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_第1页
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_第2页
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_第3页
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_第4页
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2016档案局双拥工作总结3篇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之际,7月29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信阳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撤地设市以来我市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转眼间十八个年头过去了。十八年来,信阳市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中,创新机制,军政军民共建,融合发展,构建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这不仅是全市党、政、军、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整个信阳军爱民、民拥军的历史结晶。拥军的路是这样走过来的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摇篮、将星璀璨的一座“红”城。信阳素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拥军优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市委书记乔新江曾在担任信阳市市长时强调“地方再穷,不能穷驻军地方再苦,不能苦官兵。”我市高标准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在2/13拥军上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保证了部队的战备训练和日常生活。不断加强领导,形成双拥工作新常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市长坚持亲自担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规格为全省最高,成员单位43个,涵盖了与双拥工作联系密切的各职能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县区和乡镇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了双拥创建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始终坚持党委议军会、总结表彰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及军民融合式发展联席会议等制度,在全省最早设立双拥办机构,双拥工作组织体系健全,指挥协调有力。被驻军官兵称为“拥军书记”、“拥军市长”的市领导,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维和部队成立时,他们前去壮行官兵抢险救灾时,他们前去看望部队演习演练、新建部队驻信、海军“信阳舰”命名入列时,他们前去慰问每批执行任务的将士凯旋时,他们前去迎接,把亲情和温暖送到官兵的心坎上。多年来,两任市委书记、两位县区委书记被评为“全国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和济南军区“党管武装好书记”,6名县区委书记被评为河南省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人物。各级党政领导都是带着感情、认真负责地做好双拥工作,受到驻地部队及3/13军区领导的一致好评。主动解决难题,多为驻地部队办实事。信阳军分区、火箭军某部新营区建设及71872部队营区换防时,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划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逢春节、“八一”等节日和部队重大行动,市委、市政府都组织赴军营走访慰问,了解驻军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2016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对近30万名优抚对象的“大走访、大帮扶”活动与“关爱功臣”活动、“双拥在基层”活动同步开展,走访到户,帮扶到家,对30万名优抚对象建立生活档案,投入3670多万元,帮扶万人次军地各级领导每年对信阳籍现役官兵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在全省率先建立“荣誉军人集中轮流休养”制度抢救和修缮10364座散葬烈士墓、49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让革命先烈“安睡”在最美的地方。市委、市政府始终尽最大力量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当好坚强后盾。多年来,累计赠送慰问金和慰问品达500余万元。着力打造政策拥军、法律拥军、文化拥军、行业拥军新局面。多年来,信阳积极探索双拥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拥军活动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践行政策拥军,保障部队官兵合法权益。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信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意见等20多个地方性拥军优属文件,使信阳传统的拥4/13军美德和法律规范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市委有决定、政府有办法、政协有提案、驻军有公约、行业有制度,上下衔接、综合配套的“双拥”政策体系,实现了“双拥”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经常化和社会化。通过大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十八年来,全市共接收军转干部1000多名,98安置在公务员岗位,任职满三年的团职干部实职安排,达到了部队、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三满意”完成16000名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教育培训率100,安置率100伤病残退役军人顺利交接,军队离退休干部当年安置率100。2016年,信阳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意见,明确了10项优惠政策,解放军报等在一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空军招收飞行员72人,在全国地级市中连续三年位列第一。着眼法律拥军,满足红色群体特殊司法需求。坚持推动依法治军、强军护军,建立涉军维权“十项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法做好涉军维权工作,建立“一组、一庭、一线”三位一体的涉军维权工作组织网络和立案、审判、执行协调配套的工作格局,结合依法治国新形势和依法治军新要求,对当前部队和军人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定向法律服务。变“送餐”为点餐,信阳中院精准“送法”活动受到驻信官兵称赞。为驻军设立维权服务联系点,探索维权途径,拓展服务范围,在全省率先把优抚对象纳入维权服5/13务对象,随时提供法律援助,取得良好成效,我市涉军维权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誉为“信阳模式”,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学习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实施文化拥军,丰富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开办了“信阳双拥网”、国防时空专题栏目,传播国防知识,讴歌双拥模范,多年来,市各类媒体共播发双拥报道7100多条部军地总结提炼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市纪委与军分区联合建设了“大别山红廉文化苑”,“军地共廉”受到好评。开展行业拥军,充分发挥各系统自身优势。在修建道路桥梁、储备石油粮食等战备物资、改造电力线路等方面积极为驻军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多年来,市财政共拨专款8814万元,帮助驻军改善战备、训练、执勤和生活条件,交通等部门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对通往部队及训练基地的22条道路和桥梁进行改扩建和整修粮食部门在全省率先实行军粮统一配送,每年承担装运费10多万元供电部门对驻信部队开辟“绿色通道”,减免费用400多万元通信部门先后投资380多万元,帮助部队改善通信条件,解决“四网合一”等信息化建设难题公安等部门为部队执行任务提供交通护卫保障,做到万无一失社会各窗口单位均实行军人优先政策各大中专院校与科技部门建立科技拥军6/13体系,有16项民用科技应用到了驻军练兵场。优属的路是这样走过来的为驻地部队服务,为驻军家属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军政军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的最好体现。制定政策、提升服务。双拥工作开展十八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注重从政策层面保障对驻军及其家属的服务,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意见关于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若干规定关于提高我市驻军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随军家属生活保障及权益保护工作。走访慰问、温暖军心。2016年6月1日凌晨,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营地的维和部队遭遇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其中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受伤战士之一的刘印迪是河区谭家河乡人。6月9日上午,市委常委、信阳军分区政委尚邦君带领市民政局以及河区、市双拥办等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前往河区谭家河乡刘河村楼房组走访慰问联合国驻马里维和部队受伤战士刘印迪家属,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英雄事迹先后在信阳日报中国社会报解放军报进行广泛宣传,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7/13此外,十八年来,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全面予以落实,每年发放约5775万元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升至每人每月600元,累计已发放近9000万元教育部门把驻军子女划入全市最好的学区就读。拥政的路是这样走过来的“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双拥工作开展十八年来,信阳驻军强化宗旨意识,按照“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发扬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良传统,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挑重担,在抢险救灾中打头阵,在扶贫参建中当模范,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当先锋。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自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重任。多年来,信阳市先后3次发现日遗化学武器,相继发生油罐车、液化气槽车和氨气泄漏3起危险事故,驻军官兵都毫不含糊地冲到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排除险情。参加抗洪抢险49次,扑灭森林火灾210起处,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支持“魅力信阳”、“平安信阳”建设。驻军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积极参加“六城联创”、“平安建设”,在市容整治、河道疏通和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啃最难啃的骨头,干最难干的工作。先后3次累计投入2万多名现役及预备役官兵、上千台次装备、2008/13多万元整治驻地环境,参与河治理,种植“双拥林”、“爱民林”,绿化荒山3万多亩每年为地方大中专和初、高中院校进行军训先后为信阳成功举办24届茶文化节和3次全国公路自行车赛提供安保服务,有力助推了“魅力信阳”建设发展。军地双方广泛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建立“军警民三级联防”体系,维护社会安宁,为“平安信阳”建设作出贡献。爱民的路是这样走过来的十八年来,驻信部队先后出动兵力15万多人次,动用机械车辆6000多台次,参与抢险救灾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助学、扶贫、医疗、绿化“四项工程”,积极参与”三山一滩”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四帮一建”爱民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驻军部队建立扶贫联系点126个、扶贫工作重点村35个,结帮扶对子1120个“大别山流动医院”援助乡村卫生院室50多个,培训医务人员2000多名,送医送药及援建医疗设备价值200多万元。驻军71960部队坚持扶残助残,被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信阳军分区系统“四帮一建”活动成效显著,帮助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县何家冲建起了图书室、致富信息室积极协调经费,对光山花山寨会议旧址进行保护9/13性维修带着感情进村入户,查民情、解民难的做法,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信阳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多年来,相继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冰雪灾害和罕见旱情。每一次灾害来袭,驻信部队都主动请缨,用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创造了信阳有大灾而无大险的奇迹。共同的路是这样走过来的回顾十八年来信阳市双拥创建工作实践,双拥工作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远见卓识、执政智慧和亲切关怀,凝聚着信阳驻军单位的大力支持,凝聚着860万老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军地真心想对方,尽力办实事,各展所长,互借其力,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建立融合发展的协调制度。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为驻豫部队办实事10个文件责任分工及协调检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市级军民融合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商军民融合发展大计。完善融合发展的配套体系。积极推进军民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科技资源优势、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应战保障、魅力信阳建设形成全方位、多领域融合格局。10/13形成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信阳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军地互办实事工程,坚持每年互办五件有影响的实事,建立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受到总政、全国双拥办充分肯定。明港军民合用机场项目预计2017年建成通航,驻信军事院校、军队医院帮助地方培训2000多名技术人员,转让科技成果20多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成为令人瞩目的“信阳现象”。军地情谊水乳交融,双拥共建枝繁叶茂。信阳多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法宣传活动先进单位”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设立国防教育“一长三员”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涌现出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个人”赵海菊,“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何宏林,“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黄久生,“感动军营好军嫂”李聪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典型事迹感动着信阳、感动着河南、感动着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信阳党政军民正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内涵,全力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为信阳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为驻军部队现代化建设,引吭高歌,并肩同行,奋力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X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积极响应民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11/13下发的要求扎实做好节日期间双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三结合”做好“八一”期间双拥工作。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协助传媒做好党史宣传。一是协助安徽省电视台、安徽日报社、六安市电视台到金寨县采访拍摄。日前,为纪念建党95周年,上述传媒均推出纪念节目。为采集素材,上述传媒派员赴金寨采访金寨第一位共产党员蒋光慈的生平事迹与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发展情况。该局人员不辞辛苦,与媒体工作者先后深入白塔畈、南溪、汤家汇、吴家店等乡镇进行实地采访拍摄,协助媒体工作者完成各项拍摄任务。二是响应国家档案局发起的征文活动。为纪念建党95周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以介绍与当地党组织相关联的档案遗址为内容的征文活动,该局接到活动通知后,认真研究,发动局成员积极参加,确保有2篇以上稿件参加征文。结合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征文,营造爱党爱军舆论氛围。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十五军从金寨走出去参加长征。参加长征的主力红军队伍有四支,而从金寨走出去的就有两支,足见金寨在长征中历史地位之重要。为纪念长征胜利,宣传金寨在长征中的重要贡献,积极营造全社会爱党爱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