為說AUTOMATISM。3性觀點之批判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對性的傳統論述及社會文化制度,曾經做過一系列之批判,大致上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代神話傳說階段;第二階段是古希臘時期;地三階段是中世紀基督教神學論證階段;第四階段是啟蒙運動後的現代資本主義科學知識論證階段;第五階段是後現代論證階段。前四個階段皆屬傳統論述,就與言論述之基本模式而言,大致上是一樣的。值得注意的事,在第四階段的最後一百年中,十九世紀的馬克思及尼采已經對傳統之性及性別有了批判;之後一系列論述受其影響,終於構成第五階段之萌芽。對傳統性及性別之全面批判,由馬克思及其學派首10/15先發起。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及文化之全面批判,使他從社會文化的整個性質、從性論述同社會文化基礎的相互關係角度進行批判。資產者原來是把自己的妻子僅僅當作一種生產工具來看待的,他們連想也想不到,問題正是在於要消滅婦女被當作簡單生產工具看待的這種地位。只要現在的生產關係一消滅,那從這種關係中生產出來的公妻制以及正式與非正式的娼妓制,自然就會隨之消滅。他的批判,深刻影響後現代女性主義之發展。在資本主義現代文化中,尼采是繼馬克思後第二位批判傳統性論述之思想家。他的貢獻,不僅從根本上顛覆傳統人文及理性主義的兩性理論,更提出新的性概念,因為他的批判,導致對於西方傳統文化和基督教道德原則的懷疑及否定。他對太陽神阿波羅的批判及對酒神性慾放縱之讚揚,實際上是後現代女性主義思想理論之最初版本。另外還有一位重要人物福柯。從理論及方法論之基礎而言,後現代女性主義對傳統性之批判,首先是受到福柯所啟發,他成為後現代女性主義同馬克思及尼采的性論述批判鄉連結的中介思想家。到了七、八年代,他集中批判性的問題,並以性為主軸深入探討知識、權力和道德同人的主體化過程的相互關係。所以說,關於性之論述,福柯之思想成為後現代女性主義思想論述之基礎。11/15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四、各學科中之發展後現代女性主義除了批判以傳統男性中心主義為主之各種論述,更進一部徹底消除性別不平等和性歧視的新型人類文化。因此從六年代之後,在各個學科領域中,尤其是那些對性的問題最為敏感的學科,出現以後現代女性主義為基本指導原則的新理論派及方法論,試圖取代原來在這些學科中佔有統治地位的父權主義色彩之傳統理論。五、關於後現代女性主義之各種現象1後女性主義作為電腦病毒機器是父權文化中的女性,因為她們難以預測,而男性努力操控之。他們缺乏能動性、自主性與自我意識,男性便使用科學來發展自己的優越性。伊西嘉黑的話只有一種物種,那是男性人類。不再有其他種類。女性是虛擬真實。普蘭特主張,數位化與傳統女性編織藝術有其相似性。她認為,技術現在變得容易受電腦女性主義感染。同時提出電腦龐克女性主義作品,歡樂虛擬世界,因為在歡樂虛擬世界中,主體被解組,性別立場也就不再必要。2女同志主義與女性主義LESBIANISMANDFEMINISMALICEJARDIAN,哈佛大學羅曼語及文學副教授;它12/15深信女性主義對後現代主義貢獻良多,卻未得到應有的肯定,這可能是因為女性主義的貢獻主要在於較敏感的女性性慾,特別是同性性別領域的探究與認同。弗洛依德並不把女同性戀視為女性所特有,而認為女同性戀是戴著男性慾望、渴求女性陽具的女人。而後女性主義呼籲要更正確地看待女性自戀,而精神分析理論在想像或象徵化女性性慾時,往往壓抑女性觀點而損及女性自戀。期以多重女性性器取得單一男性器官,來解構陽具中心慾望,從而發展初一種不受陽劇中界的女性自身同性情慾FEMALEAUTOHOMOEROTICDESIRE。同時認為,女同志和男同志理論同時蘊含了他者認同與自我認同,以便維繫二者的差異,但非彼此的他異者。區分性別GENDER與性SEXUALITY兩個範疇,認為二者未必是相互依存的。3後女性主義藝術評論1970年代,男性以女性聲特質為基礎,對受到女性主義的女性藝術家,所做的陽具評論挑戰。女性主義藝術家與作家開始探索語言的影響,以及與性別有關的特權與壓迫、性、種族與階級。1980年代,後女性主義藝評則越來越集中於語言學、哲學和精神分析論述。4未來的後女性主義1990年代出現了對女性主義的激烈反動。女性因性13/15管制而感到異化。當上一代擁抱女性主義解放,年輕女性卻宣稱受到約束、被一些認同規範即性態度所限制。女性主義被化約成政治正確和受害者政治的同義詞。然而詭異的是,同一批女性卻正在尋找一種可以表達性認同的意識型態。後女性主義的興起是在回應這種需求,保持充實力量的慾望,而不必告訴女性如何經歷性經驗。經由強調差異,後女性主義邀請女性去探討主體建構的複雜性。最終而言,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並不會成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識型態,而是刻化了女性尋求壯大力量中,多面向論述的演進過程。六、結語雅惠說隨著我們的進入二十一世紀,女性的角色仍然受到質疑。後女性主義挑戰制度性的權威,並且賦予邊緣團體更多力量,但是女性主義如何在挑戰父權制度時調整自己的立場從女性主義轉折到後女性主義,女性開始重視差異而非平等。1990年代的後現代文化已經浮現一種新的女性圖像。強硬、性感、不敬的,她並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她要權力。但是,解構女性的壓迫、歡慶女性文化之餘,後女性主義將會有怎樣的遠景女性還是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與形式嗎亦或為著擔心不平等、擔心如傳統社14/15會將女性特質與懦弱畫上等號,而不願認清自己獨特的角色與在社會上的責任,就此迷失了自己,以為贏得了主導權,卻可能在無聲無息中聽不到自我內在那股最重要聲音。這些可能不是當初極力在多次女權運動中,喚醒社會認同與關注的“阿媽”們所樂見的尤其在今日九年代的台灣社會,批判舊社會、改革舊文化之聲如波浪般澎湃洶湧,使我們驚覺到究竟我們此時此地的這些反動無論是理論上的或行動上的,在本質上,真的是種改革,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