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后现代转型中对音乐教育学的启示后现代转型中对音乐教育学的启示最初在经济学界和国际金融界出现了“全球化”这一现象,之后这一链条直接影响到当今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全球化,现如今边缘的、差异的、现象的、解释的以及生态音乐教育学成了我们对待这门学科的另一个视界融合。读者在阅读管建华教授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这本书后发现,作者结合当代背景对后现代转型中的音乐教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本书共五章,每章六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回望,在后工业社会前提下,仔细分析了音乐教育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则梳理了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研究及后现代范式;第三部分是对21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前景的美好展望。笔者读完这本书后有三方面的启示一、对生活中的音乐的观念转变所谓音乐的科学、正常话语都不过是一种狭隘视角罢了,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公认为音乐是由数字构成;伽利略说“世界音乐”是由和谐组成的;开普勒坚信宇宙图式被完美的数学音乐所统治;巴赫、韦伯指出西方音乐中可计算性技术的合理性;西方音乐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乃必修课,美声唱法为正统音乐,交响乐队的技2/6术生产样式及和声大小调的共性写作方式成为音乐发展的标准,这些科学范式统统被戴上了“科学体制”或“科学方法”的冠帽,自然觉得其他音乐是“原始、愚昧、落后”甚至“非科学”这样一种误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科学音乐的话语在欧洲历史中一直处于根深蒂固的位置,之后人们开始从对自然科学的关注转向人文科学时,“反常话语”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所在的生活,例如约翰凯奇音乐、谭盾音乐成为了后现代转型中的例证,音乐不再只是作为数的概念来体现,更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文化”的形式存在。我们知道后现代美学早已向“美学霸权主义”开始发动严厉挑战,旨在取消美学与非美学、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别。提倡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美学考察和来研究,反对形而上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如印度音乐的拉斯,它同样可以表达九种情感;阿拉伯的太拉强调即兴表演;加纳的阿坎人对美的形容为“甜的”。世界各地区对生活中音乐美的概念判断不同,我们并不能对其一视同仁来随意判断好与坏。二、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转型放眼世界,后现代主义正成为世界性的一种文化潮流,诸如美国教授雷默对西方音乐教育现代性的批判和对以演奏演唱为主的音乐教学观念的颠覆;加拿大教授沃克3/6对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话语权和垄断性的批评,倡导具有后现代性的泛文化或全文化的音乐教学法;布莱金对世界音乐教育的边缘文化的研究非洲儿童的音乐教育;内特尔提出现代人类学的文化并置的解构方法;克莱南特别强调突出音乐文化身份,消解二元或双轨论,建立音乐文化的网络;埃利奥特对现代性的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的强烈批评,并提出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众所周知,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领域是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而不仅是以西方古典美学为基础。在2016年中国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显然是有待商榷,著名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早以提出音乐的功能至少有十种,而审美只是其中一种,并不能将它置于核心地位来考量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不好的音乐。随着后现代的来临,提倡多元文化、支持少数话语、宽容的接纳边缘文化、对普遍主义标准化的逆反,强调在特定语境下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解等等,这些都使得一些美学家、批评家、艺术家不再担任艺术的“立法者”和审美权威性的发言者,审美的中心模式开始让位于多元共存模式。审美现代性遭遇了后现代性,使我们对地方性音乐的包容理解看到了希望。当视线回到国内,发现近些年中国音乐领域出现了4/6“原生态”“新民乐”“新潮音乐”“女子十二乐坊”乃至放眼全球的非洲、阿拉伯、印度、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的外国民族音乐,都已进入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中。当全球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教育成为主流时,若再用审美的孤立角度来评价音乐似乎已经无法解释各类文化中音乐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了。如今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不仅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呈现出它的人文多样性,就音乐本身作为一种技术概念它也是多元的。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并非是在音乐教育中考虑是多增加“文化”还是“音乐”的内容,也不是在讲授音乐时拼贴一些文化的内容。我们需要了解当今音乐人类学学科对世界音乐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了解音乐世界观及文化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了解哲学及美学领域发生的变化。我们将“音乐作为文化”进行音乐哲学的建构,提倡多学科、多视角与文化整合的音乐教育哲学,而非形而上学与文化分离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大力倡导一种将不同文化音乐并置的方法,承认那些不宜被理解的地方性民族音乐是价值平等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的音乐而已,我们需要对其理解。今天,中国的音乐教育学不可回避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教育学以及现代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教育学已经从思辨的理性主义教育学到科学教育学,再到文化教育学。显5/6然,世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同样也需要进行它的学科转型,从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角度看待音乐文化以及单一学科的音乐教育学视角转向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音乐教育学,改变旧的观念,以一颗包容和尊重的心态善待人类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后现代给音乐教育太多启示,使观众特别是该领域的研究学者们,从价值观上重新整理了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不盲目跟风潮流,不忘本溯源,牢牢把握住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以多种途径拓宽人类视野,达到理解世界音乐的目的,以文化理解为首要目标开展良好的音乐教育。三、音乐教育的后现代课程范式从课程领域的开发范式到理解范式,乃当今教育课程发生的巨大变革。反思当下,我们的音乐课程也正处于一种转换交替的历史时期,那么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将如何从根深蒂固的开发模式转向音乐的理解课程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领域面临教育课程的转折必须接受的巨大挑战。对我们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而言,想做到理解范式的理念灌输,我认为很有必要开设并普及音乐人类学这门课程,这门学科类似各大高校开设的民族音乐学课程。音乐人类学是对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种民族文化6/6的研究,而非局限于本民族领域,它以全球开放的文化视野,着重研究非主流音乐,反对欧洲中心论,强调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宽容、对话、批评和思考,弥补了音乐教学中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的单一性,提高我们多元文化的意识。如学习世界民族音乐时我们会宽容地采取一种相对论的态度进行音乐的比较分析,运用它们各自所固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功能术语客观地审视地方性音乐的特色。这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能够积极应对未来本民族与世界音乐的发展来说很有必要。四、结语时代在变,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观念在变,我们的课程设置以及思考问题的理念也需与时俱进,在后现代转型时代中,我们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无论是从科学的音乐定义向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工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北京市中医院科研实验技术如ELISA分子生物学操作考核
- 邢台市人民医院终末期疾病综合诊疗考核
- 2025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所属企业校园招聘(山西)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儿童医院针刀技术专项技能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急诊神经介入考核
- 大学食堂餐食知识培训课件
- 衡水市人民医院常规心电图操作规范考核
- 上海市人民医院绩效考核方案运营维度设计试题
- 2024年青岛市事业编考试真题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规范解读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2025年医院运营部面试题及答案
- T-SUCCA 01-2024 营运车辆停运损失鉴定评估规范
- 网络安全知识课件模板
- 矿井避震知识培训课件
- 呼衰患者的肠内营养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课件
- 微生物检验技能-细菌的生化试验
- 导数的应用-函数的零点问题(5题型分类)-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